第791章:质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已决定要向义子问个明白,但怎样找个合适的时机,或如何开口,这却是一个问题。  

总不能直接了当开口去问——“邯郸此番的变故,与你是否有关?是否是你故意败于杨雄之手?”  

不说那周虎是自己收的义子,就算是对陌生人,像这样的质问也是无礼至极,更何况陈太师手上没有任何证据。  

“父亲。”  

就在陈太师思忖之际,邹赞走了过来,带着几分无奈请示道:“仲信今晚想在府里设一小宴,众人畅饮一番,孩儿觉得国丧期间饮酒不妥…请父亲定夺。”  

还没等陈太师开口,薛敖就在不远处抱怨道:“老头子,这段时日带兵在外,居正也好,咱们也好,只顾着带兵打仗了,就没怎么好好喝过一顿,人都快要憋坏了,今日回到邯郸不得聚聚?就算不能畅饮好歹喝上几碗啊,大不了从明日起到国丧期满滴酒不沾呗…”  

喝点酒…么?  

陈太师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站在薛敖身边的赵虞,心下暗道,或许喝点酒有助于他向那名义子套问真相。  

想到这里,陈太师微微点了点头:“只此一次。”  

“呜呼!”  

“诶?”  

在薛敖举臂欢呼的同时,邹赞满脸错愕,凭着他对老父亲的了解,义父按理来说不会答应才对。  

就在邹赞暗暗惊诧之际,陈太师带着几分倦意说道:“既然如此,就让府里的人准备一下吧,老夫…先回屋歇息片刻。”  

他终归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此番从平原郡长途跋涉回到邯郸,他也早已精疲力尽。  

见此,毛铮便扶着老太师到内院卧室歇息去了,只留下邹赞、薛敖、赵虞等人。  

既然父亲都答应了,邹赞就算觉得此时在家中摆家宴喝酒有些不妥,但也不好再提出异议,他无可奈何地朝着薛敖摇了摇头,旋即拉着赵虞在屋内坐了下来,随口就提起了此番邯郸的变故,想从赵虞口中知道大致的损失。  

毕竟他非但是太师军的统帅,同样也是虎贲军的统帅,既然已知此番虎贲军损失惨重,那他自然要问一问。  

对此赵虞也没有隐瞒,将虎贲军的战损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邹赞,听得邹赞嗟叹不已。  

而赵虞,也在之后找了个时机,向邹赞与薛敖问起了他心中最在意的事:“大哥、二哥,你等为何足足延迟一个多月才撤回邯郸,我以为你等九月初就能回来了…莫非,你等利用这次机会,伏击了江东叛军?”  

见赵虞猜到了此事,邹赞也不意外,闻言笑着说道:“果然瞒不过居正啊。…没错,我等延迟一个多月撤军,就是为了伏杀江东叛军。确切地说,是设计伏杀赵伯虎!”  

赵虞面具下的脸色微微一变,好在他带着面具,不至于被邹赞与薛敖看出端倪。  

只见他强做镇定,尽力挤出几分笑容问道:“那…得手了么?”  

邹赞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这是何意?”赵虞心疑问道。  

邹赞遂解释道:“我等的算计是成功了,利用突然撤兵一举成功蒙骗了赵伯虎,尽管他谨慎小心,足足按兵不动半个多月,但最终还是忍不住想要趁机拿下开阳。…我命我儿提前带着一支精锐假扮成平民,混迹于城内,且故意放赵伯虎攻陷开阳,赵伯虎果然没有防备。随后,当我儿亲眼确认是那赵伯虎本人后,我于开阳西侧的蒙山骤然发难,而仲信则率骑兵从莒城连夜回到开阳…”  

他简略地将当日的经过告诉了赵虞,听得赵虞心惊不已。  

他舔舔嘴唇又问道:“那…为何大哥又摇头呢?莫非是被那赵伯虎走脱了?”  

“倒也不是。”  

邹赞摇摇头,解释道:“我等早就防着他趁乱逃回下邳,又岂会给他逃走的机会?虽然赵伯虎当时撤兵果断,但我亲率虎师咬着他,且从旁还有仲信率领的骑兵,赵伯虎断无可能走脱…而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是故带着败军向东突围,最后逃到了沭水一带的一片沼泽中…”  

“后来呢?”赵虞忍着心中的惊骇,故作平静地问道。  

“后来…”邹赞犹豫了一下,旋即皱着眉头说道:“当时,父亲现身欲劝降赵伯虎…”  

“劝降?”饶是赵虞,听到这话心中亦是一愣。  

“啊。”薛敖点了点头,转头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薛敖,见薛敖撇了撇嘴并无其他过激反应,他这才继续对赵虞解释道:“你也知道,居正,江东叛军气候已成,纵使杀了赵伯虎,也只能重创叛军的气势与士气,不足以令其土崩瓦解,毕竟当时我等并不知你已平定了邯郸之乱,着急着要撤兵回邯郸,没有时间趁机对江东叛军用兵,因此父亲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尝试劝降赵伯虎,一旦赵伯虎降了,江东叛军再无威胁,哪怕其中有一部分人不满赵伯虎的投诚,脱离叛军另立门户。”  

“那…赵伯虎答应了么?”赵虞犹豫地问道。  

其实他已经猜到,他兄长大概率是没有答应,而这会导致的后果,也令他愈发忐忑。  

果然,邹赞摇摇头说道:“赵伯虎没有答应。或者说,无论是父亲还是我等,都低估了此人对我大晋、乃至对天子的恨意…”  

“还记得前梁郡都尉童彦么?”薛敖在旁插了一句嘴,对赵虞做出了解释:“居正或许不知,那厮此前乃内廷校尉出身,受…某些原因,他多番故意陷害天下各地的赵氏家族,诬其勾结叛军、图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