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三山正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座道场唤作丙灵道场!  

丙灵道场是玉清道统中,一位古老道统仙神的道场。  

这座道场坐落于九天深处。  

大致古老的仙神道场,大部分都会将道场搬在九天深处,不仅仅这里蕴含着浓郁九天精气,寰宇奇物,且贴近于寰宇太极中枢。  

这里弥漫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先天道韵,与仙神修行大有裨益。  

但九天深处实则,能够立下道场的地方并不多见。  

有些地方混沌罡风太过于狂暴,不宜立足。  

是以能在九天深处立下道统的仙神,皆非寻常仙道。  

丙灵道场的主宰,则是玉清道统所出的一位远古大神,三山正神炳灵公,传闻亦是已消失的东岳帝君之子。  

道场内,这位炳灵公面若白玉,身高九尺,面容看似已到中年,头戴金冠,蓄着点美髯,依然是一副先秦道人的打扮。  

他腰上束着麻绦,脚登草鞋,只是坐与云塌上,周身有一道清灵神光流转与虚空,与道场之外的冥杳太虚之力似互相呼应,周身有一种恢宏法相。  

此时这位道人一五一十将朱横寨所发生之事,娓娓道来,最后不禁问道:  

“祖师,不知此等情形,您可曾听说过?!”  

这道人乃是太白洞天的仙人。  

太古洞天与当今皇室一脉可有着不小的龃龉。  

当年,因为宫中杜贵妃之事,且与刘皇后交恶。  

是以在亲眼目睹了官家镇杀左道金仙末罗道人之后,震动下,第一时间进入了丙灵道场,借此寻求丙灵道人的垂顾。  

“若只是单纯修士走帝君之路,在证就帝君之位前,的确是不可能这么强横!”  

那炳灵道人神情平淡,撇了一眼身前行礼的道人。  

他眼底也有些诧异,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着其他地方,对于东荒这片地域的关注,反而是少了,没想到短短不到数年间,就发生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变化。  

这片红尘气机浓郁无比的地区,竟然诞生了一位再次走上神朝之路的帝君。  

在炳灵公的记忆中上一次走上帝君之路的还是高祖刘邦。  

上上一个则是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秦的那位祖龙。  

提及那位,丙灵道人顿时收敛神念,道人极其慎重。  

一些强大仙神修行到了一定境地之后不可轻易提及名讳不然也会引来帝君注目。  

…结合着冉道人所提及的有关于当今官家的讯息炳灵公又道:“不过既是先天神祗,又另有不同,且还是紫微星君!”  

天地间有十数位星君是最为特殊的先天星君。  

他们的位格远在寻常星君之上。  

除了太阴太阳就是紫微星君!  

炳灵公双眸中略微有着思索之色!  

“祖师,我等是否要调查一二?毕竟那位紫微星君成长的如此之快,说不得身上有什么秘密…”  

冉道人狭长眼底闪烁着精芒。  

云塌上炳灵公凝目扫了一眼冉道人略为皱了皱眉头这份机心让他有些不喜但他按捺住心头的不快神情不变。  

这冉道人算得上是他门下颇为有道性的弟子毕竟他门下真仙并不多,至少比起其他同道来,而少的多。  

炳灵公淡淡说道:“拥有秘密是一定的,任何勇猛精进的修士或多或少有着一些自己的机缘,若是其道行未成之前或可顺水推舟谋划一二但是你观紫微星君道行如何?”  

话语中炳灵公目光有些冷冽。  

冉道人闻言神情一变,暗自心头一凛,他知道这位祖师恐怕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  

“但以祖师道行…”  

“你这小小道童心思如此之中实不类修行中人!”炳灵公面容不快,但还是摇摇头说道:“本座是不会轻易出手,帝君之路涉及太广,涉入太多,会影响本神修行,且本神目前最重要的是获得父君的东岳帝君之位,有多少人在盯着本神,等待着本神犯错,你可知道?”  

说到最后,一股宏奇神威压在冉道人身上,让冉道人额头汗液津津。  

炳灵公的确不想插手,尤其是紫微星君已经成长起来,更不用大宋皇室传闻还有轩辕圣皇神力守护。  

冉道人嘴角咬了咬牙,又道:“但是祖师,我太白洞天之前在皇室更迭站队中,走错了路…”  

炳灵公摆摆手,淡淡说道:“那不过是小事而已,太白洞天不是着人进入京师,付出一些宝物,再而太白洞天身后乃是本神,不看僧面看佛面,紫微星君不会为难你的!”  

冉道人还待再言,炳灵公手中神光挥动,大袖一挥顿时将冉道人推出道场。  

目睹着冉道人远去,炳灵公神色冷哼:  

“上梁不正下梁歪,难怪太白洞天江河日下!”  

他当年立下太白洞之时,太白宗也曾显圣一时,然而这么多年只有冉道人一位真仙出现,这多多少少有冉道人管理不善的原因。  

这如何让炳灵公待见这名弟子。  

好在他麾下其他宗门也不少,总有几个宗门是有出息的,否则他就要亲自出手,清理太白宗。  

炳灵公此时望着虚空中,此时丙灵道场内,群山起伏,一座座神山虚影腾空。  

而最为核心的是三座古老神山。  

黄山,庐山,雁荡山!  

那是他三山正神本源所在,这三座古老神山并不弱于天地间一些顶级神山,凭此本源他的神道神权覆盖了众多山脉,称之为统御群山也不为过。  

这是本源神,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