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灵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梧桐里,张府。  

“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  

一身黑衣的福伯,站在张氏的灵堂前,高声唱喏着:“孝子答礼。”  

他喊的是鞠躬,但来人却是端端正正的跪在灵堂下,给上方的寿棺磕头。  

喊到孝子答礼的时候,来人也没敢托大到等跪在灵堂左侧的张楚行礼,反倒起身,主动凑上去向张楚行礼。  

张楚表情呆滞,机械的将一张张纸钱扔到火盆里,仿佛没有看到面前的人一般。  

只有跪在张楚身边的夏桃,欠身还礼。  

来人低低的叹了一口气,恭恭敬敬的退出灵堂,双手从立在客厅门口的大熊手里接过孝帕,绑上在左手上,去院子里找一些能帮都而上忙的事情做。  

虽然他在这个院子里,不可能找得到什么事做。  

因为像他这样左臂上绑着孝帕的人,院子里有好几十个。  

他们都是以前血衣队、血刀队的老人。  

喝过张氏亲手炖的绿豆汤。  

吃过张氏亲手蒸的大包子。  

有的甚至还穿过张氏亲手缝制的衣裳,纳的步鞋。  

他们没李正的胆子,敢嬉皮笑脸的缠着张氏要这要那,但张氏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却一点也不比在李正低。  

那个慈祥的老人,从来没在他们面前摆过什么架子,对每一个能进出张府的弟兄,她都视作自家子侄一样对待。  

事实上,不止是他们,但凡是见过她老人家的人,就没一个能对她生出恶感。  

她老人家不识字,不知道什么叫圣人之道,也不知道什么叫温良恭俭让。  

但她老人家真正活出了一个“好”字儿。  

够资格在今天进这座客厅,来向老人家行个礼的最后一人出去了。  

福伯担忧的看了看已经在灵前跪了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一声未吭的张楚,踌躇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去低声道:“少爷,没人来了,您去歇会吧,这里有夏桃小娘守着呢。”  

夏桃不敢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  

张氏走了,福伯已经是这个家里唯一算得上长辈的人了,有些话,只有他能对张楚说,也只有他敢来对张楚说。  

张楚终于有了反应,但却是摇头。  

福伯低叹了一声,不再多说,躬身退回了原位。  

张楚抬起一张发白的脸,看向面前的老房。  

大红色的老房后端,写着一个大大的描金字体:寿。  

他觉得份外的扎眼。  

这是寿棺。  

高寿且无疾而终的老人,逝世后才能用的老房。  

她娘不是喜丧。  

她老人家是悲极攻心,郁郁而终…  

而他这个孝子,没保住他老人家的孙子不说,连她老人家最后一个心愿,现在都无法实现。  

昨日清晨的锦天府保卫战,四联帮的伤亡实在太大了。  

伤了的弟兄,急需要包扎救治。  

战死的弟兄,需要就地埋葬。  

他这个做帮主的,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扔下这么多人,独自护送她老人家的灵柩回金田县。  

只能将灵堂设在锦天府,待锦天府的局势稳定后,再择吉日送她老人家回归故里。  

“有客到!”  

大门外传来骡子的唱喏。  

张楚没回头,继续烧纸钱。  

一袭黑色便服的侯君棠,缓步踏进客厅当中。  

福伯不认得侯君棠,依礼高声唱喏道:“来宾一鞠躬。”  

侯君棠依礼躬身。  

“二鞠躬。”  

“三鞠躬。”  

“孝子答礼。”  

侯君棠走到张楚面前,轻声道:“死者已矣,节哀顺便。”  

张楚面无表情的抬头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便算是谢礼了。  

恩已偿,他与侯君棠,不是朋友。  

侯君棠对张楚的反应,一点都不意外。  

张楚是什么人,他太清楚了。  

但他站在张楚面前,却没有走的意思:“来时,史大人托本官向你致意。”  

张楚的眼神终于有了变化。  

史大人?  

剑斩六品蛮将,挽锦天府于狂澜的那位史大人?  

“替我向史大人道谢。”  

张楚开口了,声音嘶哑得就像是两块铁片摩擦出来的噪音。  

侯君棠点了点头,又道:“史大人招你办完老夫人的丧事后,前往郡衙一行。”  

张楚面无表情,心头思绪急转,随即便点头道:“草民敢不从命。”  

“那本官便告辞了!”  

侯君棠抱拳,以平辈之礼向张楚告辞。  

“大熊。”  

张楚轻声呼唤。  

大熊大步走进来,“帮主。”  

“代我送送侯大人。”  

“是,侯大人,请!”  

侯君棠听他称呼侯大人,心头忽然也有点不是滋味儿。  

夜深了。  

张楚还守在灵前。  

一名仆妇端着一个托盘从客厅门前经过。  

张楚见了,道:“门外那人,进来。”  

仆妇闻言,看了看左右,确认张楚喊的是自己后,慌忙走进灵堂:“老爷。”  

张楚站起来,扫了一眼托盘里原封不动的菜和饭:“这是从知秋小娘房中拿出来的么?”  

“是的老爷。”  

“她多久没吃饭了?”  

“回老爷的话,这两日送进去的饭菜,知秋小娘一口都没动过。”  

张楚心头低叹了一声,“好了,你下去吧。”  

“是,老爷。”  

张楚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