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七天回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年的母亲去侍候的那一天,心中很是不情愿。  

按照叶二爷当时定下的规则,他家除了要去照顾旺婆婆外,还得带一小碗水饭去。  

少年的娘骂骂咧咧的出门,去了没给旺婆婆好脸。  

这老婆子见她脸色难看,也不甘示弱,拍着床铺骂人。  

两人当时起了口角之争,旺婆婆故意折腾人,一会儿说口渴,一会儿又喊背后疼。  

折腾几回后,少年的娘疲惫不堪,骂也骂累了,不知何时,两个女人便都沉沉睡了过去。  

之后到了半夜时,妇人突然惊醒。  

她感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寒冷。  

那时刚是春末、夏初的时节,东屏村虽说位靠上京,夏天来得晚,可天气也在逐渐转暖。  

但那妇人却觉得格外的阴湿,仿佛骨头都受了潮风湿气,将她全身血液冻结。  

她缩了缩脚,这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知何时已经湿润。  

‘沙沙沙。’  

屋顶传来蚕食桑似的声响,妇人呆滞了好半晌,才意识到已经下起了雨。  

这个时节就是雨水多,这下雨照理来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且雨声在夜里还很催眠,照理伴着雨声妇人也很好再度入睡。  

可她当时听着那雨声,就有种心惊肉跳之感。  

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感到胸闷气短的心慌之感,隔了好半晌,她终于反应了过来——  

静!太静了!  

屋外下着小雨,屋里却静得像是没有了生人气息。  

“旺婆子呢?!”  

妇人心中当时生出这样一个念头。  

她心念一起,也不知从哪里生出的勇气,起身疾步往床边行去。  

此时已经夜深,旺三爷家的屋子破得很,屋内只以两条长凳搭了张竹床,竹床上铺了干草,旺婆婆就睡在草堆内。  

妇人的眼睛习惯了黑夜,定睛一看,床上似是躺了个人。  

黑暗中她看不清这个人的身影,只凭着感觉认为床上的这个‘人’不像是旺婆婆。  

少年叙述到此处,越说越离奇。  

丁大同虽说是驭鬼者,可其实他之前状态稳定,办案的经验并没有那么多,听到鬼案时也种毛骨悚然之感。  

事情讲到此处,还没有出现‘鬼’的影子,却已经处处透出诡异。  

“不是这个旺婆婆,还能是谁——”  

夏弥生搓着胳膊嘀咕了一句。  

少年羡慕的看了他一眼,这才望着赵福生道:  

“我娘说,当时她像是鬼迷了心窍,伸手去摸旺婆婆的身体——”  

妇人这一摸,便摸了满手都是水。  

床上的烂被褥全湿透了,像是被水浸泡过的一样。  

‘滴答——’  

‘滴答——’  

‘滴答——’  

大滴大滴的水珠从半空中落下,滴到了床榻上。  

妇人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下雨后旺三爷家屋顶破了,水顺着草棚流到了床榻上。  

旺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受了这寒气,不知能不能撑得下去——  

屋中静得落针可闻,这老婆子睡觉不老实,据村里前几夜侍候她的人说,她一入夜后便鼾声如雷,每隔两三刻钟便喊一回人——她自己不睡,也不允许别人睡。  

偏偏今夜她格外老实,一声都没吭,而且也没听到鼾声。  

想到此处,妇人心中一喜,猜测是不是这旺婆婆死了。  

她一想到少了这个包袱,欢喜压过了害怕,伸手就去摸那‘人’的鼻息。  

手指一碰到老人皮肤,妇人便打了个寒颤。  

那老婆子的嘴唇冰凉冻人,像是一具冻僵的死尸。  

嘴唇表面凝结了一层水珠,她一摸便湿滑粘腻。  

鼻腔处没有呼吸,人是真的死了。  

妇人心中一松,正要发声大喊,那被她认定为已经死了的旺婆婆突然张嘴出声:  

“你干什么?”  

老婆子的声音阴鸷沙哑:  

“你盼着我死了是不是?哈哈哈,我偏不死,我儿给我续命哩!不死!不死!就不死!”  

本来以为死了的人突然张口说话,少年娘这一惊非同小可,吓得摔倒在地。  

瘫痪在床的老婆子见此情景,拍着床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活该——”  

妇人又怕又气,这才反应过来这老婆子故意捉弄自己。  

她怒从心中起,恶从胆边生,当即想要寻个东西打这婆子一顿。  

反正这人已经没了儿女,孤寡一人,活着是个祸害,就是打她一顿出气,打出问题也不要紧——村里人想必反倒心中会暗暗松口气。  

妇人正欲寻物件时,突然听到了外面传来敲门声。  

她初时还当听错了。  

此时半夜三更,旺三爷的屋子入门偏僻,此时又在下雨,天黑路滑,谁会在这个时候过来敲门?  

妇人心中一惊。  

就在这时,床上的老婆子‘嘿嘿’的笑。  

她直笑得妇人头皮发麻,说道:  

“我儿子回来了。”  

老婆子的儿子就是旺三爷,而旺三爷早在七天前已经被淹死在了河里。  

妇人不以为然,但不知为什么,她在旺婆婆注视下,却觉得有股寒气从脚底油然而生。  

‘咄咄咄。’  

这个时候外头再度传来了清晰的敲门声。  

“谁呀?”  

妇人胆颤心惊问了一句。  

“是我儿子。”旺婆婆答道。  

“你闭嘴!”妇人扭头凶狠喝斥了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