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墨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觉得还好啊。”  

李昂摊了摊手,脸上五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缩小、放大、移动、旋转,就跟毕加索抽象画里的人物一样。  

卧槽。  

万里封刀和邢河愁一脸惊悚,连柳无怠都将眉毛上挑了几分。  

“总之。”  

李昂清了清嗓子,脸上五官似慢实快地回到原位,“根据我收集来的情报,两天后抵达吕州城的安南使团,会在城东的永灵寺驻扎休息——  

使团规模庞大,使命特殊,不适合住在驿馆旅店这种地方。”  

“永灵寺?”  

万里封刀咂咂嘴巴,“那里的大和尚有法力么?”  

李昂说道:“永灵寺的僧人活跃得很,每年都会举行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也就是水陆道场,  

数百僧众施斋食,设法坛,讲经书,超度幽魂滞魄,向上天祈福,  

台下则拜着上万善男信女,在漫天飞舞的香花、空谷传响的佛音中虔诚叩首,  

场面宏大壮观,为吕州一景。  

那里的僧人,应该也有点法力——最起码会制造幻象,隔空传音之类。”  

“这就麻烦了啊。”  

万里封刀皱眉想了想,“安南使团貌似有禅宗背景?”  

“有。”  

李昂点头道:“安南国全民礼佛,连国王都是虔诚信徒,僧人地位极高,还经常和中土禅宗跨国交流。  

情报显示,使团之中,就有一支安南僧人队伍,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守在祥瑞周围,寸步不离,念诵经文。  

可惜祥瑞始终被锁在一个笼子里,外面盖着数层密不透风的丝织物,看不见具体长相。  

不过应该是某种活物,  

使团僧人每晚都会拿着各色果蔬,透过丝织物的缝隙,塞进笼中。”  

万里封刀眉头一皱,“这么谨慎?整得跟见光死的网络情侣一样。  

唔...这么想来,  

祥瑞要么不能见光,  

要么就是长得惊世骇俗,不能被世人所接受,  

甚至与禅宗理念彻底相悖——比如造型是长有鸡儿的萌妹子的双性别天魔。”  

“也有可能只是单纯长得丑。”  

李昂吐槽了一句,正色说道:“除了禅宗势力之外,安南使团还接受两拨人的暗中庇护,  

武德卫,与内廷机构西缉事厂。”  

西缉事厂,简称西厂,  

就和现实世界历史上的特务机构一样,  

西厂的提督都是宦官,专门负责为皇帝侦查民臣言行,有着无需经过程序随意逮捕臣民的特权,  

上到朝中大臣,下到平头百姓,只要西厂觉得有威胁,就可以将嫌犯逮捕入狱,私自用刑。  

原本这个世界的西厂,也是皇帝为了控制相互倾轧的朝臣与宦官,而设立的特务机构,  

在朝廷衰微,地方藩镇割据的情况下,  

西厂东厂锦衣卫,逐渐成了皇帝获取京城外情报的最关键来源,  

作为厂中爪牙的缇骑们,身上配备的装备,甚至要比专门斩杀妖魔的武德卫兵卒还要豪华。  

万里封刀翻了个白眼,“靠,连宦官太监都来参一脚,真就全明星大乱斗呗。”  

李昂摊了摊手,“他们出马估计是皇帝的意思。  

特务机构总是要比其他部门更受皇帝信赖,更何况传闻中安南祥瑞还有占卜凶吉、使人延年益寿的异能,  

让缇骑暗中保护使团,也好防止使团在路上就被藩镇军阀假借山贼名义,消无声息地团灭,抢走祥瑞。”  

“唔....”  

万里封刀眉头紧锁,“使团外有护卫巡逻,兵卒庇护,内有修士坐镇,到了吕州城还有永灵寺的僧人接应,  

不太好找机会动手啊。”  

“机会还是有的。”  

李昂笑了笑,“坐镇吕州的蜀王是当朝皇帝的亲弟弟,  

这位仁兄贪恋美色,整日吃喝玩乐,体态臃肿,脑满肠肥,庸庸碌碌,  

当然可能是伪装出来的庸碌无为。  

据情报上说,蜀王到时候会在府中摆宴,邀请吕州城各界人士,迎接安南使团。  

到时候就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邢河愁沉吟道:“其他势力...”  

“对祥瑞有想法的人估计也会在那天下手咯,”  

李昂随意说道:“不管这是阴谋阳谋,还是故布疑阵,请君入瓮,  

总不能缺席不参加,对吧。”  

“这倒也是。”  

邢河愁点了点头,“那我们现在就...”  

“收集情报,静观其变。”  

李昂说道:“对了,西厂缇骑已经到了吕州城,现在正在暗中收集外来异人的情报,  

接下来两天,最好隐蔽行踪,暗中行动。  

比如这样。”  

话音未落,李昂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一幅白帆,上面写着对联,  

上联是“批阴阳断五行,看掌中日月,”  

下联是“测风水勘六合,拿袖中乾坤。”  

横批是“麻衣神算”  

李昂一抖白帆,施施然打出一幅墨镜,戴在了鼻梁上,得意道:“怎么样,低调伪装的最高境界就是大隐隐于市。”  

“不,我觉得这一点都不算低调伪装。”  

小刀哥面无表情地吐槽道:“这个时代貌似还没有墨镜吧?  

就算有,你戴一幅粉色心型镶钻墨镜,也压根没人找你算命呐!”  

“诶,是墨镜的问题么?”  

李昂点了点头,拿了一幅有着蓝红色镜面的3D眼镜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