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昊天成圣(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竟也变得清晰起来,在此刻如连环画般翻阅出来。  

所有他今生见过、听过的东西,都能随时调取出来,过目不忘,这也是肉身强悍到极致的一种体现,且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种。  

此外,他还能感受到天地间朦胧的道韵,如四散的云雾,到处都是。  

耳边听到风中传来大道的声音。  

那是怎样的声音?  

如某种低吟,如一种悦耳的铃声,让人感到舒适。  

肉身成圣,李昊跟天地间前所未有的贴合,他感觉自己此刻,似乎时时刻刻都是极致的化仙感受,似乎只要再打破某种壁垒,就能真正触碰到这天地间最至高最核心的本源,天道!  

在他感受自身时,他肉身中散发出的阵阵威压,让佛尊凝目。  

刚刚的出手,被李昊祭道引动的天道所震退,佛尊知道,那是天道的庇佑。  

但此刻,祭道成圣已经结束,天道隐去。  

只是刚刚成圣,即便是走最难的祭道路子,也终究是刚晋升,也是圣人最弱的时候。  

此时的李昊,甚至连一灾圣人都算不上!  

“永恒佛国,镇!”  

佛尊蓦然抬手,出手即是九成力,相较于先前李昊还是道法境,虽然惊艳至极,但此刻身为圣人,他也不得不更加认真。  

正在感受中的李昊,顿时便敏锐感觉到天地间风云卷动,道韵聚集,他抬头望去,便看到那佛尊庄严肃穆的眼神,他心中忽地想笑,明明杀意凌冽,却掩盖在那双庄严宝相之下,教世人歌颂慈悲。  

“这三道枷锁,就是圣人三灾么?”  

李昊能感受到,自己体内的圣道上,隐隐有三道可怕的力量束缚。  

他听风老说过圣人的事,圣人要历经过三灾,才算安稳。  

绝大多数的圣人,都会陨落在三灾的考验中。  

这三灾分别是人灾,引发人劫,地灾,引发天地劫,天灾,引动浩荡天劫雷劫!  

这三道枷锁,即便不去触碰,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松动脱离,第一道会脱离的枷锁,便是人劫!  

许多圣人在成圣后,都会修习一些秘法,延缓枷锁松动,好积攒更多的力量,来渡过劫难。  

“人劫…”  

李昊眼底露出杀意,所谓人劫,便是会招惹他人的杀身之祸!  

会引发各种看似巧合,却又是冥冥中早已积攒和安排的杀意!  

既如此,李昊便索性趁这机会,将这道劫给渡了!  

眼下他正在遭受人劫,杀身之祸,现在解开枷锁,无非是让佛尊等人的杀意更强烈,借他们的手来为他渡劫!  

“开!”  

李昊将圣道鼓动,其中一道枷锁骤然崩裂,紧接着,天地间似是传来一道闷雷声,有某种可怕的东西似要降临。  

这道震荡,诸圣都感受到了,不少人都是变色。  

没想到这少年如此疯狂,刚成圣,便要渡灾劫!  

要知道,其他成圣者,哪个不是四处拜访,寻觅好友,等摆下大阵,再来安稳渡劫!  

李昊倒来,眼下跟佛门相争,虚圣仇视,竟还当众渡劫。  

“留你不得!”  

虚圣看到李昊如此疯狂,心底也愈发感受到威胁,今日决不能让这少年活下去,太妖孽了,妖孽到可怕,哪怕再给对方数年的时间,他都感觉,会杀上他们虚空圣地!  

今日,对方必死!  

他体内力量暗暗积攒,准备随时出手。  

而风波平却朝他冷眼看去,察觉到他的意图,顿时将其锁定,随时防备。  

另一边,李昊刚挣脱枷锁,看到那降临下的佛尊攻击,他没有后退,反倒猛地踏出一步,他肉身对天地的极致感受,在对方的圣域威势下,没感到威胁,反倒有种刺激和亢奋的感觉。  

那东西,伤不到他!  

李昊蓦然冲天而起,功名出现在手里,蓦然一剑朝那天空斩去。  

那璀璨的佛国圣域,似有无数圣莲绽放,瑶池生花,但随着那璀璨一剑斩落,一股浩荡的力量竟硬生生破开到圣域中,将这些异象搅得阵阵波澜!  

“什么?!”  

佛尊脸色顿变,有些震惊,他的佛国圣域,竟被李昊一剑劈开!  

李昊仰天大笑,感受到力量的极致挥洒,他此刻体内澎湃的力量实在太强盛了,没有动用道域和化仙,仅是自身体内的圣道力量,似乎就能打穿天地。  

除先前感悟的天地有缺圣道雏形外,他肉身道十段,体内也凝练出肉身圣道!  

这是第二份圣道!  

在肉身这块,天地间,他应该是至尊!  

今后,他不需要再修炼别的炼体,相反,他可以自创炼体术,传教万千,教世人如何炼体!  

世间的一切炼体术,都无法再超越他,除非,是类似于仙人指路这等超脱临尘的手段。  

“这就是你的圣域吗,太弱了!”  

李昊长笑一声,持剑朝佛尊杀去:  

“你说我佛慈悲,却不见你那慧眼生泪,你说世间苦海,可你却独善其身,站在岸上劝人别待在水里,你可曾下水去捞过别人一把?!”  

伴随着李昊的震荡喝声,他持剑杀到佛尊面前。  

佛尊眼神变得难看,但表情看上去只是严肃无比,他再次双手合十,施展出佛国圣域,朝李昊镇压下来。  

李昊却不躲不避,直接一步踏出。  

顿时间,一阵阵圣道力量,如千疮百孔的针,刺在他的肉身上。  

但李昊却感觉如柳絮抚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