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S市博物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余火这段时间也没闲着,他没有去召集其他新人。  

而是带着董和,跟自由之翼的其他老玩家刷试炼提升实力。  

战力榜进入五十位的体能型前卫,想找点人组队还是容易的。  

余火和董和又完成了一次黑桃3难度的试炼,与其他人告别后,两人在T市散步。  

“自由之翼是不是跟你想得不一样啊?”  

“如果不是跟养殖者停战的话,你们在T市站不住脚的。”  

“那要不要去S市转一转?”  

董和没有想到余火会这么说,一时语塞。  

虽然自由之翼与养殖者是停战状态,但冒然进入根据地的话,如果出事了是来不及逃的。  

“你来过自由之翼了,我还没去养殖者看过呢。”  

余火没有管董和,自顾自地说。  

“那正好给你看看我们养殖者改造过的S市!”  

董和虽然离开S市有一段时间了,但对养殖者的信心丝毫未减。  

两人很快就开车来到了S市。  

不同于四个卫星市,有李淼坐镇的S市根本不需要担心战乱的发生。  

自余火离开S市一个月不到,整个S市似乎在这么个异世界也焕发出了生机。  

四个卫星市出现的新人都会被迁移到S市,养殖者则将四个卫星市基本打造成了防御堡垒。  

S市的人口在余火看来应该已经突破一万了,三三两两的行人走在路上,也不需要担心战乱的发生。  

由于超市内的所有没有灵魂的死物,都像静止了一样。  

保质期被无限制延长,养活万把人口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余火原来的世界,虽然物资已经极大丰富,但付不起钱的人是买不起这些超市内的食物的,即使被倒掉也不会被免费派发。  

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的地球联邦,所有的人活得都像一个机器一样。  

高层市长为了不让底层人闲着,将救济粮的派发地点设置在了远离郊区的市中心。  

底层人民早晨涌入市中心,到多个地点领完救济粮后,时间也差不多到睡觉时间了。  

无意义,就是2077年的地球联邦的代名词。  

在五十年前,E市起了一个头。  

E市的学校禁止使用反资本主义教材,而且他们率先完成了第六次科技革命并且将功劳归根于资本主义。  

由于发达城市都纷纷响应,不过十几年,整个世界连社会主义这个词似乎都被人遗忘了。  

虽然名义上打着不会禁止书籍的旗号,但是书籍都放在图书馆里,而一般民众已经快要丧失阅读能力了。  

在2077年的教材中,永远都只有这么一句话。  

是资本主义引导了技术革命,这是历史的证明。  

可是资本主义发展科技,永远都只是为了少部分人。  

在2050年,人类已经攻克了几乎所有的疾病,但私有化医疗高昂的代价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在地球联邦的历史上,五十年前发生的大瘟疫,当时还是发展中城市的S市严防死守,将疫情扼杀于苗头。  

可是由于媒体被发达城市控制,他们宣传即使感染了数千万人但是医疗系统仍没有崩溃,这是资本主义的功劳。  

废话,只要不接受检测,就不会进重症监护病房,自然医疗系统就不会崩溃了。  

可是谎话只要说上一千遍,似乎人们也就信了。  

缺乏制度自信的民众被和平演变了,他们在没有建立起一个替代制度前就自己杀死了自己。  

市有资产被廉价变卖,而民众只看重领导人给外市烤饼做广告,以为在生产力没能提升的情况下,换个制度就能一了百了了。  

之后各个市长虽然各自为政,但他们都信奉资本的力量。  

赤豹军的领袖被诱杀,缺乏纲领的基层以为打砸抢能改变世界。  

分化,镇压,污名化。  

没有纲领的无意识反抗实在太弱小了。  

没有社会主义的世界,即使再怎么发展科技,最终也只会走向坏结局。  

余火站在了S市博物馆前,他回忆起S市有一小撮分裂分子不想着怎么改善人民生活,净想着改名字。  

改名字其实对那些分裂分子来说不是重点,重点是很多站牌的名字标的都是S市博物馆,更名以后换站牌又是一大笔油水。  

余火在原来的世界是没有时间来看博物馆的,虽然他很喜欢这些历史文物。  

董和也不知道余火为什么要来这里,但他看见余火走进去了也就只好跟进去了。  

S市博物馆非常雄伟,只可惜余火很少有机会能去,他没想到来了异世界反而有时间去参观博物馆了。  

S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市,余火对这些文物都还是蛮有印象的,他给董和做了次导游。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圆明园十二铜首,虽然战乱时期被两个强盗趁乱打劫了,但在五十年前又都买回来了。”  

“不就是几个喷水口吗?值得花那么多钱买吗?”董和有些纳闷。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有资本主义的味道了。  

艺术这种东西看起来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但是可以由人来赋予它价值。  

“虽然只是几个喷水口,但它象征着S市在那段期间重新走向富强,这个东西是无价的。”  

余火看到董和好像还没理解到位,他也不在意,继续介绍下一件文物。  

“这个东西叫翡翠白菜,漂亮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