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张鲁愿为汉王座上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建安二年十二月,汉王讨平河朔冀州、幽州,袁氏举族而降,尽收北方一十六郡,数千里膏腴之地,理人以亿计,地方万里,携带甲百万之势,令人不禁望风而靡。  

消息传遍海内,凡听闻者无不目瞪口哆,心惊胆裂,彼此相看,变了脸色。  

天下大势已定,再负隅顽抗,也不过是螳臂挡车,蚍蜉撼大树而已。  

刘表、刘璋、刘协、曹操等人暂且不论,霸占汉中多年的米贼张鲁第一个震撼得跳起来,再不复平躺在床榻放松的模样,脸上已毫无血色,嘴唇颤抖的厉害。  

他可是被刘玄德放出话来,要么急降,要么等死。  

且死后头颅还要被收入武库,享受和王莽同样的待遇。  

这万万不可啊!宁愿为座上宾,亦不可为武库头也。  

张鲁想到以后处境,立马心急火燎的抬头,呼唤左右僮仆道:“快快将功曹阎圃请来,对了,别忘了也将公则请来商议大事。”  

张公则乃是张鲁之弟,汉中军务之事,早已托付大半给他,无论是战是降,都绕不开张卫。  

说起来他们张氏,也是留侯之后,他张鲁更是十世孙,于情于理,于忠于孝,都没有理由和汉王作对。  

张鲁搓手顿足,在堂内走来走去,心焦如焚地等待两人到来,忽地心中陡然生出一念头:“要不,还是早降了罢。”  

毕竟自家大父,也是取字辅汉,后人应当不让祖父失望。  

想到这里,他顿时不害怕起来,降心已定便无所惧。  

不是他张鲁怕汉王的刀剑兵威,而是身为留侯后裔,匡辅汉室理所应当。  

“咚!咚!”  

脚步声响起,阎圃与张卫匆匆忙忙地赶来,奔跑之间连衣冠都有些不整,但两人都来不及顾虑这些,他们也听闻了汉王已讨平河北的讯息。  

二人的焦虑之心,并不比汉宁太守张鲁要小。  

结果两人掀开帘席一进来,便望见张鲁非常神闲意定,整冠肃容地在整理案桌上的文书。  

连后面拿坐席进来的僮仆也愣住了,这人是谁,看着好生面熟,刚才忧心如捣,急不可耐吩咐我去找人的师君哪去了?  

难道这就是张天师虚心平意的气度吗?  

功曹阎圃没有理会发愣的僮仆,他急忙上前揖礼下拜问道:“府君找寻我等来,可是为了商议生死大计乎?”  

张卫也神情疑惑地拱手见礼,等着其兄张鲁的回话。  

而张鲁整理好各县文书,卷好竹简与木牍,然后摆手屏退两名僮仆,接着他正襟危坐,叹息道:“汉王携定鼎天下之功,封地汉中。”  

“我张氏本为汉臣,之所以任汉中太守,是因刘焉父子作乱社稷,欲称帝于蜀中,效逆贼公孙述旧事,张氏岂能随之,故叛其而据汉中,改名为汉宁。”  

“每夜忧愁汉家之衰,愚臣无所能及,今汉王既定河北,威临天下,张氏岂敢不迎乎?”  

“鲁愿上表降汉王,让出汉中郡,驱马车前往雒阳拜见大王,汝等意下如何?”  

张鲁将目光瞥向两人,轻声询问道。  

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投降汉王,而功曹阎圃自从雒阳归来后,就一直劝说他早日请降,因此倒不担心阎圃会反对。  

只有张卫手握兵事大权,先前也是他在反对投降汉王,但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啊。  

再顽抗下去,张氏就要被诛族了。  

纵使不在南阳攻打汉中,从关中率军而来,也不是汉中一郡之地,能够抵挡得了的。  

与其落得和淮南袁公路一样的下场,还不如早降。  

听见张鲁的话,阎圃眼神一亮,立马躬身拜道:“府君若迷而知反,尚可以身免也,眼下汉王已平河北,接下来不是出征荆州,必然是攻关中诸贼,倘若汉军荡平关中,张氏即便想降,或许也再无机会。”  

“执此刻,天下莫不为之震怖,诸侯皆惊恐不安之时,府君领数十万百姓,率先而降雒阳,必为诸侯之表率,君为汉王坐上宾,刘季玉则成阶下囚也,孰强孰弱,已见分晓。”  

阎圃害怕张鲁没过几天又会生出动摇之心,立马拿出张氏仇敌刘璋作对比。  

此话一出,果然非常有效,张鲁顿时拍案而起,怒气道:“鲁必不为刘璋之下,我意已决,早日降汉王。”  

张卫忍不住望向阎圃,心有不悦。  

他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兄长,汉宁有数十万百姓,又为巴蜀门户,自古以来得汉中,则可望蜀地也,从南阳入汉中,向南可取天府之土,向北可握八百里秦川,继而出兵关东,此乃太祖高皇帝成帝业之基。”  

“听闻凡割据一地之诸侯,应当待时而动,待价而沽,张氏虽无雄争天下之意,但占据咽喉之地,足以代价而沽。”  

“降雒阳可行,不如遣阎功曹先去问清楚,汉王将如何赏有功之臣,是封赏列侯增邑,还是日后任三公、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国守相?”  

张卫笑起来问道。  

投降也是有讲究的,既然汉王有光武之能,率军横扫河北,无人可挡,大有奉汉家宗庙之象。  

那就不如来谈一谈条件,汉中举郡而降,可以说直接给益州与关中撕开道口子。  

不管事攻打占据朝堂的凉州贼,还是宗室刘璋都极为方便。  

何况汉中突然投降雒阳,必定会对旁边的益州、荆州、雍州、凉州,还有关中产生极大的震撼。  

说不定人心思安,其余诸侯也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