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爵位封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赫连家不参与就算了,要参与必定是挑刺,也没多管他,开始议论起来。  

「苍羽城险些灭城,越书洪负荆请罪,已关押到天牢中,那罪己书写的清清楚楚,多亏有那李家少爷,才护住苍羽一城,当真是年少出英雄!」  

「按斩妖数量来一件件数,理当封一等子爵。」  

「护城有功,全城百姓数目众多,我认为还要再另行赏赐…」  

众多大臣都开始探讨起来。  

靖州,飞将城外的一处丛林中。  

数十米粗壮的树木急速挤压倒塌,如杂草般被分拨两侧,一头十几米长的吊睛猛虎急速蹿动,其身腹两侧各有四只硕大眼眸,泛着狰狞妖异的红光。  

但此刻,其中数眼却被刺伤,眼眸闭拢,血流不止。  

猛然间,猛虎回头望去。  

噌地一声,天外金光飞掠而来,一道浑身散发着璀璨金光,背后有道佛轮的身影,杀入林中。  

这佛身般的神魂,却是少年面容,脸色平静,不见杀气,但出手凶狠无比。  

「吼!!」  

猛虎怒吼,发出咆哮:「李家,我死也不会放过你的!!」  

「那你就去死吧!」  

少年神魂拍掌而落,狂暴的神力镇压在猛虎身上。  

而猛虎背后也浮现出一道妖影蹿出,只是还未冲出数丈,就被那佛光金影的手掌给镇压了下去。  

「孩儿们,替我报仇,杀我者青州李家——」  

咆哮的怒吼传遍山林。  

但很快就嘎然而止,妖魂溃散,巨虎的身体刹止不住,向前翻滚,撞断了十几根大树,才停止下来,浑身的眼眸都已经合闭过半,没了声息。  

琥珀色的瞳孔中,倒映着从后方森林中追赶上来的一道少年身影,直至少年临近止步,脚下的沙子溅在虎眸上。  

少年观望两眼,旋即狠狠接连踩踏几脚,将其虎头震裂才作罢。  

「斩此大妖,该当有一等功了…」  

少年自语道。  

他正是下山入世的李乾风。  

他弯腰割下虎头,正要离去,忽然天外一道身形似巴掌小,却如利箭般带动轻微音鸣的紫雀飞来。  

少年微怔,丢下硕大虎头,伸手接住了紫雀。  

这是他娘亲饲养的小妖雀,极善于飞行,自身的战力可能周天境都没有,但即便是一些神游境的武者,都未必能追赶上它。  

妖族修行境界迟缓,但自有妖族的各类神通本领,就如同人族能够急速修行一般。  

紫雀张嘴,吐出一道油纸般的信条。  

李乾风搓开一看,略感疑惑皱眉的表情顿时变了。  

十五里境?  

李昊?那是谁?  

七叔的儿子?  

李乾风的眼中露出震惊,关键是信条上所说,对方才仅仅…十四岁!  

比自己尚且小四岁?  

他是十七岁才踏入十五里境,对方却提前了足足三年!  

尽管在天人境前,这三年时光并不算什麽,但却能看出他们资质天赋的极大差距。  

而且,李乾风没记错的话,这样的进展速度,比起九叔都要厉害!  

信条瞬间被两指捏碎成齑粉。  

李乾风的脸上布满阴云,原先他的目标只是李无双,但对方是神游境,他并未有太大压力。  

相反还留出一部分心思,防备着大娘的一儿一女,那对堂兄堂姐。  

还有三娘的独女,那位十五岁就去参军,如今已是女将的堂姐。  

但他们年龄较大,虽有功业在身,但真龙更多看的是资质,同龄中,自己十七岁踏入十五里境,应当是第一!  

但现在…却忽然冒出一个李昊。  

一个从来没被他留意到的小角色。  

「凭自己修行,不可能这麽快,九叔也是十五岁才踏入十五里境,莫非是老一辈出手了…」李乾风眉头紧皱。  

他回忆了一下,对方似乎没拜名师,是留在家中府邸的。  

这就有机会接触到李家老一辈。  

但,李家老一辈在真龙确认前,不是不能影响后一辈麽?这会失之偏颇!  

「看来,等到宗祠时,得请先祖出面求证,另外,此事是否需要去通知师尊知晓?」  

李乾风看了眼远处,阴沉的眼眸中光芒闪动片刻,最终还是被一抹傲气覆盖:  

「算了。」  

他拎上虎头,急速返回到飞将城中。  

「有此功劳傍身,我先提前回去看看。」  

青州,神将府内。  

家宴结束,山河院也从喧嚣中恢复到宁静,但依然较往日要热闹许多,时不时有各院的妾室娘子过来送礼,领着子女,跟李昊打招呼,想跟这位未来的李家真龙,混个脸熟。  

这些庶出子弟中,有的乖巧懂事,有的拘谨紧张,有的已学会溜须拍马。  

陆陆续续,都算是认识了李昊,这也让李昊见识到这些庶出子弟的不易。  

至少让他被父母逼着去阿谀奉承另一个少年时,应当会感到尴尬,但有些孩子却已经娴熟拿捏了。  

这种东西似乎跟成熟和阅历无关,某些小孩哥比大人还要能说会道,巧言善辩,纯粹是性格心性的差别。  

而李昊的性子属于是有些闲散的那种,得过且过之。  

又是一大早。  

李昊仍在酣睡中,忽然听到房门被敲响。  

他睁开眼,神魂一扫,便看到门外是父亲的爱将羽玄。  

他翻个身,道:「又叫我练武吗?」  

羽玄想到那日的事,嘴角微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