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分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月二十二,广信府道纪司报名考度牒初试的日子。  

潘筠他们进城时,正好碰见一个穿着道袍的捏着一张纸出来,啪的一声就贴在城门口,然后就甩着袖子抬头挺胸的进城去。  

同为道士,潘筠他们对道士就比较关注。  

见状,马车也不坐了,直接跳下来跑过去看热闹。  

一看惊讶得不行,“三月二十二、二十三报名初试,二十五一日初试,过时不候。”  

潘筠冲张子铭叫道:“今日就是二十二,怎么今日才张贴?万一大家收到消息晚了,报不上名怎么办?”  

张子铭淡然:“有缘者考,无缘者不考。”  

李文英:“若是连考试的日子都算不准,也没有缘分碰上,这样的人不修道也罢。”  

潘筠:…  

她看向王璁。  

王璁立即道:“我当时下山考试是算准的,可没走后门,也没提前收到消息。”  

潘筠就琢磨起来,越琢磨越得意:“看来我们是天选道士啊,不然怎么这么巧,刚从云南回来就碰上了报名的日子,一天不多,一天不少!”  

妙真和妙和深以为然。  

陶岩柏问道:“那我们要现在就去报名吗?”  

“去啊,”潘筠挥手道:“现在就去。”  

仗着锦衣卫的势,他们都不排队,直接旁边的小门进城。  

一到城里潘筠就要和锦衣卫们分道扬镳,但锦衣卫们才不答应呢,安辰静静地看着她道:“我们是奉皇命公干,可以住在驿站,包食宿。”  

潘筠看向张子铭和李文英。  

张子铭幽幽道:“我们是来保护你的,不至于食宿还要我们自己出吧?”  

安辰补刀:“这些马和车都是我们的。”  

潘筠就扭头瞪了一眼王璁。  

他们去云南时,因为路越走越难,锦衣卫们在驿站换马换车时,王璁就把他们的马和车给卖了,全蹭锦衣卫的。  

以至于他们现在从云南带出来的东西全装在锦衣卫的车上。  

潘筠老老实实地跟安辰他们去住驿站,“你到底跟皇帝禀报了没有,你们要跟我们到几时?”  

安辰不吭声,只是默默地把行李拎下来,和王璁道:“到江南了,我们会再增添两辆车,让大家坐得更舒服些。”  

王璁连声应下,和安辰抱拳感谢。  

他含笑目送安辰上楼。  

潘筠在一旁咬牙切齿:“没骨头!”  

王璁含笑目送安辰背影消失,这才挪动脚步移到潘筠身侧,压低声音道:“小师叔,他们给的太多了…”  

潘筠瞪了他一眼:“我们缺这点畜力吗?”  

王璁就掰着手指头和她算:“从云南到江南,要是雇车,就须得雇两个车夫,一人他们不跑,一辆车到广信府要八两,还得包吃包住,统共算下来,花这成本不如直接买车买马,但云南马贵,又是战略物资,要买,须得花钱打点…”  

“行了,行了,”潘筠连忙伸断他,垮下肩膀叹息:“你去把货下了吧。”  

王璁转身就去。  

“等等,”潘筠叫住他:“你这一路都没出手,到底想把这些货带去哪儿?”  

王璁嘿嘿一乐:“我都打听好了,不在广信府出手,去南直隶,不管是从云南带出来的药材、花卉还是银饰,南京一带都是价最高的。”  

潘筠心塞的挥手:“去吧,去吧。”  

陶岩柏默默地去帮忙卸货。  

主要是卸一些非常贵重的货物,虽然有锦衣卫跟随,但驿站人多手杂,贵重物品还是得放到房间里去。  

张子铭和李文英早散去休息了,张惟逸和薛华抱着剑站在一旁看热闹。  

潘筠就抬头看向俩人:“一起去道纪司报名?”  

张惟逸:“我们考过初试了。”  

潘筠:“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散步了,还是你们有别的事情要做?”  

张惟逸不吭声。  

薛华:“你想让我们传授经验就直说。”  

潘筠没好气的道:“我大师侄就有经验,他比你们还高一层,已经拿到度牒了,要经验我不会问他吗?”  

薛华一想还真是,疑惑:“那你邀请我们作甚?”  

“我这是同学爱,怕你们无聊。”  

张惟逸道:“因为快要开学了吧?你们得回学宫了,我和薛华在学宫里的确有些人脉。”  

潘筠摇头,一脸失望:“你们太龌龊了,竟这样想我,我是那么势利的人吗?”  

她一脸真诚,真诚到张惟逸和薛华都内心不安,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想错她了,正犹豫着是不是要道歉时,就听她问道:“那你们能看在我们共患难了一场的份上,把你们在学宫里的好朋友和兄弟姐妹们介绍给我吗?”  

张惟逸和薛华的脸色刷的一下沉下来,转身就走。  

他们觉得他们竟然会想着留下来帮他们参谋考试,真是太傻了。  

张惟逸和薛华一走,潘筠就收起脸上的笑,踱步去找卸货的王璁。  

“这些事情交给我们,你赶紧找人去吧。”  

王璁往楼上看了一眼,靠近潘筠小声道:“他们不会跟着我吧?”  

潘筠瞥了他一眼道:“我在这儿呢,没人能去跟你。”  

王璁就放心了,拍拍手就走。  

潘筠刷的一下掀开车上的油布,陶岩柏熟门熟路的摸到两个箱子,“小师叔,就搬这两个箱子就行。”  

潘筠一边任劳任怨的和他搬箱子,一边嘀嘀咕咕:“贴几张符就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