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姜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原什么地方,王家的大本营。  

于秉鸿出身关中贵族,王家绝对不可能和他合作,他一旦在太原起兵,得不到王家的支持,不过是无根飘絮,与青州的乱匪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们现在收编了多少人?”姜承枭问。  

蒯嗣羽想了想,说道:“应该在五万左右,具体的不太清楚,不过不会低于这个数。”  

“这么多人,仅凭于家能养活吗?”姜承枭怀疑道。  

于家可不是什么大世家,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经济资源,加之皇帝打压的关系,他们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蒯嗣羽道:“于家暗中得到了魏家的大量资助,魏家的商队每次途经太行一带的时候,都会故意被太行马匪劫走大量的财帛粮食。”  

“原来是魏家,那就不奇怪了。”  

姜承枭冷笑,以魏家的财力,这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关中贵族真有意思,不在关中积蓄力量,反而去山东士族的地盘,这招玩的还真是别出心裁。  

或者说,他们想拉山东士族下水?  

不对,关中贵族的那些老狐狸不会做这种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们一定还有其他的准备。  

“关中...”  

姜承枭喃喃地念叨着两个字。  

他始终觉得,关中贵族不会放弃关中,那里才是他们的大本营,他们只有在哪里起兵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霁云,长安的方贰有什么消息吗?”  

南霁云道:“回主上,长安一切平静,没有任何的事情。不过窦家最近往陇西那边走商比较频繁,往年他们一年最多走两次,分春季和秋季,但是今年开始就变成了每月一次。”  

“陇西?”  

“是的。”  

姜承枭道:“发鹰信给方贰,让他查清楚窦家的动向。”  

“属下明白。”  

直觉告诉他,窦家的反常,肯定在谋划着什么。  

缓缓跪坐在软垫上,他想起了刚刚郑善愿的话。  

难道他一定要调去太原才能成事吗?  

那他留在辽东的基本盘算什么?  

更何况,他要是真的在太原...嘿嘿,只怕到时候后遗症会严重的很呢。  

挥了挥手,将南霁云和蒯嗣羽遣退。  

姜承枭道:“拾叁,你觉得我该不该去太原?”  

书房一角,黑拾叁走出来,半跪在姜承枭身前。  

“奴婢觉得,主上若是能回辽东最好,哪里才是主上可以完全放心的地方。”  

“你说的对,若我在太原起兵,一时或许会成功,但是将来一定会受到王家和裴家的掣肘。”姜承枭手指轻轻的敲着案几,静静的思索。  

“你让那边准备准备吧,等我的消息。”  

手指最后一次落下,姜承枭下定了决心,他绝对不能顺着山东士族的想法去走。  

他才是主心骨,才是绝对的C位!  

“奴婢明白了。”  

宇文化及兵败的消息,传进了皇帝的耳中。  

这根本瞒不住,哪怕宇文述是兵部尚书,他能压得住奏折,但是却压不住来自民间的物议沸腾。  

皇帝又不是聋子,洛阳热议宇文化及丧师三万的消息早就通过内卫传进了他的耳中。  

一封奏折甩在宇文述的脸上,皇帝拍案大怒。  

“宇文述,这就是你给朕信誓旦旦保证的结果吗?你自己看看,三万左骁卫精锐,居然被一群流民打败,现在齐郡仅剩下历城,整个青州都没了!”  

“啊!!!”  

皇帝‘哐哐哐’的狂拍案几。  

他面色酡红,双目血丝密布,脸上隐隐约约呈现灰败之色。  

嗑药嗑多了!  

姜承枭穿着文官的长服,静静的站在裴矩身后,心里面暗自冷笑。  

皇帝这副模样,分明就是嗑药嗑多的后遗症。  

政事堂中一片寂静,在场的大臣无不低头缄口。  

宇文述在皇帝奏折砸在脸上的时候就跪了下来,不停的磕着头,嘴中口呼‘臣死罪!’。  

直到额头磕出了血,皇帝才恼怒的打断,“行了,你的死罪以后再治,现在给朕想想办法,怎么解决青州的事情!”  

他万万没想到,一群暴匪居然打败了精锐的左骁卫。  

这是什么?  

这是耻辱!  

莫大的耻辱!  

晋室的耻辱!  

这相当于对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朝廷的精锐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宇文化及战败,齐郡仅剩下历城,怎么可能守得住。  

这才多长时间,青州居然已经有五郡陷落了。  

年年都有暴民,年年都有乱匪,但是还从没有一个暴匪能占领晋室这么多的地方。  

这是对朝廷巨大的挑衅!  

“是可忍熟不可忍!”  

一道雄浑的声音在政事堂响起,只见一名武将走出来,朝着皇帝拱手。  

“陛下,臣愿率军前往齐郡平匪,事不成,提头来见陛下!”  

只见此人面色黝黑,身形高大,一双眸子似鹰隼一般。  

“卫儿,你有信心平匪?”  

皇帝看着走出来的姜卫,略微意外。  

姜卫,已故卫王之子,皇帝恩封其为魏郡公。  

“回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若是不能平青州匪患,愿意一死!”姜卫说话铿锵有力,仿佛充满着无限的信心。  

皇帝呵呵一笑,点了点姜卫。  

“你这是想学你堂弟青雀么?”  

闻言,安静吃瓜的姜承枭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