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追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潘筠气呼呼的往前走,轻功飞了很远才停下。  

潘小黑舒服的窝在妙和怀里,舒服的嘲笑她。  

潘筠猛地回头瞪它,“再笑我就把你丢水沟里去。”  

潘小黑立即收住笑,喵喵喵的叫:“你在外面受了气,不冲外面的人发,却发在我身上。”  

妙和也道:“就是,小师叔,你别欺负小黑,讨人厌的是那个刘老爷。”  

妙和摸了摸潘小黑,抱着它晃了晃,安慰它。  

潘筠深吸一口气,扯开嘴角露出一个假笑,“你说的对,我不发火,走,我们去找下一家!”  

妙真:“三师叔和四师叔…”  

“不管他们,当务之急是赚够要做功德的钱,三师兄和四师姐还能丢了不成?”  

郑家在郑家村,那是一个很大的村子,规模跟镇子差不多。  

主路是青石板铺就,有商铺,还有酒家,这里每隔五天便有一次大集,所以叫郑家村,但其实和一个镇差不多大小。  

不过和刘家所在的镇不一样,这个村的村民多姓郑,大多同出一族。  

有弊有利吧。  

弊是这个村子的一切基本上是听郑老爷的,即便是被欺负了,也没人想过反抗郑老爷,甚至连私底下说郑老爷坏话的都没有;  

利也是郑老爷一言堂,重要的事,只要他同意了,那就是整个村子同意了。  

潘筠一开始没想来郑家,是因为她觉得郑家用不上她要给的阵法。  

即便是遇上倭寇和其他盗匪,他们在郑家村也讨不到好。  

因为郑家村很团结。  

这种宗族间的纽带可以很有效的防击外敌,如果她是倭寇,要抢劫,也一定会选刘家,而不是郑家。  

郑老爷可以振臂一呼,一呼百应,刘老爷他可以吗?  

但刘老爷抠成那样,潘筠又不是能受气的,才不去将就呢。  

她是缺钱,却也不是那么缺。  

所以她决定找郑老爷试试,不成再找别的赚钱法子。  

反正天下赚钱方法千千万,她不信以她的能力赚不到。  

但让潘筠三人没想到的是,潘筠才开了一个口,郑老爷立即就让人拿出五百两的银票,把这套阵法买下了。  

郑老爷是个清瘦精神的老者,巧的是,他身上穿的也是道袍。  

哦,大明的读书人平常多穿道袍,以素青,素白色为主。  

有种,手捧儒家经典,身在道家的意思在里面。  

郑老爷满眼温和的看着潘筠道:“我一见道长,便知道长是有大功德,大能力的人,果然,道长一报道号,在下便如雷贯耳。”  

“以道长的能力,这五百两不过是您怜惜我们,不得不取的小钱罢了,”郑老爷笑道:“郑某知道,您替人排忧解难,就一定要得到些东西,再回馈于天地,不然,您不仅自己要受责罚,还要代我们受天罚。”  

潘筠看郑老爷的目光越发的温和,真诚的道:“这世上像郑老爷这样懂行又善解人意的人不多了。”  

郑老爷哈哈大笑起来,问道:“三竹道长是先去了刘家吧?老朽听闻道长是被气出刘家的。”  

潘筠浅笑道:“郑老爷的消息可真快,我从刘家出来后便直奔郑家村,没想到郑老爷还能在我之前听到消息。”  

郑老爷笑道:“正好有族人去镇上赶集,他们看了场热闹,恰好在三竹道长进村时回来的。”  

难怪她一来,他就知道她是谁了。  

潘筠道:“这套阵法是专门为刘家准备的,可惜了”  

郑老爷连忙问,“可是郑家有得罪之处,不然为何道长没考虑过郑家?”  

“我只想提醒郑家一句而已,以郑老爷的威望,郑家村的团结,你们有准备之后,倭寇是打不进来的。”  

“但若能有这套神奇的阵法,可以减少伤亡,”郑老爷道:“人和钱比,自然是人更重要。”  

潘筠叹息道:“阵旗和阵盘只剩下这一套了,可惜刘老爷没有郑老爷这样的认识。”  

郑老爷轻轻笑了笑,他明白潘筠的意思。  

如果倭寇的攻击点是刘家和郑家,那刘家和镇上的伤亡情况一定远大于郑家和郑家村。  

所以她想护一护刘家和镇民,却没想到刘老爷如此愚蠢,直接惹恼了她。  

郑老爷仔细看过阵盘,将装着阵旗的盒子推向潘筠,郑重的道:“还请三竹道长帮我们布阵,这阵法最好能外扩一些。”  

郑老爷不好意思的道:“有些人家的菜地出了村口,那倭寇要是久聚不去,村里也好有菜吃。”  

潘筠:“…好。”  

潘筠拿上阵旗,先是跳上村子的最高点居高临下的看过,然后仔细选定了五个点将阵旗埋下。  

郑老爷见她就好像一阵轻烟一般,一会儿在这头,下一刻就飘到了那一头,心中眼中皆是惊叹。  

潘筠将所有阵旗埋下,回到郑老爷身边,掐诀将阵旗和阵盘重新连接。  

阵盘一打开,郑老爷就看到了阵盘上的小绿点。  

此时,天色已昏暗,冷风一吹,郑老爷便觉眼前有些模糊,本在面前的菜地似乎飘忽到了很远的地方。  

“这…”  

潘筠就教他怎么对着阵盘走,“这是明线,这是暗线,人只要走在暗线之中,就可以看到明线上的人,但明线上的人却发现不了暗线上的人。”  

郑老爷在潘筠的指导下跟着阵盘走了几步,一回头就发现他走在菜地的边沿。  

他呼出一口气,问道:“这的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