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举国震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次袭击,显然也是那位陛下一手亲自操办。  

若传出去,不少人三观认知都要毁了。  

人族帝王居然差使妖魔袭城…  

「如今,陛下为那孩子,将千年前埋藏的暗子都用上了,真是够宠溺的…」  

老太太摇晃着靠椅,轻叹一声,眼中露出几分隐隐的羡慕。  

普天之下,谁能得到那位帝王如此的恩宠?  

只怕他几位兄弟跟那些皇子,都未曾得到如此眷顾吧…  

夏玲珑有些失神,没有回应。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轻声道:「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初陛下召见我,商议此事时,我也跟你现在一样震惊,但很快,我便对陛下佩服得无话可说。」  

夏玲珑凝眸看向她。  

老太太继续道:「世上的妖魔能杀尽麽,显然不能,如果说大禹神朝是一块肥美的肉,那麽永远就会有苍蝇虎视眈眈。」  

「但如果这块肉周围已经围满了苍蝇,那还会有新的苍蝇加入麽?」  

「不会了…」  

夏玲珑怔住,感觉到一阵阵鸡皮疙瘩泛起,浑身汗毛都微微竖起。  

这,就是那位陛下的布局吗?  

「那些妖魔势力…」她微微张嘴。  

「若我猜的没错的话,基本都有陛下的暗子,时刻能掌握妖魔动向陛下的谋划,是让暗子有朝一日,直接取代妖魔首领,若我猜的没错,那星月书院…应当就是陛下落子最深的一颗棋了吧。」  

老太太眼眸中泛着光芒,轻声说道。  

夏玲珑只觉头皮发麻,她从未想过,那位陛下如此骇人。  

「既然陛下有这样的暗子,那为何近些年,年年征战,陛下不曾…」  

夏玲珑思绪转动,微微张嘴,若是陛下动用这些暗子的情报,他们的伤亡能减损很多!  

要知道,这里面可是有五大神将府的强者,也陨落其中。  

老太太微微摇头,道:「正因为损失惨烈,这些暗子埋的才够深,只怕那位佛主也不曾想过,这位陛下的心能如此狠。」  

夏玲珑怔住。  

「那位李家的九郎,若非自己性子刚烈,嫉恶如仇孤身突围横推杀出边境,也不会陨落,那一次陛下有动过暗子的痕迹,但可惜…」  

老太太缓缓摇头,她始终关注这些,尤其是在知悉一些内幕的情况下,再去观察,就会看到许多常人看不到的痕迹。  

「也就是说,佛主真的是那昊天将军所杀,但陛下…还是偏爱他,如今甚至为了他,更不惜将这些千年的暗子都暴露?」  

夏玲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该是怎样的偏爱,才能有这样的行动?  

斩杀当世第二强者,没有猜忌和忌惮,反倒为其不惜暴露多年隐藏的暗子,即便是那位当朝最受宠的太子,都不会得到这样的宠爱吧!  

老太太眼眸中也闪过一丝复杂。  

「确实是偏袒至极的偏爱,但除此以外,也是因为那少年无可替代吧,那样的天资,他若不成圣,天下便没人能成圣了,要说难以理解的,就是陛下居然能够如此放心的,将这天下交给那孩子手里,他应该是被陛下当做未来道统所对待了。」  

「未来道统!」  

夏玲珑瞳孔一缩,浑身血液都似乎激涌起来。  

这几个字的分量,太重了!  

那位佛主筹谋两千年,让佛堂遍布各城,所求也无非就是一炷香。  

多年来佛道相争,也不过就是为了成为大禹的道统,承接大禹所有香火。  

如今,那位昊天将军,将取代乾道宫的那位真人,成为未来天下人参拜的对象?  

老太太看了夏玲珑一眼,眼眸中的复杂之色并未消失,低声道:  

「你可知晓,这又意味着什麽?」  

夏玲珑回过神来,看着她眼中的一丝哀伤,怔了下,陡然间明悟过来,只觉一颗心似乎沉落到谷底。  

当未来道统出现,是否也意味着,现在的那位真人…快要不行了?  

除幽州外,其他各地,不少身影,也在观望着这场各地纷乱的妖魔袭击。  

少数的老家伙,隐晦参悟到妖魔背后的一些痕迹,但不敢确信。  

也许只有询问夏家才能确认,毕竟锁定妖魔命脉的手段,那夏家在行。  

但这种事显然不能去试探,龙须触摸不得。  

在各地妖魔袭击佛门聚众的地方时,那些佛门中的罗汉也是又惊又怒,气急败坏。  

佛主刚死,这些妖魔居然就来进攻,而且他们的佛主,居然真是被这些妖魔所杀!  

原先许多从无量山逃出,亲眼目睹李昊斩杀佛主的人,此刻也都动摇了,前有皇令诏书,后有妖魔举旗袭击,加上妖魔历来作恶多端,妖术险恶,早已深入人心。  

「杀!」  

「为佛主报仇!」  

「我佛慈悲,我要诛妖!」  

许多佛门僧人,脱去袈裟,披挂上阵,跟妖魔厮杀在一起。  

与此同时,在帝宫朝堂中。  

先前声讨李昊的众臣,战战兢兢,有人更是直接宣称大病,在家休养,不敢上朝。  

禹皇端坐龙椅,将镇妖司跟刑部调查的卷宗甩出。  

「真相未出,诸位先前扬言要废公爵,剥将名的人,轻易污蔑忠臣良将,可是知罪?」  

这番威严的话道出,尽管声音不大,但却让不少人险些腿软。  

质疑?怎麽质疑?  

镇妖司跟刑部,都是两大权势极重的部门,刑部归李家掌管,若说李家偏袒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