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蒯良笑蜀中无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建兴五年(202)正月中旬,刘备在冀州信都得知了汉军已经拿下蒲类国,张郃重新打通了伊吾道。  

使大汉又能通往车师前后、危须、焉耆、渠黎、龟兹、姑墨等国。  

刘备拿起书卷,仔细看看傅干与甘宁的从西域传来的奏表,汉使团凭借汉军灭国后,又屯田驻扎在疏榆谷给各国带来的威慑和惊恐。  

欲顺势前往龟兹国,一边让各国遣大臣与使者来长安朝拜。  

一边准备调查龟兹、尉犁、疏勒、莎车四国的土地环境,还适不适合屯田种麦。  

傅干还向天子建议,暂缓将都护府或长史府设在疏榆谷,此地只适宜做防御鲜卑胡人的坚城,等他们从疏勒城返回,探明了诸国的具体情况。  

再把临近的乌孙,北边的北匈奴,西面的贵霜了解清楚,知道容易插手西域之事的蛮夷状况,才能制定好对策,是防范北匈奴南下,还是对抗贵霜国。  

由于有万里之遥,奏表与文书往来不便,再加上降服西域诸国亦需要时间,就算派人回来传信,也要很长的时日。  

傅干斟酌了许久,恳求陛下再宽裕一年半载,届时必将带回大量西域各国的情况,以及编撰汉记需要的蛮夷国史料。  

紧接着还小心翼翼附上了一句解释,汉家离开西域数十年,而西域二十余国要么投靠了鲜卑,要么依附贵霜,据闻贵霜国近年来虽有衰落的迹象。  

却仍然可影响大宛、乌孙、无雷、疏勒、莎车、乌托,这些邻近数国。  

刘备看到这儿不觉笑了笑,他还是略微了解西域诸国的情况,北匈奴的虚实不清楚,但贵霜王要是还敢把手伸进西域,派军队翻山越岭而来,只有死路一条。  

西域周边的高耸山脉与荒凉沙漠,不是庇护了大汉,反而是阻碍了汉军。  

想出击万里外,只能取道走草原,用胡人那一套,以战养战的方法,无需大汉百姓运粮。  

只有把北方草原彻底掌握在手中,才能震慑数万里,鞭笞西边诸国,还能把汉家文化推到万里外,让夷蛮以讲几句汉语为荣。  

回过神来,刘备欣然提笔允了傅干与甘宁的请求。  

次日一大早,又有几封奏表加急送来,不过带来的却不是好消息,反而是满宠等官员在益州各郡县实行度田,派遣郡吏与县吏清点田地与人口时,受到了益州豪族和士族强有力的反抗。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已经有大小七十余家宗族,联合部曲、僮客四处作乱,群盗处处并起,攻取县城,害杀度田长吏,更有甚者刺杀了朝堂派遣去的县令。  

在益州各处设立的军府,有三分之一的辅卒参与其中,尤其是南部的郡县,甚至连武库也被当地豪族里应外合的攻占,各处蛮夷首领亦在蠢蠢欲动。  

除了汉中郡外,剩下十一郡与国,皆有豪强率部曲趁机作乱,使各县邮亭和传舍几乎断绝。  

就连满宠、高柔、张昭、孙策等太守,都不禁有一些忧心忡忡,没想到在蜀地度田的阻力,远超过其他州郡,那七十余家宗族还是打出旗帜的,没有打出旗帜的人更多。  

度田却搞得反叛声势如此之大,令众多官吏心里都有些七上八下,感觉把事情办砸了,害怕遭天子责罚。  

“不想蜀中豪强竟然如此嚣张跋扈,不知诸位如何看待此事?”  

刘备见此公文,却忍不住笑起来,准备借此稽考一番,先到信都的蒯良与蒯越,以及诸葛亮、曹昂、曹真、曹休、孙权几人。  

剩下还未应征而来的,正在处理手中要务,尚需一段时间才能赶来。  

“回禀陛下…”蒯良最先拱手站了出来,恭而有礼的长拜道:“蜀地为天下膏腴之所,多有适于垦田的河川、平原与丘陵,又能四面险固,因此蜀中豪强繁衍生息数百年,且又彼此联姻。”  

“一旦有变,则乘势席卷各郡,此亦正常也。”  

“可惜只懂得眼前之利,而不明身后之事,各县诸城乃至成都,俱无屏藩阻隔,进入益州的关隘也在汉军手中,豪强力不足相抗汉家。”  

“若蜀人不可轻信,则可调汉中郡,及荆州之军立即抵达蜀中,进兵之日便能斩将搴旗,伏尸数万,此势在必胜也!”  

蒯良此前为刘表最得力的谋主之一,当年刘表与刘焉交恶,荆州士族也并非没想趁机攻取益州,还了解蜀地豪族与刘焉帐下东州兵的矛盾。  

那些习惯不受束缚的豪族,遇到有来侵犯他们的利益,就会立马抱团反击。  

刘焉为益州牧时,把治所从雒县迁到绵竹县,诛杀豪强以立威刑,就立马有人反叛。  

连在绵竹偷造的天子车舆,也遭大火焚烧殆尽,让他不得已又把治所迁到成都。  

从刘焉至刘璋,只要益州豪族利益受损就会反叛不断。  

如今天子要度田,无疑算要了他们的命,必将群起而反。  

可惜这些人被利益蒙蔽双眼,看不到自己死期将至。  

蒯良念想到此处,心底不由有几分讥笑,就算刘季玉在建兴元年时未归降,大汉也必会对益州动手。  

如今天下各州郡,除去兖州、幽州、荆州、雍州,及蛮夷遍地的交州还没度田外,又有何处士族与豪族没有度田?  

兖州只剩下四郡,幽州还未开始,荆州的南阳、江夏、南郡三郡早已经主动度完,还释放了奴婢与僮客,又将部曲遣散。  

就是不想等到天子的刀剑,架在荆州士族的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