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九狼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百花道人被张楚诡异的目光看得心头发毛。  

他正想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就见张楚幽幽的说道:“先生莫不是哪路揭竿而起的好汉罢?”  

百花道人知道张楚肯定是想岔了,却也不着急,端起茶碗慢悠悠的说道:“张堂主多虑了,我等可不是什么反贼!”  

你说不是就不是?  

张楚不愿、也不敢和任何跟zaofan有关的事情沾上关系,索性端起茶碗低头喝茶:“我就当先生今日是来找我谈天说地的,其余话,我一概没听过,来,请喝茶!”  

百花道人放下茶碗,故作不屑的轻声道:“城西一直传闻张堂主是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怎么今日才发现,张堂主名不副实?”  

“你不用拿这么拙劣的激将法激我!”  

张楚嗤笑道:“我有几斤几两,我自己心里有数儿…直说吧,挣钱的胆子我有,还很大,但干杀头买卖儿的胆子,我现在是真没有,也不想有!”  

百花道人闻言,心中不由的高看了张楚一眼。  

观人易,观己难。  

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死在一个自不量力上。  

“好,张堂主快人快语,那我再藏着掖着也没甚意思!”  

他起身,挺直了腰板,中气十足的抱拳道:“吃的是四海饭,饮的是三江水,行的是江湖路,九狼山白纸扇百胜道人,有礼了!”  

九狼山?  

土匪?  

张楚愕然,心中豁然开朗。  

难怪敢收留黥面的重犯!  

难怪无法购买大批粮食!  

难怪敢许下海口,说给他一条退路!  

说得通了!  

他也起身,挺直了腰板郑重的抱拳道:“吃的是百家饭,饮的是无垠水,行的是忠义路,青龙帮黑虎堂张楚,有礼了!”  

两人相对,躬身一礼到底。  

对完了切口,两人重新落座。  

张楚:“先生言自己是九狼山的白纸扇,可有凭证?”  

他其实已经相信百花,不,是百胜道人所说的话,但为求谨慎,他还是必须要看到证据,才肯继续和百胜道人谈下去。  

土匪的性质虽然没有zaofan那么恶劣,但也是杀头的买卖,慎重一点总没错。  

百胜道人洒然一笑,说:“我九狼山与张堂主是第一次打交道,就算有凭证,张堂主只怕也不相信罢?”  

张楚毫不犹豫的点头:“那是自然。”  

白胜道人:“也不难办,我九狼山距锦天府也不过七八十里路,张堂主只需派一名得力的弟兄出马,由我的人引路,快马加鞭,一日便能跑个来回!”  

他不经思考的便对答如流,显然是早就已经想好了要如何才能让张楚相信他的身份。  

张楚想了想,觉得这样是最稳妥的,眼见为实嘛!  

他点了点头:“如此最好不过…先生方才说需要一批粮食,不知这个一批,到底是多大数目?”  

“当然是越多越好!”  

百胜道人说道:“最少十万斤,而且很急,再过几日,寨子里就要断炊了!”  

十万斤?  

张楚暗自计算了一下,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无论是把堂中的弟兄散出去踩着小额的上限分批购买,还是直接大批量购买,对他来说都不是难事。  

他微微颔首:“粮食不是问题,问题是,帮你们,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他不想和叛军沾上关系,却不介意和土匪有联络。  

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讲,土匪也算是江湖中人,只要不是太肆无忌惮,官府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出兵去剿。  

而叛军,已经上升到了朝堂之上,只要这个国家还没烂到根子上,对叛军的态度都绝对是冒出一支、按死一只,不存在任何缓和的可能性。  

“好处不是问题,问题是,张堂主需要什么?”  

百胜道人面带微笑,胸有成竹。  

张楚没提退路的事。  

他也没提退路的事。  

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都明白,退路是建立交情深厚的基础上的。  

以他们现在的交情,就算是百胜道人出动提出要给张楚提供一条退路,张楚也不敢接着…谁知道那条退路,是活路,还是死路?”  

“我需要什么?”  

张楚沉吟了片刻,说:“我需要一套适合我的刀法!”  

百胜道人一拍手,“那张堂主就将得到一套刀法!”  

张楚拱手:“君子一言!!”  

百胜道人回礼:“快马一鞭!”  

“啪嗒!”  

大堂的门开了,大熊与骡子二人目不斜视的走进堂内,躬身行礼:“堂主!”  

张楚点了点头,向坐在一旁的百胜道人一伸手,说:“大熊,你带上眼睛,随先生的弟兄出城一趟!”  

大熊领会了张楚话中的意思,再度一躬身,“是,堂主!”  

百胜道人起身,朝张楚拱手道:“那小道就先行告辞了!”  

张楚起身亲自将他送到堂外,拱手道:“先生慢走!”  

白胜道人:“张堂主留步!”  

大熊朝张楚行了一礼后,跟着百胜道人向外行去。  

张楚目送二人的背影消失在大门外,转身回转堂上:“骡子,血影卫你组建的怎么样了?”  

骡子站在他的影子里,低声道:“属下已经凑齐人手,进入培训阶段。”  

培训这个词儿,还是张楚教他的。  

骡子离开卫队下去做大哥时,张楚曾向他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