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刑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清光腾起,传送回炮台。  

炮台绽放清光,旋即消失在沉沉夜空中。  

见状,许七安没有犹豫,果断的放弃对阿苏罗的连招,盯着浮屠宝塔腾空而起,喝道:  

“太平!”  

太平刀呼啸而回,让主人踏在刀脊上,一人一刀破空飞走。  

倒不是许七安心慈手软,中了一枚封魔钉的阿苏罗气息暴跌,但不代表这位修罗王幼子废了,他依旧是超凡境。  

而武夫是出了名的难杀,神殊残肢已经取走,没必要继续逗留此地,迟则生变。  

经历了一番大战的南法寺略显狼藉,破坏主要集中在西院,其余区域,除了许七安斩出的那一刀,将大半个南法寺贯穿,基本没再受到波及。  

阿苏罗盘坐在没有一块好砖的广场上,背景是坍塌成废墟的佛塔。  

他的皮肤不再漆黑,但也不是金刚独有的暗金色,脑后火环熄灭,此时的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的僧人。  

顶多就是丑帅丑帅。  

暗金色的钉子静静躺在他身前。  

阿苏罗尊者,当然掌控解开封魔钉的秘法,也有这个实力。  

幸好只是一根封魔钉入体,虽让他实力受损,但不至于变成废人,还有余力自行拔除。  

若是九根封魔钉尽数打入体内,他也只能返回阿兰陀求助菩萨和罗汉们了。  

一位老僧率领十几位弟子进入西院,弟子们原地停下,老僧缓步上前,双手合十:  

“阿苏罗尊者,魔僧残肢被夺,该如何是好?”  

这位老僧满脸皱纹,身躯枯瘦如柴,是南法寺的主持盘念大师。  

一百零九岁高龄。  

当今佛门,在普通弟子眼里,德高望重者大多是“盘”字辈,往上一辈是“度”字辈,“度”字辈的僧人,要么成就超凡,要么早已化作黄土。  

超凡领域的强者,就不是德高望重能形容了。  

“本座会告之广贤菩萨。”  

阿苏罗巍然盘坐,无喜无悲。  

盘念主持颔首,苍老嘶哑的声音说道:  

“是否要派门中弟子搜捕十万大山境内的妖族?”  

佛门在南疆经营多年,兵强马壮,高手众多,远比妖族要强大,不然也无法统治十万大山。  

阿苏罗摇了摇头:  

“传令各城,囤积粮草、药材,加固城墙,伐木开道。”  

盘念主持悚然一惊:  

“您的意思是.........”  

这些命令,每一条都是用于饥荒和战乱时期,十万大山物产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存在饥荒问题。  

答案就只有一个。  

阿苏罗表情庄严,保持双手合十姿势:  

“南妖隐忍五百年,暗中积蓄力量,也到了卷土重来的时机。此事,我会与阿兰陀那边联系。  

“十万大山已入佛门版图,永不改变。这次,我们会彻底打散南妖的气数。”  

盘念主持吐出一口气,问出了困扰依旧的疑惑:  

“方才与你交手的金刚是谁?”  

阿苏罗反问道:“修行金刚神功,且与司天监有干系的大奉超凡武夫,还能是谁?”  

盘念主持脑海里浮现一个名字——许七安!  

“是他........”  

盘念主持神色复杂,痛心疾首道:  

“此子竟已成长到这等地步,未能将他收入佛门,错失机缘,错失天大机缘啊。”  

语气既憎恨又惋惜。  

山谷内,篝火熊熊。  

苗有方和红缨护法、青木护法、白猿护法,以及十几名妖族部众把酒言欢,载歌载舞,庆祝行动圆满结束。  

“大奉的火药果然名不虚传,炸的真爽。”  

一位马妖拍着胸膛,振奋道:“恨不得把西域人一锅端了,救出水深火热里的同族们。”  

红缨护法连忙举杯:“此次行动顺利完成,许银锣和苗大侠功不可没,让我们举杯敬远道而来的贵客一杯。”  

三言两语,就把苗有方捧到舞台中央,成为众妖视线的焦点。  

苗有方听着一声声的“苗大侠”,人没醉,心先醉了。  

“过奖过奖!”  

苗有方拱手,朗声道: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我中原人士的分内之事。诸位虽是妖族,但热情率真,在苗某眼里,远比大部分人族要值得结交。  

“苗某敬诸位一杯。”  

仰头喝酒的同时,扫了一眼几位乳挺腰细,容貌艳丽的女妖。  

不知道妖族在男欢女爱方面是否开放?我冒着生命危险在城里四处丢炸药,他们安排几个侍寝的女妖应该不过分吧,跟着许银锣混真是好啊.........苗有方浮想联翩。  

这时,他发现不远处的白猿护法,澄澈蔚蓝的眸子,灼灼的盯着自己。  

不好!!  

苗有方心里一凛,肾上腺素飙升,如果让这只猴妖说出自己方才的内心想法,那么,那么他会变成下一个李灵素。  

到时候只能掩面而泣的离开十万大山。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红缨护法丢掉手里的酒碗,飞扑向袁护法,把它扑倒,双手死死捂住对方的厚嘴唇。  

“你别扫兴!”  

红缨护法告诫道。  

白猿护法倔强的看着他,微微摇头。  

他的能力已经超出四品范畴,并非自己想控制就能控制。  

见状,青木护法默不作声的拎着了藤蔓手杖。  

白猿护法看一眼手杖,默默点头。  

红缨护法这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