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我在古代敛财(十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把出借的颜氏藏书拿了回来。  

也没有多少,就十卷。  

还有龙岁岁亲笔抄录的手抄本。  

但,袁氏藏书阁前段时间名声大噪,靠的就是颜氏藏书啊。  

有些外地的读书人,听到了风声,立刻赶来。  

人还在路上呢,颜氏藏书却从袁家消失,转而出现在了卫氏藏书阁。  

可以说,袁氏想办法造势,最终为卫家做了嫁衣。  

偏偏卫氏又是袁家不能得罪的。  

他们可以暗中算计颜家,还企图在必要的时候来个“强取豪夺”,但对卫家——  

呵呵,军武出身的卫家,有邬堡有部曲,不对袁家强取豪夺就已经看在同为桑梓的份儿上了!  

想从卫家的虎口里夺食?  

做梦去吧,梦里什么都有。  

袁氏悔恨交加,卫赟却志得意满。  

他超额完成了第一项任务。  

接着就是安顿家人,整顿卫氏邬堡。  

太夫人却表示,她上了年纪,暂时不想进京。  

大夫人孝顺,关键是丈夫已经不在老家,按照规矩,就该由她这个妻子代替丈夫在婆母身边尽孝。  

但,国公府也不能没有女眷,大夫人便主动表示,让杨氏、李氏、周氏等几个生育了儿女的妾室去京城。  

尤其是生了儿子的三个妾室,她们一起管家,一起负责国公府的内宅!  

卫赟:…不得不说,阿母也是个喜欢用阳谋的人。  

自己得了孝顺的好名声,还把庶子庶女们全部送离老家,不让他们有任何机会沾到颜氏的光。  

也不给杨氏一家独大的机会,而是让三个妾室一起管家。  

关键是,这些算计全都明明白白的放在桌面上,利与弊也都那么的明显,任由侍妾们选择。  

最终,杨氏等妾室,却还是会选择进京。  

因为她们更想让儿女们去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结交权贵,谋求好的婚事。  

最重要的,也是让儿女们有机会跟雷国公“亲近”。  

父子、父女之间都没有见过几次面,何谈什么感情。  

要知道,卫赟这个长子,可是从十二岁起就跟在雷国公身边。  

他们两个,既是血脉相连的父子,又是共同作战的袍泽。  

父子间的感情,远非那些记事起就没有见过父亲的庶子们所能比拟的!  

妾室、庶子庶女们都选择“听从”主母的安排,跟随卫赟进京。  

还有二房,他们也想去京城,为家中郎君谋求前程,为家中儿女谋求婚姻、学业等。  

三房的柳氏,也想去。  

那可是首善之地、繁华之所啊。  

柳氏自诩出身高贵,却从未走出过河东。  

如今有机会去京城,她自是无比欢喜。  

但,卫三郎却不想。  

他是幼子,还是遗腹子。  

一落地就没有了父亲,但长兄却十分能干。  

不记事的年纪,卫三郎吃了些苦,待到他记事了,长兄已经成了小军官。  

家里有屋又有田,还买了奴婢,雇了佃农。  

卫三郎就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吃穿用度在乡下,都是极好的。  

太夫人呢,作为老太太,本就喜欢小儿子。  

再加上小儿子可怜,一出生就没了父亲,她愈发的疼惜、宠溺。  

卫三郎便养成了“娘宝”的性子,听阿母的话,全心全意的依赖阿母。  

他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哪怕成了亲,自己做了父亲,他还是习惯跟在阿母身边。  

且,卫三郎也不傻。  

他知道,在卫家,最有出息的是大哥,而大哥又必须孝顺阿母。  

所以,他只要永远都是阿母的小心肝儿,他就永远不缺荣华富贵。  

又所以,阿母在哪儿,他就在哪儿,他绝不会离开阿母半步!  

柳氏:…再恼怒也不成,她到底是卫家媳妇,要遵从“三从四德”。  

不过,转念又一想,雷国公、世子父子两个都不在,二郎也走了,那卫氏邬堡就只剩下了他们三房。  

那,卫氏邬堡的主人,岂不就是她家郎君?  

卫赟&大夫人:…又一个白日做梦的!  

卫家大房的男丁都不在,大夫人还在啊。  

她留在卫氏邬堡,不只是要伺候婆母,还要为儿子守好家业。  

一个三叔,哦不,确切来说,是一个三婶儿,还没有资格染指!  

卫赟安排好邬堡的一切,便带着大房的家眷和二房全家,返回京城。  

临行前,卫赟又送给龙岁岁一些临别礼物——  

金条、银锭子,还有一堆的金瓜子、银裸子,以及一盒盒的珍珠、玉石、玛瑙等等。  

金灿灿、亮闪闪,龙岁岁的一颗龙心啊,瞬间就炸开了烟花。  

卫赟:…  

他上次果然没有看错,他这位未过门的小娘子,就喜欢黄白之物。  

这,莫非就是所谓的“大俗即大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