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票房注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毕竟上网尤其是微博年轻人和女性比较多。  

煎饼侠...从专业的角度上讲,这导演根本连导演的基本的能力都不具备。  

画面扁平、打光布景镜头运动让人怀疑这是不是电影,也没有什么场面调度涉及,全程好像就是几个演员张嘴说事。  

观众虽然不懂这些,但是看在眼里,都会有一种很别扭的感觉,都不用说。  

不过卖座也有卖座的理由,这片子还是有一定受众的。  

反正现在的暑期档,这些电影狂揽票房,观众们骂的骂,笑的笑,而专业电影人士们就各种批评了。  

有个主持人说捉妖记里第一个妖怪就把他丑翻了,知名作家、收藏家马伟都直言看煎饼侠不如睡觉。  

两部新片,和鬼吹灯呈三足鼎立之势,就这么在暑假展开了惨烈的厮杀。  

全家欢的捉妖记更胜一筹,虽然口碑两极分化,不过受众更广,也更轻松,这种片子也更容易卖座。  

4天6.7亿,只比鬼吹灯少一千多万。  

煎饼侠三天拿到了4.3亿。  

而鬼吹灯第二周拿到了7.1亿,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刚和小时代、栀子花开竞争完,后面又碰到了两部大爆电影,还有个大黑马大圣归来。  

下一周,鬼吹灯单周拿下3.6亿,上映18天总票房突破17亿,达到了17.5亿。  

捉妖记这匹超级黑马,次周拿到七亿,两周票房13.7亿。  

煎饼侠第二周4.3亿,开始掉队了,总票房未过十亿,只拿到8.6亿。  

暑期档看似很明朗了,鬼吹灯以微弱的优势领先,而且口碑很不错。  

捉妖记这匹大黑马虽然惊呆了所有人,可是前两周的票房完全是跟着鬼吹灯一样的,还低了两千万。  

这几年来,行业内也习惯了,李谦投资的电影屡次称霸票房市场。  

不过,第三周捉妖记爆出了更强大的能量,拿到了4.2亿,跌幅堪称逆天,三周17.9亿,追上了鬼吹灯的同期票房,一下子让行业沸腾了。  

尤其是鬼吹灯第四周只拿到1.3亿,探险悬疑的商业电影缺少青少年受众,也缺乏我不是药神这种让人共鸣的情感,也没有楚门的世界、返老还童这种让人惊叹的创意。  

正常商业片的走势,而不是现象级电影的逆天走势。  

第五周4000万,上映32天,票房定格在19.2亿,接下来估计也就能拿个一两千万票房了。  

普通的商业片就这点弊端,缺乏让人共鸣的吸引力,后续走势不佳。  

而这个时候,已经上映四周的捉妖记,票房也正好突破二十亿。  

国内电影市场第二部破二十亿的电影!  

二十亿的票房,也让捉妖记成为当下最火爆的电影,甚至没有之一了!  

即便新上映的王朝的女人杨贵妃里范彬彬那两个大西瓜,还有片方放出来被光电删掉的一场马震戏,才勉强在话题上相提并论了。  

黎名扮演的李隆基和范彬彬扮演的杨贵妃,飞驰的骏马上,在上天的注视下,搞了起来,简直惊呆了所有观众。  

马震这一词开始流传,甚至有人创建了百科词条,就差编进新华字典了。  

而太平轮的下部也在7月底上映了,首日刚刚过千万,不知道会不会让投资方亏的吐血。  

估计这些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大部分都是看了上部,图个有始有终,才去看的吧。  

太平轮下和杨贵妃就代替了之前的几部电影,成了观众们新的吐槽对象了。  

不过捉妖记虽然已经上映了四个星期,可是走势却异常坚挺,要不是离返老还童的28亿差的有点远了,估计片方都要冲击一下记录了。  

国内各大公司也非常兴奋,捉妖记竟然战胜了大热门鬼吹灯,票房直追返老还童。  

虽然破掉李谦的纪录没可能了,不过最起码他们看到了打破李谦的未来影业对行业的压制了。  

过去的两三年,年度票房第一名不是李谦的片子就是他投资的,而且不光第一,连前三都快被李谦包圆了。  

本来各大公司已经快要习惯了,随着各大导演的扑街,也看不到打破压制的可能,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了。  

可是,捉妖记没有名导,没有大牌明星,靠着合家欢竟然拿下了二十亿票房。  

关键是,是在李谦投资的鬼吹灯头上拿到的。  

之前频繁出现在新闻上的电影行业百花齐放,第一次让人看到了这四个字的可行性。  

各大公司振奋不已,今天捉妖记能压过鬼吹灯,那他们明天也不是没有可能做一部电影出来,压过李谦。  

再加上市场的大爆发,不管是一直小打小闹非常谨慎的王长天,还是嚷嚷着去电影化的黄忠军,亦或者入行几年碌碌无为的萬达,正准备前面进军影视制作、发行的企鹅和啊狸。  

各大公司老总们充满了干劲。  

鬼吹灯屈居暑期档第二,有点出乎李谦的预料,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捉妖记出来。  

虽然这片子拍了第二部,而且主角换成了梁超伟,上映前李谦就知道肯定是要大卖的。  

可是,这就破了二十亿,还是有点吃惊。  

不过,从结果来倒推,李谦倒也释然了。  

质量不错,全家欢受众更广,暑假学生多,网上胡巴都快被刷屏了,整体也比较欢乐,不管是男主角生孩子还是其他情节,都是欢乐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