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花开两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一早,张楚与骡子就在这片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分手。  

张楚带着大刘与红云,乔装一番后往西,径直奔陶玉县去了。  

李无极是二月初传出大雪山武林大会的风声。  

而太平会二月二十日才开始动手拦截直奔陶玉县来的各路群豪。  

中间这十几日里涌入陶玉县的燕西北三州江湖儿女,数以千计,几乎快将陶玉县给挤爆了!  

在陶玉县内随便找一条街放眼望出去,看到的都全是负刀携剑、奇装异服的江湖儿女,比赶集和庙会还要热闹。  

有人披貂儿。  

有人裹袄儿。  

还有人光着两条膀子。  

擦肩而过,互相骂一句“瓜怂”。  

这么多江湖儿女凑在一块,主旋律当然就是“打架”和“喝酒”这两件事。  

什么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在眼下的陶玉县内只是基本操作,没什么值得稀罕的。  

两个人的比斗,因为波及到看热闹的吃瓜群众,迅速演化成数十人的乱战,打到后来分不出胜负觉得没意思勾肩搭背的去喝酒,才是正经的江湖范儿。  

一到饭点儿,出来觅食的“游手好闲之辈”,更是人山人海,转遍全城都找不到一张可以吃饭的桌子都是常事。  

好在天倾军李家的准备还算充裕,不但往陶玉县内增派了大批高手坐镇,保护城内的普通老百姓,还见天几十马车、几十马车的往陶玉县内送瓜果蔬菜,供着这些不事生产,是会惹事生非的江湖儿女们…  

张楚能看得出来,李家这般卖力,已经不单单是被李无极那个脑残逼得骑虎难下了,应该是还牵涉到李家的一些谋划。  

想想也是,李家这般卖力的吆喝,任何人在这场武林大会上坐上玄北江湖武林盟主的宝座,都得记他李家一个天大的人情。  

甚至,直接以这场武林大会为筹码来一场见不得人的py交易也说不定。  

某种意义上,这场大雪山武林大会也算是一个“平台”嘛!  

那家做平台的,把平台做起来的后不赚钱?  

张楚领着乔装成侍卫和侍女的大刘和红云,在城门口报上了“浪里白条”李云龙的名号,堂而皇之的进了城!  

他不担心自己这几个人会太扎眼。  

像他们这种公子领着侍卫和侍女的组合,在陶玉县内都已经烂大街了!  

而且现在距他前番在陶玉县内炸死万江流也才四五个月,当初混迹陶玉县的那些人中肯定还有人记得他“浪里白条”李云龙这个马甲,他们就会是他最好的证人。  

当然,他敢来,最大的底气还是他知道,在那些大鱼们眼中,陶玉县内的这些所谓“英雄豪杰”,其实都只是杂鱼!  

如天行盟、无生宫、武士楼、石氏三雄,以及他太平会,谁会来陶玉县显眼啊!  

这叫灯下黑!  

张楚进了陶玉县后,每日里就游手好闲的盘踞在得意楼上喝酒、饮茶,时不时来一轮“来顿饭我请”给他“浪里白条”这个马甲博一个“仗义疏财”的名头。  

暗地里,他通过红云麾下那一支密探为指挥部,指挥由风云楼探子和红花堂帮众组成的暗桩,源源不断的将一车车从北饮郡运过来的“违禁物品”,再以各种理由运上大雪山。  

大雪山的守卫并不森严。  

虽然李无极早就定下了大雪山作为此次召开武林大会的地点,但他和他们李家显然不认为,这个场地有什么好守卫的,毕竟现在山上只有一小部分修缮场地的工匠。  

太平会的人,打着送粮送酒送建材的旗号,很轻易的就把“违禁物品”送上去了…  

另一边,骡子率领由五百精锐探子和一千骑术精湛的红花堂精锐组成的人马,转战上原郡各地,绞杀前来大雪山武林大会的各路江湖中人!  

太平会的声明,传出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能收到大雪山武林大会的风声的人,不可能收不到太平会的声明。  

既然他们选择忽略太平会的警告,拼着和太平会作对也一定要来凑这个热闹…  

太平会自然没理由再心慈手软!  

没有妥协。  

没有宽恕。  

无论是独行千里而来的独行侠。  

还是呼朋唤友结伴前来的小有名气之辈。  

只要被骡子他们抓住踪迹,就只有一个死字儿!  

不需要什么替身来证明张楚就在那一队人马当中。  

像噩耗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传遍整个上原郡的“某某六品大豪”、“某某掌门”身死的消息,就是最好的证明!  

众所周知,太平会只有两位气海大豪。  

帮主张楚。  

护法吴老九。  

吴老九的实力…不说也罢。  

太平会能频频斩杀气海大豪的,唯有张楚!  

当然,大鱼们知道得还要更多一点,比方说武士楼楼主谢君行,就知道张楚修的是“焚焰真气”。  

他能知道,天行盟与无生宫当然也能知道。  

但他们派去勘察现场的人,都没能在现场找到任何气海大豪动手的痕迹…因为所有的痕迹,都已经被打扫、破坏干净!  

这只能理解为故弄玄虚,或者为了掩饰自身行踪…  

没有谁会相信,几个下三品的力士和一群普通人,能通过精密的计划放倒一位位苦练十余载、二十余载,才得入气海的一方霸主级大人物!  

太平会这种不分清白善恶乱杀一起的酷烈手段,引起了上原郡所有江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