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谁是叛徒?(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靖哥哥,此事恐有蹊跷。”  

黄蓉肃然道:  

“就算日月神教当真投了龙岛,其大举围攻燕子坞,也极可能是调虎离山之计,又或是围点打援的陷阱。这位报信的慕容家兵,说不定就是日月神教故意放出来的。”  

郭靖带兵打仗这么久,还学过武穆遗书,如今已是精通兵法,熟知战阵,当然知晓黄蓉所说的可能——调虎离山,将他与黄蓉调离襄阳之后,再遣飞龙偷家;又或在燕子坞布置陷阱,围点打援,伏杀援兵,这两计都有可能。  

但他别无选择。  

无论日月神教投靠龙岛,袭击燕子坞之事是真是假,他都必须前去一探究竟。  

否则襄阳南面沦陷,则襄阳城必陷入南北夹击的窘境,襄阳二十万军民日后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他叹息一声:  

“蓉儿你说的我也知晓,但此乃无解阳谋。这一趟我是非去不可。兵贵神速,此时已不及带兵前去,只能是我亲自骑小红马走一趟。蓉儿,你留下守家,提防飞龙偷袭。”  

黄蓉摇头道:  

“靖哥哥,你若独自前去救援,我牵挂你的安危,岂能安心守家?我须得与你同去。若燕子坞那边真有陷阱,乃至埋伏着飞龙,没有我,你对付不了飞龙。”  

郭靖的“大力咒”,可以令他在一段时间之内,拥有掷象之力,配合“降龙十八掌”,近战所向无敌,单骑破千军也不在话下。  

正因此,郭靖才会是襄阳城的主心骨,各方不甘臣服色目蛮夷的势力,也隐约以他为盟主。  

可他力量再大,也没法儿飞到天上去。哪怕他能投掷大石、标枪,对空射程也是有限。  

飞龙大可以在高天之上远远盘旋,拖到他大力咒失效。  

而施展一次大力咒之后,需要等上一个时辰,才能再施展第二次。  

所以只有黄蓉也一同前去,以“布阵”奇术限制飞龙,郭靖的神力与降龙掌法,才会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威胁到飞龙。  

“不成,蓉儿你若也去,襄阳谁来镇守?”  

“过儿这几年已精通兵法,武功也极高,在襄阳军民之中也甚有威望。他的‘调禽’之术,也能召来大量飞鸟,骚扰飞龙骑手。”  

“可过儿召的飞鸟都是凡鸟,飞龙一口龙焰,就能喷熟大片。”  

“但鸟群灵活,只要没被一口喷至全灭,便能飞到龙背之上,不停骚扰龙背上的骑手,令其无法专心驭龙。另外…”  

黄蓉看向一直旁听的赵敏:  

“敏敏,能请你帮忙守城吗?”  

赵敏的定身咒,对飞龙也有不小的威胁。  

可惜她这咒术生效距离太短,只能在十丈之内生效。  

去年赵敏刚降临不久,便遇上一次龙岛蛮夷攻城,她带着绿柳庄家将初次登城作战,便一举建功,将一头抵近城头喷火,身长四丈余的飞龙定住,令其摔落城下,骑手当场摔死,飞龙也摔断了翅膀无法起飞,被赵敏麾下高手一拥而上,活活捶死。  

然而龙岛蛮夷极具战争经验,用喷火距离极远,力量极大的大龙几次试探之后,就确定了赵敏的威胁范围,此后赵敏的定身咒,就再难建功。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能对飞龙造成不小的威胁。  

至少有她在的地方,飞龙不敢过于嚣张,大肆抵近喷火。  

赵敏当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她堂堂大元郡主,更不可能做色目人的奴仆,当即毫不犹豫地抱拳说道:  

“郭大侠、黄女侠请放心,若龙岛蛮夷来袭,绿柳庄上下,必全力抗敌。”  

黄蓉对赵敏倒是信任,含笑握住赵敏的手:  

“敏敏肯出力,我便放心了大半。”  

又对郭靖说道:  

“再叫芙儿亲自跑一趟襄阳后山,去古墓请龙姑娘出山。龙姑娘的‘隐形’异术,对龙岛蛮夷麾下的高手威胁极大。”  

听到这里,欧阳锋也不禁微一扬眉——原来小龙女也有异术的么?  

郭靖的“大力”、黄蓉的“布阵”、杨过的“调禽”、赵敏的“定身”、小龙女的“隐形”,五大地煞七十二异术,还都是极具实战价值的异术,难怪襄阳能成为抵挡龙岛入侵蓬莱的中流砥柱。  

郭靖虽然放心不下襄阳城,但也知黄蓉不会准他独自前去驰援燕子坞,又见黄蓉安排的井井有条,便点头道:  

“好。你我同去驰援燕子坞,城防交给过儿主持。”  

黄蓉又看向欧阳锋,说道:  

“欧阳世伯…”  

“我陪你和郭靖走一趟吧。”欧阳锋淡淡道:“总不能让你白叫我一声世伯。”  

黄蓉顿时面露喜意,拱手一揖:  

“多谢欧阳世伯!”  

在黄蓉看来,相对其他并不知根知底的异时代穿越客,欧阳锋这个她和郭靖的死对头,反而更值得信任。  

因她清楚,哪怕这欧阳锋与那老毒物是同一人,以他傲气,也绝不可能向任何人臣服。  

在她和郭靖少年时,老毒物表面上为完颜洪烈助拳,实则一切所为只为得到“九阴真经”,压根儿不曾真心听从任何人驱策。  

更何况在这个世界,老毒物与龙岛蛮子还有毁家杀侄之仇。  

而这位年轻的欧阳锋,若他所言一切属实,那更是她与郭靖最值得信任的“长辈”——老实说,以黄蓉的敏感多疑,本是不可能轻信他人一面之辞的。  

但这位欧阳锋对黄药师那种种非至交不可能懂得的描述,以及他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