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底牌一览无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一队人马,人数不多。  

但个个精干,全都是由武宗与先天武师组成。  

用魔教青龙殿的标准衡量,这样一支队伍,足以横扫任何一个甲级以下的势力。  

夏朝六殿下李泰,将这次随他一同南征的精干高手,都抽调于此。  

为首者,乃他府中大总管萧公公,老牌武宗高手,堪比大夏朝一州州牧。  

在他带领下,这队人马小心翼翼,掩藏自身行踪。  

他们悄悄跟踪前方载着应青青的小轿,穿山越岭。  

石镜、李泰等人同黑帝修哲联手。  

他们要救应青青和解星芒。  

修哲要救赫连喆与扎勒。  

双方一拍即合。  

石镜、聂华、李泰、魔僧明法在正面调虎离山,引开魔皇与魔教主力。  

修哲则率人突袭魔皇行宫大殿,将人劫出。  

不过除此以外,石镜、李泰还安排第二路伏兵,以策万全。  

如果解星芒、赫连喆就在魔皇行宫,那就两家合兵一处,集中力量攻打。  

结果魔皇行宫大殿那里果然是陷阱。  

萧公公一行人没有上前帮忙。  

此地魔教力量不俗。  

他们加入战局,充其量接应黑帝修哲一行人突围。  

与其在这里僵持,不如釜底抽薪去救人。  

于是萧公公等人没有第一时间发难,而是放长线钓大鱼。  

跟踪护送应青青离开的魔教中人,继而找到解星芒与赫连喆的真正下落,然后一网打尽。  

“温老,您看?”  

萧公公虽然是决定队伍行止的首领,但他对身旁一位默不作声的老者非常敬重。  

老者形容落拓潦倒,满面风霜,默默跟在萧公公身后。  

萧公公问他意见,他只是简单说道:“萧总管拿主意便好,这些事老朽不擅长,只是跟来帮把手。”  

老者虽这么说,萧公公却仿佛松口气,朝众人挥挥手。  

一行人当即便加快速度,跟上远方的小轿。  

“修哲和温老,不知道哪一路能成功。”  

隐龙幻阵下,石镜目光中隐含忧虑:“四师兄…还有应姑娘,不知道现下如何了。”  

他现在也唯有先顾眼前。  

隐龙幻阵乃大夏皇朝祖传之密阵,布置不宜,耗费巨大,但效果相当不俗。  

李泰身为皇族最出色的皇子之一,此次随夏帝南征魔域,便得隐龙幻阵赐下,用以防备魔教顶尖高手的袭杀。  

不过,魔教跟隐龙幻阵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经验积累下,已渐渐有了破解之法。  

魔教左使萧云天于武道之外诸般杂学上有不俗造诣。  

此刻循法破阵,只见一片山峦间,处处起云烟。  

云烟之中,一条条龙形虚影若隐若现,不停翻滚。  

但有狂风席卷,不断吹散云雾。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那些隐于其中的龙影,也渐渐消失。  

隐龙幻阵,眼看就要被破了。  

石镜藏身其中,却想到另一方面。  

以魔皇一贯脾气,被激怒追来,此刻却不亲自出手,老神在在等在一旁看着手下人破阵,这着实有些反常。  

仿佛猫戏老鼠一般悠闲。  

石镜心下了然。  

修哲一路人马的存在,恐怕已经暴露了。  

他们打着调虎离山的主意。  

魔皇却引蛇出洞,请君入瓮。  

修哲重伤后不去休养,反而暗中跟着魔教人马,图谋救人,先前让石镜也感到出乎预料。  

这么反常的动作,魔教应该没有防备才对。  

魔教伏兵,应该是针对自己一方暗中布置人手。  

现在修哲抢先踩了雷,希望温老和萧公公那队人,能有收获。  

就怕魔教仍然另有准备。  

那说明自己一方的安排大都暴露在对方眼中。  

有内奸走漏风声…  

应青青不知他们具体安排。  

知情者只有寥寥数人而已…  

石镜眉头紧蹙,注意力重新转回眼前。  

山脉间的云雾龙影,已经渐渐要被萧云天尽数破去。  

陈洛阳站在蛟龙背上,平静看着下方渐渐瓦解的隐龙幻阵。  

一旁的上官松则望向身后远方:“教主,敌人似乎有伏兵,攻打皇辇那边,您看…”  

“无妨。”陈洛阳淡淡说道。  

上官松便不说话了。  

先前还以为这位年轻的教主耽于儿女私情,执着自身颜面,被怒吼冲昏头脑。  

现在看来,却早有准备,成竹在胸。  

他的情报网络,如此发达吗?  

魔教七长老心情起伏不定,患得患失。  

陈洛阳此刻一点都不担心皇辇宫殿那边。  

黑壶提供的个人资料,花费少量一点血红琼浆,便可以更新最新情况。  

所以在查询石镜之前,他便看到修哲的生平经历下多出新内容。  

老实说,知道修哲没有藏起来舔伤口,而是继续跟着他们的时候,陈洛阳也颇为意外。  

这家伙对赫连喆,确实是够意思啊…  

陈洛阳甚至看到有一条信息,是修哲帐下头号大将,十骏之首的“魔狼”巴昆跟他爆发过一场冲突后分道扬镳。  

虽然不知道双方具体争论内容。  

但按照先前的观察,巴昆乃一嗜血好战的狂人,信奉弱肉强食。  

修哲重伤之后觅地休养,图谋东山再起,巴昆或许还能继续保持忠心。  

但修哲不顾重伤之躯,仍然试图营救赫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