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鬼与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以后你就知道了。”蓝道人不愿意多说这个:“山中有记载,你若有兴趣,自己去找吧。”  

许顺把这事记下,继续说道:“鬼神是什么神?徒儿还没有见过鬼呢,城隍就是鬼神?”  

“啊?你还没有见过鬼?”蓝道人一愣,然后想了想说道:“也是,这一路居然没有见到鬼之类。”  

“紫苏徒儿,你见过吧?”  

紫苏说道:“徒儿是见过,差点被它吸了精气。”  

“鬼嘛就是人死后的执念所化。”蓝道人说道:“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人死后都会化成鬼。”  

“因此有的前辈推测,鬼很有可能是人死之后的某种强烈执念在特殊的环境下,异变的东西。”  

“如同人的尸体变成僵尸,人的执念变成了鬼。”  

“正是如此,所以有的前辈以此推测,世间并无轮回,人死如灯灭!”  

“鬼是执念所化,所以只有人的部分神志,又以吸食活人精气生存,对于普通人还是比较麻烦。”  

对普通人麻烦,那就是对修士不麻烦。  

鬼,很弱。  

许顺听懂了话外之意,说道:“鬼也可成神?”  

“僵尸都有铜甲尸,何况鬼?鬼之中强大者,略有神通能为,便可蛊惑凡人,建庙塑像,吸食香火,生存下去。”蓝道人看了看城隍像,又摇头说道:  

“这个不是。”  

这个不是的意思,其他的城隍可能是的,这个只是泥雕木塑。  

“不是鬼神也有人拜?”许顺感觉到莫名其妙。  

若是真的有鬼神在此,盖那么大的城隍庙,建如此华丽的城隍像也说得过去。  

此方世界的生产力并不高,光是雕刻七八米的雕像就不知道费多少人力财力。  

可此地只有一个通神期的修士。  

难道是这个通神期的修士装神弄鬼,以此修建了那么华丽的城隍庙?  

“这城隍庙可是你所修?”许顺问五体投地跪在地上的管道人。  

在刚才许顺他们师徒一问一答之中,管道人一直保持跪姿。  

管道人已经听到了什么是通神境,什么是龙虎境。  

只感觉自己之前修行之路,没有良师,错误良多。  

修行真的好难!  

此刻他听到许顺问,连忙抬头说道:“禀告道兄,此庙已经有几十年了,并非小道所修,而是前任监院所修。”  

他年纪比许顺不知大了多少,还是称呼许顺为道兄。  

“你站起来,细细说下庙的过去。”许顺让他起来。  

他不喜欢让人跪着说话。  

刚才是蓝道人不悦,许顺心生怜悯,所以代他发问。他旁听蓝道人说话,解开心中疑惑。  

跪,表示一种态度。  

现在不同。  

现在是许顺问他问题。  

管道人并没起来,反而看了看蓝道人。  

蓝道人依旧背对着他,不说起来,也不说不起来。  

对蓝道人来说,这些都是小事,交给徒弟处理就好了。  

他刚才不悦,是因为他对别人表示善意,但是别人总想得寸进尺。  

人之常情,他也习惯了。  

为了一点小事生气,不值得。  

为了一点小事发怒,不值得。  

为了一点小事杀人,亦是不值得。  

都是修行路上的风景,不染他半点。  

“你们莫要忘了今日的功课!”蓝道人转身对着许顺与紫苏嘱咐说:“我去赏雪!”  

“是,师父!”许顺与紫苏行礼说道。  

蓝道人转身离开。  

等他走后,许顺就把管道人扶起来,继续问道:“这个庙怎么回事?没有鬼神在,居然也有如此规模。”  

“此事说来话长。”管道人抱拳感谢,说道:“贫道数年之前,来到徐州。”  

“就看到徐州之中有妖人装神弄鬼,蛊惑人心。”  

“那几个妖人身份各异,并无法力,也非修士。只是妖言惑众,善于蒙骗他人,把这一城之人哄得团团转。”  

“我见状之后,多方打听,寻找证据,在城隍寿诞大典上拆穿他们。”  

“城中百姓为了感谢我,便让我做了城隍庙的监院。”  

许顺听完与紫苏相互看了一眼。  

妖人装神弄鬼蛊惑人心不假,但是你这道人从外地而来,拆穿之后,反而做了监院,怕是也有些猫腻?  

“他们没有法力,还能蛊惑人心,真的是…”许顺正要吐槽,忽然就说不出来了。  

他想到前世。  

前世科技与物质那么发达,还是有很多人信教信神。  

尤其是大洋彼岸的某些国家。  

科技与物质发达,都不能冲破愚昧,何况这个世界真的有修士,有法力,有鬼神。  

自然就有人走野路子,装神弄鬼,用些“无常逃命”“烹鬼斩妖”的三流戏法来骗人,然后聚拢财富,圈地盖庙。  

再以金钱开路,收买本地权贵,不消几年,便是地方一霸。  

到时候满城的权贵为他摇旗呐喊,壮大声势,谁敢说他是假的?  

谁敢说没有神?  

而管道人这般通神修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以往多是流浪天下。来到徐州城,摸透了城隍庙的老底之后,便起了心思。  

他用些手段,揭破妖人的谎言,摇身一变成了城隍庙的监院。  

自此每日来往都是达官贵人,手下自有仆从使唤,比流浪天下强了太多。  

这些事,许顺一路所见的多了。  

修仙界的底层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