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大秘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成就了王位。”  

“什么?”沈追心头一震。“海兄是说梁王是大夏遗民?”  

“这个未必,也有可能只是巧合。”海青摇头道。  

“不过在梁王征战如今的梁国地界时,曾有数次绝处逢生,受到神秘的力量相助,化险为夷。”  

“而当时这境内唯有大夏学宫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有人发现过,梁王曾在平定西部的最后一次之前,进入过一次大夏学宫的秘境。”  

“原本梁王虽然天赋卓绝,战力极高,但还称不上无敌。”  

“但出来之后,他的战力在封王中就堪称绝顶!”  

“不过梁王是大周的功臣,平定西部乃是泼天功劳,也无人计较大夏学宫到底是不是帮助过他。”  

“数百年过去,更加没人会在意这一点。”  

沈追深吸了一口气,一时间有些缓不过神来。他发现,梁王府这座大山,远比想象中的强大。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梁王的势力就有些太强了。  

“我如何才能相信你所言?”半响,沈追才开口。“再者你为何要告诉我?你完全可以等待下一次秘境开启。”  

“我没办法证实。”海青摇头道。“但我手里确实有一个可行的计划。”  

“至于等待秘境下一次开启…”  

“不是每一次秘境开启,都能够等到‘圣言山’秘境。”  

“而且秘境的实力提升是无法逆转的。”海青苦笑道。“沈兄,但凡是能够获得这种情报的,无一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这代表着,在秘境中至少会混到极高的官爵。”  

“你以为那些真文力量是白给你的吗?”  

“天才的修炼速度本就极快,一旦我们出去,立刻会提高好几个位阶。因为潜移默化的这三年中,我们其实已经突破了,只是不能施展出来,连感应都极少感应到。  

这股力量至少至少,也会让最顶尖的一批人迈过神通三阶这个门槛。”  

“这种突破没有副作用,相反大夏学宫还是下了血本。”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丧失了下一次进入的机会。”海青无奈道。  

“当然,你也可以自残洞天世界,让自己修为倒退。”  

“但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碰上圣言山秘境。”  

“多来几次自残,再强的天才恐怕也要成了废物了。”  

沈追顿时摇了摇头,这的确没办法。  

人家赠送一场大好处让你毫无副作用的突破,还能说什么?  

至于自残洞天世界,这是想都不会想的。  

洞天世界的创伤是很难修复的,需知他老师慈云尊者,以及那位巫魔教的尊者,为了修复洞天世界的伤害,都是绞尽了脑汁,最后都没能成功。  

修炼者达到神通境,神魂和洞天世界都是最重要的。  

失去一部分洞天世界,等于失去了一部分对本源规则的感悟,很难恢复。  

“至于为什么会告诉沈兄你。”海青笑道。“首先梁王府已经足够强大,在下并不希望看到梁王府的人得到这种东西,给沈兄好处,好过给其他人,而且你是最有希望成功的。”  

“再者,我也不是白给沈兄。”  

沈追深深地看了一眼海青。  

海青的这个理由,未必不是透露出了一种意向,那就是——中央朝廷,有人对梁王府不满。  

换言之,海青、龙且、韦天龙、姬昌这一批京都来的人…是带着任务来的!  

“你们想要什么?”沈追问道。他没有深究对方的动机,直接问条件,这事他现在还是不要多问的好。  

既然是交换,他相信海青不可能白白给自己。  

“要好处。”海青笑道。  

“如果沈兄能够保证我和龙且进入功勋榜前五,那我必定将如果获得王侯敕封的方法双手奉上。”  

“又或者,沈兄能够拿出让我和龙且心动的宝物,不然在下也不好回去将父亲交代。”  

沈追眼睛微微眯起。  

这两个条件,有些棘手。  

宝物这一条,他是不做想了。  

他相信自己身上的宝物,除了应龙精血恐怕也没什么可以吸引两人的地方。  

至于战功。  

龙且本就是功勋榜第四,不过他现在地盘不占优,继续下去,迟早会被后面的人超越。  

海青就更靠后了,排名十三,想要让他两人升起来,他就必须做出大幅度的让步。  

这必然会损害自己人的利益。蓝晨光碧赢蒋天明的功勋就得放缓。  

如果神灵契约仍旧在生效,那还罢了。  

他相信说服蓝晨光等人不是问题,顶多事后多补偿一些宝物就是。  

可问题是,神灵契约无效,就没办法确定这两人给与的信息真假。  

临近结束只有三个月时间,一旦决定作出,部署调整很难再反悔。  

也就是说,这他得赌。  

“沈兄,考虑得如何?”海青微笑的问道。  

他有很大把握,沈追会答应。  

“海兄啊。”沈追笑眯眯的看向海青道。“海兄杀过人没有?”  

“嗯?”海青愣了愣,不知道为什么沈追会突然有此一问。  

一抬头看向沈追的眼睛,却对上了对方那深邃的目光。  

海青下意识的就升起了警惕之心,仿佛有某种力量在窥伺自己。  

然而,海青又发现似乎什么都没有。保险起见,他来的只是分身,所以即便沈追想要强夺,是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