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陈云的智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首先,就是要储存食物。  

而如何存储食物又是一个关键问题。  

不同于前世人类,有着极为便利的冰箱存在。  

只要把东西放进去,就能轻易的保证食物长时间不会变质。  

陈云必须以此时身处的野外环境,合理利用地理天时来实现目标。  

他想到前世看过的某个视频。  

那个视频正是教导人如何在野外存储食物的,不需要利用任何东西,极为简单。  

只要在地上挖个洞,把食物埋进去即可。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保存食物,因为它杜绝了食物与阳光,氧气等至腐气体接触!  

现在这片区域正是秋季,气温其实不高,陈云估测也就5度左右。  

短时间保存食物绝对没什么大问题。  

而只要等到冬季,那连绵的大雪将会不停落下,到时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十几,二十度。  

毕竟他现在的种族是东北虎,而东北虎,便是生存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猛兽!  

这种温度下,足以让埋于土中的食物保存更长时间,  

渡过这个冬季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是一个不错的注意。  

陈云松开虎妹,没了兄长的抚摸,虎妹有些迷茫的转头叫了一声。  

似乎在问,怎么不继续摸了,刚才明明很舒服。  

“吼吼~”陈云连续低吼数声,表示自己要出去捕食了。  

对此,虎妹已经完全了解,她慢慢用脑袋蹭了蹭陈云的胸口等陈云站起身后,便跑到母亲身边去了。  

陈云观望了一下四周,他没有立刻前往之前的小溪直接开始捕鱼。  

因为这次的目的和之前的已然不同。  

之前是捉鱼,填饱自己的肚子,以及运送食物,让虎妈和虎妹填饱肚子就可以。  

这样每天的工作时间,大概需要八九个小时左右。  

哪怕以他接近人类的休眠时间,也不过还有四五个小时的储存食物时间。  

看看天空,陈云估计还有十几,二十天便要入冬了,这些天,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储备粮食。  

如果按照目前每次只能叼一条大鱼,几条小鱼,一次来回接近一个多小时的速度,根本储存不了多少食物。  

他必须缩减来回的次数,只有这样才能更多的在入冬前储存食物。  

他四处张望,同样不断思考。  

马上,他就看到了不远处的那张黑熊皮。  

那是一家三虎,吃完肉后剩下的。  

整个熊皮保存还算完好。  

或许是因为时间不长,渡鸦等食腐动物并没有完全破坏整张熊皮。  

当然,这也得益于熊皮本身就厚的缘故。  

陈云看着这张熊皮,心头就有了些许其他想法。  

他慢慢走过去,挥舞爪子驱散仍旧逗留在上面,三三两两的渡鸦。  

这上面的仍旧粘着的肉也所剩无几,倒是没有什么蛆虫。  

这全多亏渡鸦等食腐鸟类的功劳。  

不过看上去仍旧有些脏兮兮的。  

陈云把整张熊皮在地上摩擦,清理了一下仍旧残留的脏物,随即放到河边清理了一下,便叼着这张熊皮走了。  

刚来到棕熊的小溪边。  

这时候,棕熊和雪豹还不在,只有他一虎,他首先做的,就是乘着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捕捉食物,快速填饱自己的肚子。  

毕竟只有一虎时,他的捕鱼效率是最高的。  

等到七八成饱后,棕熊出现了。  

它人立在一颗大树旁,一只粗壮的前肢撑着大树。  

对陈云远远的发出警告意味的叫声。  

似乎在警告他不要自不量力的越界,妄图抢占它的坑位!  

随后臭着张熊脸向着溪流的前头而去。  

很快,陈云能捕捉到的鱼儿的数量质量锐减。  

但这都没办法的。  

他不可能为了和棕熊争一口气,便放弃了这个捉鱼的宝地,专门去找棕熊麻烦,最后搞了个两败俱伤。  

这是不成熟的愚蠢做法。  

他陈云,可是一头成熟稳重,养家糊口的成熟虎来着!  

几条从前边棕熊手底下溜走的小鱼从前方游来。  

这次陈云没有放走它们,反而是两条前肢左右开工,一只按着一条。  

用钩爪抓住后,直接提上岸,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熊皮上。  

接着他继续捕捉鱼儿,直到捕捉到二十多公斤的鱼儿后。  

陈云才离开小溪,走到黑熊皮边。  

看着满皮的鱼儿,他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用虎爪把熊皮的四周都叠起来,自己用嘴咬着往回跑。  

这是陈云现在想出的好办法。  

用熊皮做储物袋。  

这能让原本需要三,四次才能运送的食物一次就搞定!  

大大节约了路上的运送时间。  

毕竟之前多运几次,就当锻炼自己的耐力,他自己乐此不疲。  

但现在不同以往。  

他要加快速度,为冬季而准备。  

当然,对食物的大批量需求,这并不会让他的锻炼强度受到任何减少,甚至强度更高。  

因为他每次运送的次数不减少,并且运送的量反而更多了。  

叼着装满鱼儿的熊皮袋,陈云磨磨蹭蹭的走了两三公里路。  

这里是一群猕猴的领地。  

这种动物都是群居。  

成年后体重一般在4~8公斤左右,浑身毛发较为浓密。  

它们是一群智商颇高,社会性质极强的生物。  

一般在觅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