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再无隐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紫微星上王渊周身金乌神光在层层崩溃。  

取而代之是一身紫微帝袍,周身紫微神光流转。  

王渊望着眼前巨大的星门,此时星门重新封闭起来。  

也就是说他可能再无机会进入这地窟世界当中。  

王渊双眸略为带着感叹之色,他的运气其实还是相当不错,每一次进入的地窟世界都是那种超大型的地窟世界。  

而根据在大宋皇室看到的一些笔记,大部分修士进入地窟世界,通常都是一些比较小型的地窟世界,如他之前见识过的几个毁灭后的地窟世界。  

嗡嗡!!  

此时他周身异象越来越庞大,身后万道星光汇聚。  

巨大的星门口,有一件奇特神物在与之共鸣。  

巨大的星门后,是北斗诸司神殿。  

与王渊周身澎湃帝气,准确的说是紫微神庭产生共鸣的是北斗诸司神殿中的一件奇物。  

那是一面七星刻碑。  

王渊周身帝气被牵引而出,不断飘落入那面七星刻碑中。  

在王渊略为诧异的目光中,那七星可被上浮现出淡紫色星光,一颗颗大星被点燃。  

首先是勺子首段,其后是勺柄。  

七颗大星被点亮完成后,七星刻碑上一道紫色神光流转而出,化为一位身穿紫微地面,面容俊朗,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俊朗神祗,只是双眸中流露出的神色不似寻常的年轻神祗,如沐春风。  

“紫微帝君?”  

王渊神色奇异,他目光在这枚七星刻碑上看了几眼,他刚刚进入这星门之前的时候可没有引起这面七星刻碑的异动。  

这七星刻碑怎么看都只是一件寻常星碑。  

那紫微帝君身形幻化而出,似并无灵智,只是笑着说道:“后来人,不管你是谁,能够主动激发出北斗神碑上七颗大星共鸣,说明你自身所藏帝气已经抵达了接受本神衣钵传承的最低界限!”  

“恭喜你,你有资格进入紫微神阙最上层的核心之处,得到本神留给你的几件礼物!”  

闻言,王渊目光一动。  

这倒是出乎王渊意料之外。  

在他影响中,这位紫微帝君可是一毛不拔。  

而且极其不负责任。  

旋即,又听紫微帝君道“…你也不用误会,本神不需要你帮忙报仇,好好的活着,便是你对本神最大的帮助…!”  

说完,这位紫微帝君周身紫色神光流转,身形霎时消失在原地。  

“嗯”  

王渊却是皱着眉头,这位紫微帝君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有些意味深长。  

“难道说紫微帝君陨落的背后还有其他什么秘密?”  

王渊神色有些不大好,片刻这一缕神色收敛起来,他神色恢复平静。  

不管是什么,既然已经决定了走紫微帝君之路,无论有什么他都接下就是了。  

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挡不住。  

王渊抬起头望向北斗诸司神殿深处,如今紫微星上层核心的神殿已经向他撇开大门,他是否借着机会,再探一探。  

但王渊想了想,现在最紧要的还是返回杭州通判府看一看,别发生了什么大事。  

杭州通判府,此时已经是隆冬。  

天地间弥漫着一股寒气,四野飘雪。  

升王府,王渊从闭关之地走出来,目光所及,各地已经飘荡着一股喜庆的气机。  

“已经腊月了…”  

王渊从旁边走出,神色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在地窟世界过了数年,洪荒也已经过了三个月左右。  

“即将是三十比一的时间比例!”  

“王爷,您出关了!”  

这会儿王府中有女使看到了王渊的身影,顿时面色一怔,旋即目露喜色上前行礼。  

那是一位身穿素衣的清丽女使,这是石银屏身畔的女使雪娘。  

“王爷,我这就去告诉小姐!”  

王渊挥挥手让雪娘下去,但整个王府骤然却热闹起来。  

晚些时候,关九带着燕冲也前来王府拜谒。  

如今的关九易容成为王渊的模样,代替他暂时处理杭州通判府的公务,如今见着正主返回,也大是松了口气。  

虽然这几个月他易容为升王,加上王渊施展幻形神符的神力,替他掩盖行藏,关九仍然过的胆战心惊。  

王渊在书房召见了关九,同时将检查了一部分公文,他庞大元神神念扫过,这众多公文中的信息,在短时间之内为他所感知。  

关九和燕冲各自站在一旁,两人一身华服,面容肃穆。  

“很不错,许多地方有长足长进!”  

王渊随口点评,脸上略为露出一丝笑容。  

闻言,关九则是轻松一口气。  

眉宇间还有些喜色。  

这位主上,对于公务审阅可不是一般的严苛,能得其点评一句不错,可是十分艰难。  

查阅完所有公文,王渊又询问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  

燕冲则是旁边开口说道:“回禀王爷,最近杭州府的确是发生了几件事情,这些怪事都与灵隐寺道济和尚有关!”  

“那道济和尚不是个老实的,身上发生怪事倒也正常。”  

王渊闻言,并不意外,道济和尚要重修道劫,自然是少不了外功。  

找惹麻烦是正常。  

若是换了往常,王渊说不得有几分兴致,但现在他财大气粗。  

光是参与地窟世界的补天之事,化身大日普照天地,便是功德百万。  

岂会建立宋国,完善改革诸侯国中弊端,帮助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