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盈不可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投靠青州,若是能辅佐青州成为新一代的王朝正统,他就能得到气数的加持,得到扶持人族王朝的人道功德!  

这种行为,在后世又被称为扶龙庭!  

天机推算之道,想要有所进益十分困难,扶龙庭所得到的人道功德,能让天洞道人减少推算时候的反噬,道行大增。  

“…今册封青州侯为东伯侯,赐节杖!”  

这时候,杨任的声音停下。  

“东伯侯,请接诏书吧!”  

杨任露出微笑,上前一步,双手将诏书送到风宗面前。  

“谢大王!”  

风宗双目微红,恭敬的接过诏书。  

“拜见东伯侯!”  

高台两侧的文武群臣,立即俯身,高呼下拜。  

列在校场的五万精锐士卒也齐声高呼,声震云霄,不远处青州城内的百姓,听到声音,也纷纷欢声大笑,真心的为自家侯爷感到高兴。  

在风宗接到诏书的瞬间。  

青州上方的气数真龙像是得到了冥冥中的力量加持,发出一声清越的龙吟,一跃而起,龙飞九天,从青州城上方飞纵到了苍穹。  

这条气数所化的真龙,仿佛把整个青州、辕州、临淄、东海视为洪波,真龙巡游,震慑四方!所行之处,藏在山里中的妖魔鬼怪顿时感觉到虚空的压制,不由的破口大骂。  

但它们也只能大骂,对弥漫虚空,覆盖八方的气数真龙没有丝毫办法。  

很快,真龙的身躯逐渐的雾化,化成覆盖整片大地的金光。  

气数真龙化成一道光柱,以青州城为核心,直冲云霄无数的金光化成一条真龙的虚影弥漫四方八极!  

在气数成型的时候。  

正在观气的天洞道人双目陡然剧痛,他连忙后退两步从怀中取来一个瓷瓶在自己的双目中滴了两滴九天甘露。  

“龙游四海,巡视八方青州的气数化为天柱,这是气凝通天的迹象啊!”  

天洞道人用甘露缓解了双目的疼痛。心中浮出一丝感叹。  

气数的等级寻常人的是白烟人族大将、寻常诸侯的气成红云。  

人族的九州侯、朝歌的丞相、重将,还有一些神仙的气数,乃是五色祥云,气成五彩。  

人族的四大伯侯和仙道中的天仙、金仙气数便会化为金花璎珞有气数护体,邪气不侵。  

这也是个人命格气数所能达到的极限!  

比金花璎珞更高一层的便是天人交感…  

所谓天人交感,便是个人的命格气数,加上天道赐封的业位,天、人共尊。  

除了有个人的气数命格之外还要有外力,如天道业位、人道气数的加持!  

如天庭中的神道业位、人族的五帝、天庭的诸多帝君便是如此。  

不过气数有起伏,高低!  

气数强的时候事事顺利气数底的时候有陨落之危。所以即便是占据天道业位的仙神,也不是一成不变。  

最高等级的气数显化便是气凝通天!即便是大罗金仙也不可能有这种气数。  

气凝通天代表气数直通天道意识海。  

如人道的人族三皇、仙道的三大道祖、天庭的天帝!他们的业位气数和天道息息相关,除非天道大乱,无量量劫降临。  

否则拥有这样气数的三皇、道祖、永无气数低迷的时候。  

在人间。  

人皇业位只是稍次于天帝,同样拥有气凝通天的异相。如朝歌的大商气数,便是一道光柱直通天道,周围还有大商的气数玄鸟保护。  

除了大商王朝的气数化为天柱外。  

如果风元到了西岐,利用大千镜施展观气术,同样能看到西岐的气数化为天柱,周围还有凤凰飞舞。  

此时,青州同样有了立天柱的资本!  

这一刻。  

太上八景宫,须发皆白的老道人微微睁开的双目,双目看似浑浊,实际上有无尽的混蒙之气涌动,隐隐化为地水火风。  

他睁开眼睛,就仿佛有一个世界在生灭。  

他目光落下,看到了大地的东方。  

昆仑山,玉虚宫!  

东海金鳌岛!  

同样有两道目光传出。  

一道目光高高在上,仿佛蕴含着天道威严,另外一道目光,凌厉无双,似乎能截断大道枷锁、因果命数!  

以前的青州,虽然被阐教看重扶持,自身的实力也不弱。  

但无论是气数还是势力,都远远达不到起兵推翻大商王朝的标准。  

西岐实际上比青州更有起兵为下一代人皇的资格。  

只可惜,西岐被大商王朝重点关注,有重重关隘困锁,想要起兵,大商的兵马能直接开到西岐城下。  

一不小心,便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而现在,青州多了东伯侯的名号,便真的有了推翻大商的力量。  

人道鼎革,大劫的劫气。  

也在青州立下天柱的时候,开始加速的运转。  

要不了多久,真正的大劫便会彻底爆发!  

可以说,青州被封为东伯侯,立下天柱,被这些人看做大劫由开局进入爆发阶段的代表性事件。  

此时的风元,自然不知道有那么多的大佬垂下目光。  

他还在按部就班的完成仪式。  

“大夫若是不急着复命,不妨先留在青州,参加本侯设下的大宴…”  

风宗结过诏书之后。脸色红润,精神仿佛瞬间增强了一倍。  

无论是声音、动作,都变的越发洪亮有力。  

“那在下就叨扰了!”  

杨任想了一下,他对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