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凉州安宁(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门派,还有的是各州地方军,听闻凉州有难,八方增援。  

只是每个大州都有七八万里到十几万里的辽阔疆土,军队若非动用某些军中秘物,加速行军,增援往往需要些时间。  

等各方势力赶到时,凉州的战场清扫已经到收尾结束了,这场战役从妖魔发动袭击到结束平定,总共只花去十日不到。  

剩下便是清扫境内各处潜藏的妖魔,这些妖魔有的逃逸到乡镇等处躲藏,等风声过去,便会继续危害百姓。  

毕竟这次防线被破,不知涌进来多少妖魔,凉州全境的面积又大,需要仔细探查。  

「老七,刚审讯到天玑殿的鸟妖,昊儿吸引那三只妖王,去四叔镇守的殁河去了。」  

凉州军部,李玄礼眼中涌现出几分希冀,道:「也许,有四叔相助的话,昊儿未必会出事,那条殁河的情况,四叔还是很有经验的。」  

李天罡松了口气,点头道:「有四叔在的话,依靠殁河脱身,倒是有希望,那妖王现在是镇守在殁河外面麽?」  

「也进去了。」  

「既然如此,这可是难得的情报,咱们能瓮中捉鳖!」  

李天罡眼眸微微发亮起来。  

李玄礼点头:「但那烛火神是半步太平道境,想将其围猎的话,只怕是要请二叔过来了,而且还不够,还需要其他神将府的那几位定海神针,联合出手,若是能请到夏家那位老太太…」  

他停顿了一下,旋即摇了摇头,那位老太太坐镇夏家多年,从未轻易离开,只怕是不会因为这事而出手。  

「不如请佛主?」李玄礼思量道。  

李天罡眼眸微眯,道:「佛主未必会出手,也许只会派菩萨应付一下,这次凉州的事你应该已经能看清了!」  

李玄礼想到林五经,以及某些传闻,微微点头:  

「但乾道宫的真人,不会轻易出宫,这千载难得的机会,总不能让他逃掉吧?」  

「请皇族出面吧,由他们号召,听说姜燕跟姜冲两位皇子都来了,找他们商议一下,若他们能号召来剑圣等其他强者,联合围攻,再请来那位禁军统领,那烛火神必死!」  

李天罡眼中寒光闪烁。  

「行。」  

李玄礼点头。  

随着凉州平乱结束,归于安宁,皇子姜燕联合凉州军跟神将府,在州内高筑祭台,以九只三不朽境的大妖魔来祭天。  

美名其曰是祭拜凉州百姓的亡灵,实则是对妖魔的震慑。  

这消息很快传出,让境外的妖魔更为惊惧。  

在祭魔结束,一道道消息传出四方。  

夏家。  

一座朴素的院落中,有位老妇人在院里饲养家禽,喂鸡喂鸭。  

「嘬嘬。」  

老妇人掏出一把米,抛到几只小黄鸡面前,让它们啄米。  

小黄鸡乖巧地轻轻啄米,吃得津津有味。  

忽然,小院门被推开,一位身穿缝补着补丁衣物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简。  

她模样朴素,挽着灰色木簪,但粗麻般的衣袖下,却是羊脂凝露般雪白的肌肤,看上去吹弹可破。  

老妇人正坐在躺椅上,轻轻摇晃,欣慰地看着面前啄米的小黄鸡,一脸慈祥。  

等中年妇女走近,她才抬头看了过来,目光自然地落在对方手里的书简上,脸上笑意微收。  

「夫人,是李家的书信。」  

中年妇女轻声恭顺道。  

老妇人抬手接过,慢慢地阅览,半晌后才将书信轻轻合拢,呢喃道:  

「如今国运衰微,这些老家伙们都不安分了啊。」  

「夫人,咱们要去麽?」  

中年妇女小心翼翼,轻言细语地道:「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那烛火神有道域的话,应该不会陨落在殁河中,等他出来,正是围猎的好时机。」  

老妇人将手里的信笺垫到躺椅后,又抓起一把米,抛给脚下的小黄鸡:  

「天玑殿应该早已将这情报传给其他妖魔势力了吧,妖魔虽然彼此争斗不合,但也懂唇亡齿寒的道理。」  

「那古魔殿跟太虚境不合,多半不会增援,但暴食谷跟龙门,还有圣宫,都会派人过去。」  

「那既是机会,也是陷阱。」  

「这一战,未尝不是妖魔的饵。」  

说到这,她用脚轻轻踢了下其中一只小黄鸡,低笑道:「你可别全都贪吃了,给它们留点。」  

那只体积最大的小黄鸡被踢到一边,有些委屈,只好朝中年妇女脚边缩了缩。  

中年妇女脚步稍微挪了挪,才道:「夫人,那您的意思,咱们暂观情况麽?」  

「等吧。」  

老妇人轻声道。  

王家。  

一处深宫般的殿堂中,三道身影聚集在此。  

「刚又收到李家的书信,凉州已经平乱了。」  

其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孔威严的男子低声说道:「先前李天罡传八方令旗求援,咱们王家相距太远,等驰援过去的话,估计已经结束了,就没有回应,这次如果不去表示下,只怕要被多舌了。」  

「哼,多舌又如何,这些妖魔的事跟我们无关,我们王家的兵马早就分给他们了,难道还不够吗?」另一位骨瘦如柴的中年人冷声道。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莫要再提。」  

端坐上方一个身材年迈的老者低声道:「恩恩怨怨,都是过往云烟,追究不清的。」  

「如今大禹神朝的局势,妖魔环伺是小事,殁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