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谁敢笑话我儿(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起来,等将来你分家了,摆到你的庭院里,让你媳妇看看你小时候的才情。」  

她才两岁,却口齿清晰,将自己听到的话一字不差地说了出来。  

等说完,她抬头疑惑地看着李昊:「十哥,分家是什麽意思啊?媳妇是什麽,好吃吗?」  

小丫头满脸疑惑,却看到那位「十哥」坐在画板前,像雕塑似的,没有吭声,也没有回应。  

时间在一次次加速中跳过,李昊每次穿梭时间,都争取跳到空闲时,然后来到偏房里绘画。  

跳过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麽,他却没任何记忆,只是偶尔从小李红妆的口中打探一下。  

接连七次跳跃,在殁河的时间已经过去数月,但在李昊看来,却是自己连坐七日,连画了七日。  

周围散落的宣纸,每次他穿梭时都消失不见。  

那些被他自己散乱丢在地上的画纸,在一次跳跃到吃晚饭的时间点时,却看到被摆到正堂旁的柜子上。  

那里原先摆的是诸多珍贵的神兵丶陶瓷丶皇家赐予的美玉等宝贝,如今撤掉大半,摆上厚厚几迭宣纸画作。  

「我儿的画功越来越好了,听先生说,识字也进展迅速,教一遍就会,哈哈!」  

饭桌上,李天宗畅快大笑。  

李昊却是沉默。  

这是他来到殁河后,第一次陪这位「父亲」和「母亲」吃饭。  

这次他没有跳过,捧着饭碗,默默吃了起来。  

「老十,听说你给我们都画了一幅画,怎麽没有我的?」  

饭桌上,一个孩童站起说道,正是小李天罡。  

李昊会画画的事,早已传遍,他们这些哥哥们也都看过李昊的画作,从里面找到自己的素描,都是惊艳,但小李天罡翻找来翻找去,却怎麽也没找到自己的那副。  

李昊看了他一眼,虽然才八九岁,但对方的眉眼跟他记忆中的已经有几分相似了。  

李昊没说什麽,继续低头扒饭。  

「老十,怎麽不回答我?」  

小李天罡急得叫道。  

李昊微微闭眼,眼前的景象快速转换,跳到了数日后。  

他站在庭院里,身体被丫鬟擦拭,看情况是刚吸收完异血。  

教书先生过来,领着李昊去识字。  

每天溶血结束后,就是识字,等识字结束,才是李昊的自由时间。  

李昊没再跳跃,老老实实跟着去学习,但这次他亲自参与,老先生教的那些东西,他基本都知晓,于是拿着执笔,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在本子上写起诗词。  

诗书经验53  

诗书经验46  

随着一首首的诗词写下,诗书经验也在提升。  

老先生教到一半,看到李昊在埋头苦写记录,暗暗点头赞叹,他凑近看了两眼,顿时愣住。  

上面竟不是他教的字,而是几首诗词。  

老先生迅速抓起李昊的课本,仔细看了起来,越看眼眸瞪得越大,最后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昊:  

「这,这都是你写的?」  

李昊点头。  

这并不会暴露,只能算是自己的诗才。  

只有聊到凉州丶妖王烛火神等以他如今的身份,无论如何都没可能接触到的东西,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跟目前的情景产生违和。  

「这,这…」  

老先生震惊得合不拢嘴。  

这简直是当世奇才啊,有大儒之姿!  

才刚学会识字,就能写诗,即便是丢在大儒世家,也足以震惊整个家门吧!  

更别说出生将门了,有如此诗才,简直罕见!  

而且他知道,李昊的修行天资,也是极其可怕,早就传遍了神将府,是李家千百年来最顶尖的天才!  

文武双全!  

「这消息,我一定要告诉老爷!」  

老先生激动地道:「要是老爷知道你有这样的才华和聪慧,肯定高兴坏了!」  

李昊想到那位「爷爷」,眼眸微微闪动,心中莫名地,也有几分期待。  

自古以来,刚识字就能背诗,已经算是小天才了,还有的大儒小时候刚认字两三年,就能指着鸡鸭,做一首儿诗。  

但那是大儒世家平日长辈谈吐间的薰陶所至,日常交流便是辞藻华丽,当然也有的是天生就有这样的才华,被称为文曲星降世。  

此刻,老先生激动的奔走出课堂后,李昊也照常跑到自己的偏房去画画了。  

他全身心投入,想到那摆到正堂柜上的画作,他的眼神变得凝重而认真,全情投入。  

李昊笔墨飘散,仔细感受着每一笔的勾勒。  

他完全沉浸其中,思绪间全都是画作的事。  

「等画功好了,给我也画一幅,把你的哥哥们也都画上,还有小红妆…」  

「等你画好,我要好好珍藏起来,我儿除武道天资外,还有出色的才情,哈哈…」  

李昊的笔锋转动,心神全都落在画中,耳边似乎什麽都听不到了,也感知不到。  

只剩下画作上的身影,逐渐清晰,是一位身材魁梧,顶天立地的神武大将军!  

其面色威严,其眼神却温和,其身姿笔挺,寰宇四周,盖世非凡。  

随着最后一笔的勾勒,李昊眼前跳跃出字体提示。  

但李昊直接忽略。  

他静坐许久,才心神收回,这时想到刚提示了什麽,调出面板看去。  

你已领悟画心心境:画心李昊怔了一下,此刻他的画道经验都还未达到3段饱和,居然就提前领悟了画心。  

他微微沉默了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