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七怪(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知不觉,夏尽秋来。  

嘉兴府,南湖畔,一座湖滨酒楼上。  

欧阳锋与黄药师临窗而坐,食鲜鱼,饮莲羹,赏湖上莲花,也听着采莲少女们婉转歌吟。  

身着黑色劲装,头发也梳了个正经发髻的“火工头陀”王武在旁殷切伺候,为二人盛饭舀汤,乃至给二人挑着鱼刺。有时黄药师酒喝完了,还赶紧给黄师叔添上一杯酒。  

至于师父,据说已经戒酒,倒是不需要他帮忙斟酒。  

拜入欧阳锋门下已有一月。  

这一月来,王武身形壮硕不少,不再是此前那般皮包骨头、营养不良的模样——以前之所以那般干瘦,乃是因为香积厨管事要求他修“头陀行”。  

什么是头陀行?  

头陀行的修行要求有很多,只说两点最基本的。  

一是穿衣得穿“粪扫衣”,即必须用旁人丢弃的零碎破布,一块块缝制起来的衣服。所以初见之时,王武才会穿着那一身褴褛百衲衣,作着头陀打扮。  

二是吃饭得常乞食。即不能老在寺里吃饭,必须时常自己下山去化缘讨饭。  

倘若是正经的修行倒也罢了,毕竟“头陀行”也确实是一种佛门苦修方式。  

可问题是王武他并不是正经的少林弟子,武功也好,佛经也罢,都没人教他,连个法号都没有,厨房管事要求他修“头陀行”,目的就很明显了。  

无非就是欺凌折辱他罢了。  

所以之前的王武才会那般营养不良,一个是食物来源不稳定,平时没少挨饿。二是练武消耗大,他练的又是纯外功乃至硬功,消耗自然就更大。  

也得亏他天赋异禀,要不然饮食都得不到保障,还要强行修炼外功硬功,体魄禀赋稍差一点,怕是早把自己给练死了。  

而即便条件如此恶劣,他除了干瘦了一些,骨架却依然长得粗壮高大,肩膀也是极宽,还把外功练到了不逊一般苦字辈高僧的境界,足见他的体魄禀赋有多么惊人。  

这一月来,欧阳锋除了传授指点他修炼“万里独行”、“追命十三腿”这两门武功,在饮食上也没有亏待他。  

不仅酒肉米面管饱,还时常给他配些补药,助他弥补儿时直至如今的身体亏空。  

一月将养下来,王武虽然还没有变成肌肉壮汉,却也比从前精悍结实了许多,皮肤脸庞也都有了光泽。  

师父的恩遇,令王武更加死心塌地,随欧阳锋、黄药师南下这一路,竭尽殷勤地服侍着师父和师叔。外人看来,就像是两个富家公子,带着个家生忠仆在游历一般。  

此刻。  

王武也是眼明手快,及时为二人服侍,尤其用筷子帮二人把鱼刺挑得干干净净,半根小刺都没剩下,鱼肉也还相对完整,没有挑成一团糟烂,教欧阳锋、黄药师吃得很是舒心。  

正吃饭聊天时,楼外忽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两人循声望向窗外,看到了一个相当怪异的七人组合。  

之所以说那七人组合怪异,乃是因为他们年龄差距实在悬殊。  

为首的男青年,约摸二十出头年纪,身量高大,脊背宽阔,尖脸削腮,长相颇有几分凶恶,手里还提着一根哨棒。  

他左手边跟着一个十八九岁,手持折扇的青衣书生。  

右边跟着个腰里盘着条长鞭,十七八岁模样的矮胖子。  

三人身后,又是三个年纪从十四五到十七八不等的少年。  

有身板高大硬朗,古铜肤色,手里提条扁担的健壮少年。  

有五短身材,面皮白净,戴着软布小帽,手里拿着秤杆的布衣少年。  

还有一个身材尤其高壮,看着不下两百斤,敞胸露怀,腰里别把杀猪刀的少年大胖子。  

那大胖子肩头,还坐着个小女孩,穿着粗布短衫,腰里挂着把短剑,瞧着才七八岁上下,一双大大的眼睛神气活现地四下张望。  

瞧见这衣着各异,手里家伙也五花八门的七人组合,黄药师饶有兴趣地说道:  

“瞧这几人身形步伐,似乎都会点功夫。欧阳兄,你猜他们是什么人?”  

欧阳锋喝了口莲子粥,淡淡道:  

“你先猜。”  

黄药师想了想,笑道:  

“衣着服饰五花八门,家伙什也没个定式,我猜他们是某个江湖小帮派的帮众。这帮派当是草创,没什么名气也没甚势力,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然怎会连七八岁的小女孩都收?”  

欧阳锋淡淡道:  

“我猜那七人是结义兄弟。”  

黄药师摇头失笑:  

“欧阳兄,你这猜得也太离谱了。年纪最大的那个,瞧着都二十冒头了,与十四五岁的少年为友,结拜兄弟还说得过去,可是跟七八岁小女孩玩到一块儿,还义结金兰…这未免也太古怪离奇了吧?”  

欧阳锋瞥了黄药师一眼,唇角翘起,浮出一抹微妙笑意:  

“是挺古怪的。不过,也许他们本来就都是怪人呢?只要对上脾气,彼此意气相投,便不在乎年纪大小呢?”  

毫无疑问,楼下那咋咋乎乎走进酒楼的七人,正是“江南七怪”无疑。  

二十出头的青年与七八岁小女孩玩到一块儿,还义结金兰,正常人可能会觉着难以理解,但“江南七怪”的话,这就很正常了。  

说起来,在另一个世界线,江南七怪跟黄药师可谓是孽缘满满。  

七怪老五,也就是那个看面相才十六七岁,个头却比普通成人还高,胖得超过两百斤的大胖子张阿生,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