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生圣骨(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囚禁,但一千年…也很难熬啊!」  

这位老十三心情复杂。  

当初得知自己女儿私自通婚外族,险些气得英魂消散。  

但毕竟是自己的女儿,他除了无奈和愤怒外,也无计可施,毕竟事已铸成。  

当父亲的,哪怕子女酿成大错,也唯有舍命相保,他只怪自己教女无方,罪责在己。  

如今,女儿给他生了个天骄外孙,倒是让他郁郁寡欢的内心,有了些欣慰。  

姬云歌从宗祠里走出,跟家主道别,便跟随自己的几位兄弟和妻儿,回到他们居住的地方。  

看着昔日的种种风景,姬云歌心中怀念。  

其他人也都强忍悲痛,打算笑着陪姬云歌走完他最后一段路程。  

游历途中,姬云歌想到李昊的事,询问道:  

「已经将那孩子安置妥当了麽?」  

「三哥,你都这样了,怎麽还想着那孩子的事,你都…」  

姬天朝心中悲痛,脸上一路笑着,但此刻却有些绷不住。  

旁边,老六姬云清拉扯了他一下,旋即对姬云歌道:「已经派人去安顿了,我问问清梦。」  

当即便唤人过来。  

没多久,一位女子飞驰而来,迅速躬身,逐个拜别长辈。  

「那孩子安顿如何,人见到了麽?」姬云清问道。  

来的是她女儿,姬清梦,也是姬青青的堂妹,看上去风韵端庄,柳眉杏眸,气质优雅,她回应道:  

「女儿让人去接应了,带到迎客殿中,家主那边正在商讨此事,但听说那位青渊前辈不愿同意…」  

「青渊?」  

姬云歌诧异,道:「这是哪家孩子?」  

青字辈,应当是他们兄弟姐妹的子女,除少数特殊情况。  

比如九弟姬天朝,因极得父亲恩宠,破例赐一位逝去先祖的名为辈,有极高期待。  

而九弟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不是咱们这脉,是庶出那脉的。」  

姬云清当即解释道:「其太爷曾经也是嫡系出身,只是资质寻常,娶了旁支庶女,如此传承下来,逐渐沦为旁支庶出,但到他这一代,也不知怎麽,忽然得到大气运,天生圣骨!」  

「在三哥你离开不久,他就展露出惊人天资,在四立境接连突破,一举踏入闻道境,如今与天朝一同,成为我姬家三位战神之一。」  

姬云歌微怔,本以为自己陨落,姬家要暂且低调,没想到居然又多出一位新的战神。  

超越太平道境,闻道者!  

「这人跟我等是同龄人,只是庶出出身的关系,辈分稍低,属于青青那辈,往日见我等要叫叔。」旁边的老四说道。  

姬云歌顿时了然。  

庶出,居然有天生圣骨,当真是中大奖了。  

他们的始祖乃是圣人境,圣人可传承圣骨,就像三不朽境,可传承神血。  

但跟圣人境不同的是,神血的继承概率极高,除非父辈乱情,繁衍子嗣极多,纵欲过度,才会导致继承神血概率降低。  

而圣骨,即便是血脉浓度极为纯净的一代直系,也未必能继承。  

完全看机缘。  

只能说,纯净的血脉,能稍稍提高一些中奖概率。  

而一旦觉醒圣骨,将具备问圣之姿!  

这也是姬家禁绝外族通婚,尽量保持嫡系血脉纯粹的缘故。  

「此人低调隐忍,修行到四立境前,都无人知晓其身怀圣骨,此后才一路爆发,接连突破,估计是早就积攒到极深的底蕴,才能一举轻松破境,踏入闻道!」  

姬云清说道。  

姬云歌微微点头,他们十六个兄弟,也只有一部分是兄弟情深,相处和睦。  

而姬家毕竟是传承万年的荒古世家,分支错综复杂,难免有诸多族内的矛盾出现。  

此人又是庶出出身,如此小心谨慎,倒也正常。  

「那家主怎麽说?」  

姬云歌询问道。  

姬道辛答应过他,他相信家主不会食言。  

「家主说愿意给那孩子一个机会,如今,那姬青渊正带着其他人为此事争论,说什麽坚决不能打破规矩,顶多是另行补偿,不将那孩子处死就算便宜了…」  

姬清梦说着,似乎觉得自己说得有些细了,这位伯伯可没有那麽多时间听自己了解详情,当即道:  

「但家主的话已经放出,便没有更改的可能,所以伯伯可以放心。」  

姬云清冷声道:「那姬青渊也知晓这点,只是想藉此发难,为他们争讨好处罢了。」  

姬云歌微微点头,旋即笑道:  

「都是小事,只要那孩子展露出天资,我相信家主会知道,收那孩子进姬家,不是我拿自己往日的功绩来换这份薄面,而是我在临死前,为我姬家立下了大功!」  

几人微怔,没想到这位三哥能将话说到这份上,那孩子该有多麽出色,才能得到他如此大的信心?  

姬清梦也是一怔,看着这位伯伯双眼放光的神采,忽然间有些不忍,她低声道:  

「伯伯,侄女有话不知当不当讲。」  

「清梦,有话就直说,别耽误你伯伯的时间。」姬云清顿时呵道。  

姬云歌笑道:「吞吞吐吐的,又是什麽为难的事麽?」  

「那孩子…」  

姬清梦想到下面传来的消息,小心翼翼地看了眼这位伯伯:「他说自己叫姬乐平,改随母姓…」  

几人都是一愣,姬乐平?  

「这孩子…」  

姬云清微微皱眉:「他父亲莫非是某个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