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举族相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地道:  

「你从深渊里出来了,是你自己爬出来的?」  

李昊看了眼这位家主,微微点头,便算是打过招呼。  

其他姬家人看到姬道辛,却是连忙躬身行礼。  

姬青渊也在打量着李昊,眼中露出几分震动,这少年身上已无半分姬家气息,但风姿卓绝,有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比起先前,似乎更加强大可怕了。  

血脉之力,对每个姬家庶出来说,都是毕生追求的东西。  

但那少年却将那份血脉,舍弃了。  

这让他有种复杂和难言的感觉,就像自己从儿时苦苦追寻的某物,却被另一个少年轻易丢弃,而那少年卸去此物后,没有意志消沉,反倒走到了更高更远的地方。  

「孩子,你,你怎麽如此糊涂啊…」  

「虽然是你父母的过错,但,但你是我姬家子孙啊!」  

姬云清脸色苍白,难以接受这种沉重的打击。  

这少年斩断了姬家血脉,他们姬家,岂不是永远失去了对方?  

李昊没说话,听着身边一阵阵悲呼,望着他们悲伤难过的模样,心中也多出几分遗憾,但他知道,断裂总归会带来疼痛,这都是必经的过程。  

「各位不必难过,你们就当从未遇见过我便可。」  

李昊平静说道。  

这话说出,姬云月等人却是更加悲伤了。  

看过绚丽的烟火,又怎能忘记那一份灿烂?  

若没见过李昊,他们自然不会难受,但如今已经看过了,记忆无法抹去,时间也无法回流,所以痛苦。  

姬道辛也明白发生了什麽,虽然不知道李昊如何从深渊中爬出,又如何一下子模样变化,但毫无疑问,李昊身上必定发生了极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导致修为直接突破一个大境。  

先前从大禹神朝带来的情报中,他也知晓这少年的年龄。  

满打满算,如今也才勉强十六,还差一个月。  

而对方已经是太平道境!  

这修行记录,已经冠绝整个姬家万年的历史了。  

甚至在整个大荒天,他都未曾听说过有如此年轻的太平道境!  

毕竟,绝学境跟太平道境之间,是一道极深的门槛。  

「你,你真要离开我们姬家吗?」  

姬道辛忍不住问道,此刻即便是他,也不免感到心中悲痛。  

以李昊的修为,先前三不朽境便可打破道域,如今只怕是能够纵横太平道境,堪称闻道之下无敌。  

这样的战力,说是姬家万年来最强道种天骄也不为过。  

如今,他们却要永远痛失?  

其他人也在劝说,都是面目悲伤。  

李昊抬头看向姬道辛,没有回答,而是问道:「我已无姬家血脉,若我留下,还能算是道种麽?」  

姬道辛被少年的话问得一愣,呆了呆,刚想说是,但又停顿了一下。  

如今李昊体内都已经没有姬家血脉,从根源上算不得是姬家人了,还能担当姬家道种吗?  

若在以往,他自然想都不会去想这种问题,是绝无可能的,但如今,这少年曾经却是姬家人,而这样的情况,他们姬家也从未遇到过。  

「若你…」  

姬道辛语塞了半晌,刚想回答,但李昊已经摇头,道:  

「好聚好散吧,彼此体面。」  

姬道辛身子震了震,看着少年那平静的眼眸,顿时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将其挽回了。  

「孩子,你还没好好享受过,我姬家亏欠你,你要给我们一个弥补的机会啊!」  

姬云月拉着李昊,悲伤地说道。  

李昊微微摇头,道:「深渊上你松手的恩情,我记住了,今后若有机会,我可为你出手一次。」  

「那算是什麽恩情,本来就是我拖累了你,我松手是应该的,况且最后也没帮到你…」  

「两回事,生死之前,成全也是一份情义,帮不帮得到,是结果,帮是心意,这心意我领了。」  

李昊说道。  

听到李昊将这点小事看得如此认真,姬云月心中的悲伤却更难克制。  

连自己松手的这点事都被当做恩情记挂,那对夫妇究竟是让这孩子有多失望,有多亏待于他,才能让他斩断血脉啊!  

「孩子,你父母从小征战,没有陪伴你,你给姑婆一个照顾你的机会,好不好?」  

姬云月哀求道,还是想将李昊挽留下来,即便李昊此刻已经没有姬家血脉,但在她眼中,这仍是自己的外孙。  

李昊感受到这位曾经姑婆的心意,微微一笑,眼神却是释然和平静:  

「自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照顾着历代星辰,今后,也一如既往便是。」  

那庭院里独坐仰望星空的孩童,仍在他心中。  

只是,那座庭院已不在了。  

那庭院里追逐在身后的小尾巴也不在了。  

那庭院里遥遥呼应在数十万里外的血脉牵挂也不在了。  

但那诸天星辰仍在。  

那心性纯良的孩童也仍在。  

历经风霜和杀劫,他不是曾经的他,但他仍是他,不再改变。  

听到李昊的话,姬云月只觉像是心中被狠狠扎疼了一下,先前稍稍克制住的泪水,此刻再次如大雨决堤,泪流满面。  

其他还想劝说的人,顷刻间都是闭上了嘴,沉默了。  

看着那少年温和平静的眼眸,他们心中酸楚,都明白这位耀眼至极的天骄,再也不属于他们姬家了。  

那少年上山时自称姓姬,遭无数人排斥鄙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