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空手套白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桑雀喂完驴走后,严道子才收回一直注视的目光,将刚才的信纸拿到蜡烛前,烧了。  

他坐下来,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如果这丫头不是城府极深,极能伪装,很可能真的不是那群人要找的庙祝之女。  

但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可能性,他也必须考虑在内,这样一个好苗子,实在是有些舍不得。  

等等…  

严道子敲击的手指一顿,脑子忽然转过弯来。  

他先前担心的是,这丫头万一是那群人要找的庙祝之女,到时候交上去,自己的辛苦培养就成了竹篮打水。  

可若是真有师徒情分,他是不是能师凭徒贵?那群人可是特意交代了,要活的,不可重伤,这不是对待仇敌的态度。  

就算不是庙祝之女,他也能得一个为他冲锋陷阵,服侍左右的好徒弟。  

要说他和她之间的矛盾,也分两种情况。  

这丫头是那夜出现的庙祝之女,那他和她之间唯一的矛盾只是明漳的死而已。  

只要让她知道他根本不介意明漳的死,不会报仇,甚至还觉得死得好,他们之间就不再有矛盾。  

若这丫头不是庙祝之女,真的是姚玉娘,他和她之间的阻碍也只有寇玉山一人。  

严道子冷笑一声,寇玉山活不了多久了,到时候这丫头唯一能依靠的人,只有他。  

如此看来,收她为徒,无需耗费什么,而他怎样都不亏!  

想通之后,严道子眉头舒展心情极好,从袖中摸出钥匙,打开左边房门,进去继续忙他的正事。  

桑雀离开严道子的小院,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靠着土墙蹲坐在地,缓了好一会才让发麻的身体恢复如初。  

严道子这个老六,她真的不想再跟他这么周旋下去了,谁知道他下次又会突然出什么损招试探她。  

刚才那张纸,吓的她心里一咯噔,差点就先发制人,探手锁喉了。  

桑雀摊开右手心,厌胜钱的印记只有一个模糊的圆形轮廓,不足以送她回去。  

回忆着严道子先前说的那些基础常识,桑雀总结了下自己现在的情况。  

自己目前比严道子在九幽中的层级要深,还驾驭了阴童,就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突然拥有强横内力和神兵利器的幼童。  

胡乱出招也能造成强大的破坏力,但一定会自损自伤甚至殒命,还是需要学会配合神兵利器使用的招式,才能更好的发挥这些‘内力’的作用。  

但是她现在太被动了,什么都要等严道子施舍和安排,她应该想办法尽快回家,而不是老老实实的往严道子安排的火坑里跳。  

她也没闲心去查这些诡事的源头是什么,查明白又不能帮她回家,还可能送命。  

“总觉得漏了什么重要线索,才让自己没办法掌握主动权。”  

看看周围没人出没,桑雀拿起石头,回想着老妈教她的思维导图,在地上写写画画,将这两天得到的情报和信息简单罗列出来。  

片刻之后,桑雀双眼一亮。  

她想到了直接绕过这些任务,获取奖励,然后回家的办法了!  

线索很零碎,如果不是全列出来,她真想不到这方面去。  

她一开始就陷入了死胡同中,先入为主的认为规则不可打破,她要么加强心灯,要么杀人献祭。  

又觉得自己不能给阴童献祭,就不能驱使阴童帮自己杀邪祟,获取力量,开门回家。  

其实不然。  

她的关注点应该先跳出固有思维,落在阴童本身上。  

首先,阴童为什么会出现在黑山村,寇玉山还说严道子知道阴童来历,忌惮阴童。  

明漳笔记中曾提到过,严道子收到老友来信,老友暴毙,是阴童所为。  

其次,寇玉山跟她描述过,被阴童杀死的刘家夫妇尸体开膛破肚,少了心脏,右臂,舌头和眼珠。  

阴童本体同样缺失了这些部分。  

她没看到过阴童杀死刘家夫妇和明漳的场景,但她看到阴童把明漳的右臂接在自己右肩下。  

阴童在补全她身体缺失的部分。  

严道子和他老友很可能是造就阴童的人,或者他们手中有阴童缺失的部分,这就是阴童杀死严道子老友,严道子害怕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阴童出现在黑山村。  

这一点也有相关论证,寇玉山说过,严道子在尸巢事件中出手,凭空让尸体四分五裂,肢解的能力很像阴童撕人胳膊的能力。  

再加上明漳笔记中提到的阴物来自邪祟,桑雀有理由怀疑,严道子这个肢解尸体的能力和阴童有关联。  

想到这里,桑雀立刻想到她两次去见严道子,都对左边上锁的屋子产生渴望感,这不是她在渴望,是阴童。  

那里,有阴童想要的东西。  

严道子说驾驭邪祟可以待之以礼,先给谢礼,出手时再商议如何答谢,之后双倍奉上,邪祟还可能不满意,然后在走阴人身上自取。  

她一开始关注点在这些规则的内容上,却忽略这些规则都在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邪祟可以跟走阴人沟通。  

如果她承诺帮阴童拿到严道子手中那件东西,让阴童无条件借给她力量去消灭邪祟,甚至是对付严道子,阴童会不会答应?  

那间屋子除了给她渴望感,还让她有种危险的感觉,说明阴童能够意识到,房间里有对付邪祟的布置。  

而自己是个活人,那些布置对她来说,或许起不了多大作用。  

用严道子的东西给阴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