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鸠占鹊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正斜倚在太师椅上,两根修长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身前的案几。  

以原天行盟两大长老白横、孟信陵为首的十余道人影,杵在堂下,深埋着头颅,瑟瑟发抖。  

日映时分明媚的阳光,都照不亮这间幽暗、沉郁的大堂。  

浓郁的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  

洁净的地板上还有一道拖行出的血痕。  

这条血痕,是属于燕长青的。  

原天行盟二长老燕长青。  

西凉碧落泉燕家家主燕长青。  

他是个猛士。  

自忖都绝后了,不怕死。  

问了一句,燕西北已经有一个无生宫了,为什么还要更名无生宫。  

然后他就真死了。  

话音刚落。  

就被堂上这位魔主,一掌打死了。  

心肝儿都吐出来了…  

“为什么我们要叫无生宫?”  

堂上的李正突然笑出了声,只是笑容中冷意,令堂下的十余人都有一种赤身果体置身于大雪之中的不寒而栗感,“因为他们配不上这个名字啊!”  

堂下的十余人闻言,低垂的头颅垂得更低了。  

没有人敢搭腔。  

但此刻他们心头的想法,却出奇的一致:洪无禁那帮人,是没有你配这个名字,他们哪有你心狠手辣,肆无忌惮啊!  

李正横扫了一圈儿,淡淡的问道:“本尊记得,我无生宫不是应该有十五位气海吗?怎么才来了十三人?”  

堂下众人依然不吭声。  

白横见推不过,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一步,毕恭毕敬的一揖到底:“禀主上,‘炼铁手’祝阳、‘鬼剑叟’莫清风大逆不道,已连夜潜逃玄北州。”  

早知你这般疯狂,我也早就溜之大吉了!  

白横心说。  

前天行盟的架构,与北平盟不太一样。  

北平盟的“盟”,指的太平会、将北盟、武士楼和石家四家中型江湖势力结盟,其他不入流的门派世家,就算是肯拖家带口并入北平盟,也不够格!  

而天行盟的“盟”,乃是西凉江湖大大小小的门派、世家的联盟,三大长老以及下边的各级执事,都有各自的人马和地盘,有上下级关系,却无自直接的统属关系。  

相较之下。  

北平盟近似于中央集权的王朝。  

而天行盟更近似于分封制的王朝。  

这也是为什么北平盟要做事,张楚一声令下,就能迅速集结起大量人力、物力。  

而以前天行盟做事,总显得拖拖拉拉,外强中干。  

不是魏长空不想集结天行盟的力量,跟北平盟干。  

而是天行盟内部山头林立、盘根错节,哪怕他有着飞天境的实力,也很难强行统合天行盟的力量…不是不能,而是很难。  

天行盟又不像北平盟那么年轻,魏长空如果要强行整合天行盟的力量,必须得有把天行盟推到了重新来过的勇气!  

可洪无禁会给他重新来过的时间吗?  

张楚会给他重新来过的时间吗?  

至于无生宫…比天行盟更不堪。  

无生宫毕竟是邪教,干的是造反的大买卖。  

虽说他们在大离皇朝的眼中,可能也就是是一只绿头苍蝇,除了恶心人,坏不了什么大事。  

但如果能有拍死这只绿头苍蝇的机会,大离肯定不会吝啬这一巴掌!  

所以无生宫至今连一个光明正大的驻地都没有。  

上到天王洪无禁,下到最底层的喽啰,都是四处为家,暗中行事。  

只有到无生宫决定干一笔大买卖的时候,才会发信号召集人手…效率比之天行盟,还要不如!  

事实上。  

天行盟和无生宫这样的,才是正经的江湖组织。  

似北平盟这等权力太过集中,成员数量又太过庞大的江湖组织,才是怪胎!  

按照常理来说,不到狼烟四起、王朝更迭之时,是不应该出现北平盟这种江湖势力的!  

因为似北平盟这种模式的江湖实力,发展到最后,通常都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  

没有那个当权者,会喜欢自己治下出现北平盟这种有着军阀潜质,还不受管控的势力存在。  

而北平盟能成气候,有诸多外力因素的。  

例如北蛮入侵。  

例如玄北州地处九州边陲。  

例如朝堂与镇北王的博弈。  

例如玄北州府软弱无力。  

例如张楚两度北上抗击北蛮。  

例如天地界限再开等等…  

当然,就北平盟现在的发展趋势,等到天地界限开关闭之后,大离若还在,必定会向北平盟下手!  

不一定是直接开战。  

也可能会是限制、削弱。  

而对于李正而言。  

天行盟是最适合鸠占鹊巢的江湖势力!  

如果他占据的是北平盟这种势力,威望不够,在他入主的第一时间,庞大的底层结构就会立刻崩溃,能顺利接手的实力,十不存一!  

如果他占据的是无生宫那一类势力…只怕连弄清楚手中实力分布,都得花费极大精力,更别谈顺利接手。  

唯有天行盟这种。  

下属的门派、世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地头蛇。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除了老老实实的接受他的收编,别无选择!  

当然,独行侠除外。  

“很好!”  

李正面无表情的说道:“我很敬佩宁死不屈的勇士!”  

堂下众人闻言,心中似有所动。  

但紧接着,就又听见堂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