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一石四鸟(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将军…莫非做了什么?  

在率众逃出二里地后,张翟回首眺望元城方向,心中倍感意外。  

因为在下达撤退的命令时,他就已经做好了在撤退半途因凉州军追击而损失半数兵力、甚至是被击溃的心理准备,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凉州骑兵却迟迟没有追击他们。  

他泰山义师与凉州军毫无渊源,按理来说对方绝没有可能放他们一马,因此张翟猜测,或有可能是那位周将军做了什么,暗中相助他们撤离。  

可惜眼下他也顾不上细究,毕竟他们得尽快撤回阳平,提前做好应对——既然凉州军对他泰山义师展开了进攻,就绝不可能仅夺回一座元城。  

而与此同时,赵虞已带着牛横、何顺与若干黑虎众靠近了元城。  

刚走近,他便看到一群晋军乌央乌央地退出了元城,观旗号,俨然正是魏郡守韩湛率领的魏郡晋军。  

“周左将军。”  

就在赵虞观察那些魏郡晋军时,他忽然听到一声呼唤,转头一看,他便看到魏郡守韩湛带着十几名卫士朝他匆匆而来。  

“左将军。”  

待十几个呼吸后,韩郡守一行人便来到了赵虞跟前,在行礼之后,满脸尴尬地说道:“启禀左将军,下官奉您之命率众进城,不料遭到凉州军的阻拦,为防事情闹大,下官斗胆擅做主张,下令麾下撤了出来,请左将军治罪。”  

听到这话,赵虞面具下的脸上微微一笑。  

他早就猜到杨雄、杨勉兄弟几人不会乖乖让出元城,因此才故意为之,以便为泰山义师争取逃离的机会,魏郡守韩湛奉他命令接管元城,白白受到牵连,赵虞又岂会再怪罪他?  

他甚至都不怪罪杨雄、杨勉兄弟。  

只不过,既然已经演了开头,那就得演满全场,否则坠了陈门五虎的威信不说,甚至会有人怀疑他方才鸣金的真正用意。  

基于此,赵虞故作恼恨道:“郡守奉周某之命接管元城,凉州军竟然阻扰?岂有此理!来啊,叫杨雄、杨勉、杨暐三人立刻来见我!”  

“是!”左右黑虎众立刻抱拳而去。  

韩郡守哪知道赵虞是故作恼怒,见他这幅语气,心中大惊,连忙劝说道:“左将军息怒,凉州军方才击败泰山贼,夺回元城,左将军命他立即收兵,不许其进城,凉州军上下,自然难免愤怒…”  

赵虞抬断了韩郡守的话,沉声说道:“周某非是要抢功,收复元城,确是凉州军的功劳,周某会如实上报,甚至亲自为其在陛下面前讨功,但元城…周某确实不许他占据。”  

他顿了顿,暗示道:“韩郡守应该能明白周某的意思。”  

“下官明白…”韩郡守闻言拱了拱手。  

虽然他与眼前这位周将军并不熟悉,但他也知道,这位周将军断然不会做出抢夺他人功劳的事——毕竟这得多丢陈太师与陈门五虎的脸面啊。  

其实他也明白,这位周将军之所以不许凉州军进城,关键还是在于不想凉州军得到城内的粮食。  

站在朝廷中枢的立场上,这位周将军的做法是没错的,毕竟凉州军是外军,并且与三皇子李虔沾亲带故,值此皇位争夺的关键时刻,倘若叫凉州军得到了元城的粮食,使朝廷因此失去了对凉州军的约束与限制,谁能保证凉州军不会做出某些大逆不道的事来?  

只是,凉州军未必肯接受这个结果。  

万一双方争执起来…  

韩郡守心中忐忑不已。  

不多时,杨雄、杨暐二人带着一干卫士也来到了南城门外,来到了赵虞一行人面前,毫无诚意地拱了拱手:“周左将军派人召我兄弟,不知有何贵干?”  

赵虞也不废话,不悦喝道:“杨雄,周某令你凉州军继续追击泰山贼,由韩郡守率众进城安抚民心,你为何不遵令?”  

大概杨雄也已经做好了与这周虎撕破脸皮的准备,闻言冷笑道:“左将军不公,遂我凉州军不遵令!…元城乃由凉州军收复,为此牺牲我军将士无数,然左将军却以一己之亲恶,欲夺我军功勋,杨某不答应!”  

见此,从旁韩郡守连忙打圆场道:“世子误会了,左将军岂会抢夺应属于贵军的功劳?方才左将军亲口所言,收复元城一功,由贵军独占。”  

“哦?”原本满脸铁青的杨雄,闻言看向赵虞。  

“不错。”赵虞微微点了点头,淡淡说道:“收复元城之功,凉州军独占十分,周某与韩郡守且不分功。”  

杨雄闻言冷哼道:“理当如此!”  

赵虞也不在意杨雄的态度,闻言又淡淡说道:“既然已经解除了误会,周某希望贵军立刻撤出元城,由韩郡守接管城池!”  

“…”杨雄闻言面色微变。  

他在意的是收复元城的功劳么?  

好吧,他在意。  

但他更在意的是元城城内的粮食,他凉州军只有得到了城内的粮食,才能摆脱朝廷与眼前这周虎的限制与约束,否则,单凭那‘十日一拨付’的军粮,能干成什么大事?  

而问题就在于,他凉州军并没有占着元城的借口——倘若这周虎要抢夺他们的功劳,那他自然可以占理地强占元城,可如今这周虎已亲口承认收复元城的功劳归他凉州军独占,那他就真的没有任何借口再占着元城了。  

就因为元城是他凉州军收复的,他凉州军就有进驻城池的资格?  

哪有这种事!  

只要这周虎不抢功,对方派魏郡守韩湛率众代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