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一败再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昌。  

单信率领三万兵马快速接近,他此行的目的乃是为了重铸后方防线,保证粮食能够运至前线大军。  

其实他心里面并没有多少信心,因为粮草已经被北晋军烧毁,他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掩护大军撤退,避免出现被北晋前后夹击的情况出现。  

大军行至都昌城外十里,单信见道路两旁乃是茂密丛林,心中不由得出现一丝不好的预感。  

实际上此次粮草被袭击,他心里对内部是有怀疑的。  

因为此事过于蹊跷了,他们后方可是布置了人手的,虽说兵力不多,但不可能一点对方的消息都收不到就被对方先后袭击了几处屯粮地点,这实在是古怪。  

相比较这个,他更担心前方的战况,姜承枭绝非庸人,王元真的计策能不能行的通还是两说之间。  

“二哥,想什么呢?”程知节纵马来到单信身边。  

单信忧虑道:“想我们往后该怎么办,此番已经无法击退北晋,这就意味着北晋将会以齐郡为跳板,进而进攻青州,我们粮草损失惨重,北晋却没有什么损伤,不管是打还是往后拖,我们都难有胜算。”  

程知节微微沉默,旋即叹息道:“二哥,有句话你别怪兄弟这个时候说出来。”  

“你说就是了。”  

“要我说,当时咱们都不服李法主就应该早点干掉他,不然青州岂会四分五裂,集合青州之力,难道还不能抵抗北晋么。”  

“你说的我懂。”单信苦笑道:“可是事与愿违啊。”  

当时李法主在黎阳战败,他们不是没想过趁机动手的。可是想了想他们都算了,原因无它,忌惮尔。  

那个时候不管是谁动手,另外两方都不会坐视不理,大家互相掣肘,到最后楞是没人敢动手,坐看李法主恢复元气并且称帝。  

后来北晋入侵也是这样,因为忌惮别人,大家都选择沉默。现在轮到他们自己,这才明白个中苦楚。  

程知节摇头晃脑,没心没肺的说着浑话。  

“依照二哥说的那样,北晋要是在齐郡稳定,咱们不就是那什么,站坐不安么。”  

“坐立不安。”单信纠正道。  

“都一样,没什么区别,反正不能安生。”程知节毫不在意说。  

他造反就是为了过的好一点,一开始过的确实不错,后来就惨了,打宇文述,回来跟着单鼎打韩兆,反正没怎么安生过。  

北晋来了,李法主败了,他们也败了。  

现在程知节已经觉得他们打不赢北晋了,或者说,早晚覆灭。  

掣肘太多了,原本大家说好一起造反,结果造反之后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  

各自为政,不能团结,他们还怎么打?  

“二哥,不管怎么说,你是我兄弟,咱们共生死!”  

单信感动的看着程知节,点头道:“放心吧,咱们没那么容易被打败,难不成姜承枭长了天眼,能知道我们的计策吗,有本事现在就来袭击我们啊!”  

憋了一肚子委屈和火气,单信当下也是为自己打打气,放几句豪言。  

正在此时,道路两旁的丛林中忽然响起一阵阵声音,单信一听就知道这是箭矢的声音!  

“敌袭!”  

他转身大吼,其身后士卒纷纷戒备,但是箭矢来的太快且出人意料,霎时间响起一片惨叫之声。  

紧接着两旁树丛传来喊杀声,随后大地开始震动,一队队骑兵杀出。  

单信汗毛倒竖,北晋怎么会知道他率军来都昌的!  

卫仲烮一马当先杀入敌阵,手中马槊左劈右砍无人可挡,北晋骑兵骁勇,单信手下士卒难以抗衡,几乎一面倒的被屠杀。  

单信本想重组阵型,但是目光一转,数十名晋骑已经向他杀来,逼迫他不得不闭嘴反击。  

双方爆发战斗,北晋骑兵阵型完整,守株待兔已久,见人就杀,马蹄践踏,单信手下士卒死伤惨重。  

“死吧!”单信武艺高强,一人面对数十名晋骑围剿,硬是杀出一条血路。  

“撤!”  

现在这种情况,被打了措手不及,面对北晋骑兵,只能先撤退再做打算。  

然而,在他的正前方,卫仲烮手持马槊,长发飘舞,双眸盈血的看着单信。  

“杀!”  

此时此刻,卫仲烮与单信的心情一摸一样。  

俩人纵马冲向对方,横马跃起,长槊相击。  

与此同时,寿光城下,尉迟敬率领骑兵正在围剿曲峣的兵马。  

双方杀的昏天黑地,曲峣退无可退,只能拼死顽抗。  

所谓擒贼先擒王,尉迟敬单枪匹马杀入敌阵,直奔曲峣而去,一路上硬生生杀出一条道路,其身后亲卫纷纷纵马护卫作为,追随主将。  

“贼首,拿命来!”  

尉迟敬一声嘶吼,马槊狠狠朝着曲峣砸去。  

曲峣横起马槊抵挡,只听得‘噹’的一声。  

一股巨大的力量传入曲峣双臂,他感觉自己双臂麻痹了一下,手掌险些握不住马槊。  

不等他反应过来,尉迟敬马槊调转,直逼曲峣胸膛。  

只听得‘噗呲’一声。  

马槊顺着曲峣耳边擦了过去,削掉了曲峣的一只耳朵。  

剧烈的疼痛感瞬间传遍全身,俩人擦肩而过之时,尉迟敬一手抓住曲峣,将之生擒。  

随着曲峣被生擒,其麾下兵马迅速溃败,半个时辰之后宣告投降。  

而在另一边,姜承枭和李药师率领的步卒并没有因为联军的后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