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金乌尸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么知道!”  

粉狐眼睛滴溜溜转动道:“仙童,要不我为你带路,只要找到母亲和弟弟,定能巡回金丹和天书!”  

“不用了,你这妖精还想骗我,我自己会去找回天书!”  

黄衣仙童知道这粉狐伎俩,并不上当。  

随手一抓,将粉狐塞入一个布袋里,他神色愁苦,这会儿又望了一眼真阳观的方向,那股恐怖魔氛虽然已经消失了。  

黄衣仙童脚踏祥云,当即前往后山查探,只是后山中已无黑狐和青狐的踪迹。  

黄衣仙童算是彻底失去了方向,当下准备带着粉狐回去复命。  

黄衣仙童的任务是追回天书,带回云梦山中的三头狐狸精,如今三头狐狸精中两头狐精彻底消失,他得回去禀明。  

黄衣仙童神色有些苦恼,片刻化作一道神光冲上云霄。  

杭州府内,王渊此时在书房内布置了乾坤八卦阵,打开天书仔细查阅,只是才打开王渊顿时注意到天书之内另有仙人妙法。  

不过这难不倒他,他运转先天紫微神光,以此布下了一道紫微星光法印,隔绝感应。  

如此才开始细细研读,手中的天书,随着研读,天书再次绽放金芒,书房之内飘荡着浩荡天音,仙乐阵阵,道道金色符文从中飞出,以一种神妙无比的方式融入王渊元神神念中。  

这种异象,维持了足足数个时辰,只等金色符文悉数进入王渊体内,王渊睁开双眸,他双眸中难掩炽烈金芒。  

“天仙道卷十一!”  

这是手中这册天书的全称,上面标明这卷天书是来自于天庭,是某个宫阙中一册天书。  

王渊此时双眸中大喜之色难掩。  

天书之内蕴含着一百零八道法术。  

这一百零八道法术包罗万象,其中包括着大神通,如回风返火,颠倒阴阳,撼山震地,也有祈福消灾,七星续命等高明法术从外出郊游,杀妖放火,再到修身养性,甚至静心养老…囊括的颇为全面。  

这一次果断运转相柳真身,夺取天书,当真是最为英明的决定!  

最为王渊惊喜的还是其中附带了一条直通金仙,神祗凝练太乙道果的道统传承。  

《大品天仙录》!  

这是天庭收录的一条珍贵传承。  

书房之内,记下所有法术之后,王渊当即将其与旁边的五雷八卦天师符一起收起。  

王渊仔细参悟这大品天仙录中的神妙。  

仔细推敲着其中神妙,旋即王渊神色略为犹豫,大品天仙录中正平和,的确是神妙无比。  

但是有个问题。  

他是符仙,大品天仙录是走的金丹派的玄功传承。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只是转换思路即可。  

寻常陆地真仙到了这一步要凝聚一道先天本命道炁,借此壮大赤子仙婴。  

这是走天仙的路子,神仙迁转天仙位格之后,自身与天地本源相合,神念映照虚空,强大无比。  

若是不走天仙之路,也可以直接先成金仙。  

若是天仙之身,这就要凝聚体内五气三花。  

又分为五气境和三花境。  

既是道书所言玉液还丹,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  

以此圆满先天道体,随后再以秘法截取冥冥虚空中的一点大道本源,以此成就金仙境。  

金仙境又被称之为上境。  

每一个上境的成就,需要极大的机缘与气运。  

不过大品天仙录上只有寥寥数句,并无详细记载,具体有多难王渊也不知道。  

不过倒是有完整记载,走神仙之路的仙人有些并不需要凝练五气三花,尤其是先天神祗。  

先天神祗得天独厚,只要圆满自身本源,机缘一到有希望证就上境。  

“作为先天紫微星神,我只要不断凝练紫微星本源即可,等到先天紫微星神真身圆满,就可以尝试证就上境!”  

王渊此时神色平静。  

这么一比,先天神祗在通往上境之路上,也有着极大优势。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  

若非拥有着如此巨大优势,那些走后天神祗为何在抵达紫敕真身境界之后,辛辛苦苦谋求炼化本命神敕,以此逆反先天神祗之身。  

王渊心底多少有些庆幸,在这一点之上孙氏当真是帮了他一个大忙,若无孙氏送来的六枚前朝帝玺,他当真不知道要在仙路上挣扎多久。  

不说如此之快的踏入陆地真仙的境界,就算是先天紫微星神真身,要想成就,仍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恐怕得等到登上九五至尊位置之后。  

甚至登上九五至尊位格之后,也没办法完成这一步。  

随着登临紫微星君之位,王渊对于紫微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已经洞悉了一部分九五至尊位格的神妙。  

登临九五至尊位格,的确是能够得到国运金龙加持,自身紫微星命会暴涨。  

甚至出现跃迁,如当今官家也是有着接近紫微道印的位格神妙。  

若是借助着人王的力量,指挥的龙气星光,甚至还要超过王渊这个正牌的紫微星君。  

但这种力量是暂时的,那是国运加持的显化,自身本命并未有任何增长。  

若是官家是仙神之体,倒是可以蚕食国运,借国运滋养自身本命,缓缓提升命格。  

但大部分九五至尊都是凡人,没有能力做到蚕食,或者炼化!!  

对于所有的神仙而言,陆地真仙境界有九转,九转圆满之后,便能尝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