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废其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07章废其子(补更120)  

看到李昊的举动,李乾风顿时愣住。  

旋即,他微微睁大了眼睛,像是难以置信,浑身都气得微微颤栗起来:  

「你什麽意思?」  

「用剑怕伤了你,就用这个吧。」  

李昊微笑说道,但心底却是一片冰冷杀意。  

听到李昊的话,满院的众人都惊呆了,怀疑自己的耳朵出问题。  

面对同境的十五里,还是佛主亲传弟子,堪称顶尖天骄级的李乾风,李昊居然打算只拿一根筷子对战?  

什麽叫年少轻狂,他们今天终于算是见识到了!  

这已经不是猖狂,而是彻彻底底的藐视,目空一切!  

席边,李天罡脸色顿变,大惊失色的同时,眼眸中蕴炽着愤怒。  

先前只觉李昊是轻狂,他勉强还能理解,毕竟无人管教,十四岁就达到如此骇人的修为境界,难免会轻狂。  

但现在已经不是轻狂了,而是膨胀到极点!  

若是面对寻常十五里境,也许还有胜算,但李乾风可是佛主弟子!  

况且,就算李昊真有这等本事又如何?  

一根筷子战胜自己的堂兄,这对李乾风来说是何等的打击,会让其终生抬不起头,甚至道心崩坏,一辈子就此毁了!  

若真是如此,李天罡又有何颜面去见那位死去的兄长?  

同席间,剑无道跟楚九月都是面露惊诧,万万没想到这位天资少年竟会如此疯狂。  

一根筷子斩天骄,怎麽可能?  

他是用筷子取代剑?剑无道心中疑惑,看李昊的架势,加上李家又赠与名剑给他,多半也是修行剑道的。  

只是,想到当年那孩童的眼神,他心中便不禁暗暗摇头,先前说到那永夜名剑时,他就已经心中不悦了,觉得李家又是将名剑给埋没了。  

这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在剑道上有成就!  

相较于这边三位,柳月容跟刀圣江海平等人,却是又惊又怒,同时还有一抹欣喜。  

这李昊如此猖狂,是自寻死路!  

这想法也是在场大多数宾客心中浮现的念头,果然,天才确实是天才,但身上也有天才的臭毛病,而这种毛病最容易使天才夭折!  

「你…」  

李乾风死死盯着李昊,尽管那少年面带和煦的微笑,但他却能通过其眼神,感受到那份轻蔑。  

「我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李乾风咬着牙,一字字地说道。  

他浑身气息骤然膨胀,掀起浑身衣袍鼓动,身体猛然挥剑,低声咬牙切齿道:  

「接我一剑!!」  

李昊平静地站着,脸上的笑意已经收敛,连嘲讽假笑都没兴趣了。  

透亮的剑气猛然劈砍过来,将李昊的衣襟掀得摆动,头发飞扬。  

他拿着手里的筷子,随手一甩,便是一道剑气飞出。  

嘭地一声,两股剑气瞬间相撞抵消,地面尘埃卷起。  

周围的桌椅和房屋有李清正的力量覆盖,倒不会有影响。  

但看到二人已经动手,李清正陡然想起来,还没请出祠堂先祖的英魂,给他们二人暂时解开心誓。  

但很快,他又回过神来,这二人都不是继魂于李家先祖,根本不必担心伤到对方,从而破誓受伤。  

「这小子…」  

李清正心中嘀咕一声,目光却是凝视着场中,原先他觉得李昊必定能获胜,但此刻李昊如此托大,他却有些紧张了起来。  

短暂的交锋,显然都没用真力,但彼此竟持平了,不禁让周围众人感到吃惊。  

「嗯?」  

剑无道目光微凝,刚刚那小子甩出的剑气,竟有浑然天成的味道。  

李乾风眼神冰冷,眼底杀意隐现,他也没想到对方的御物力量竟如此雄浑,此刻再也没有留手,蓦然将气息提升到巅峰,如一位持剑的战神。  

「剑诀,明月,升!!」  

李乾风出手便是最强杀招,要将李昊一击即溃!  

恐怖的剑意在其掌心凝聚,锋利的剑气延伸而出,周围的宾客无不变色,有种喉咙被割裂的感觉。  

「是李家的海无涯剑法!」  

「居然领悟到第三重,年纪轻轻就达到这种程度了?」  

「好高的剑道天赋,这一剑非宗师难接!」  

众人都是震撼,眼神凝重。  

任芊芊在空地之外抱着剑匣,眼眸中却浮现出光芒,那一剑,好熟悉!  

但…似乎跟那日见到的不同。  

要简陋许多。  

李昊看到对方施展的剑诀,眼神冰冷淡漠,区区完美层次,确实了得,但…还不够看!  

他手里的筷子缓缓抬起。  

刹那间,耀眼的光芒从其指尖绽放。  

海无涯。  

明月升!  

一轮明月,骤然间照亮了整个院子。  

也照亮了无数双的眼眸!  

即便是大白天,那轮明月的璀璨,也无法被掩盖,耀眼至极。  

剑无道正在惋惜李乾风如此剑道苗子,可惜未能入自己门下,但此刻,他的眼眸却陡然间睁大。  

那双满是皱纹的眼睑边缘,皱纹似乎全都被睁得撑开了。  

那是…入真境?!!  

剑无道蓦然起身,已经失态,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位少年。  

除他外,他的四位弟子,包括边如雪,脸上都是露出骇然之色,不可思议地看着那一幕。  

他们都是剑修,又怎会看不出这一剑的恐怖和绝妙!  

昔日城墙上的光芒,再一次映照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