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要了老太太的亲命啦(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马老太使劲的咽了咽吐沫。  

不存在听错和理解错。  

因为她在离开国公府前,老寿星还对她说了那么一番话。  

那番话,很是意味深长。  

老寿星说:  

“我是盼望着,在近几日,你就能将你小孙女领到府中来看看我。  

让我也见一见那俏生生的丫头。  

不过,同为祖母,我知你要思虑的事定会多,近几日不能来,没关系,我却是不急于这一时的。  

你呀,万万不要作难。  

也没必要犯难,啊?  

过些日,我就要随皇上一起离开,迁都,登基大典,我都要在。  

咱们可以来日方长,在京城见。  

到那时,你要是去了京城,不见我,可不成。  

咱们要说说话的。  

唉,多与你说话,感觉这园子景致都好,能忆起那一山一石是在哪个年月建造。  

到时,我再给你仔细介绍那新府邸的山山水水。  

这样的话,等过些年啊,咱们坐在一起吃茶聊天,宴请宾客来家里,我要是年纪大了,万一想不起那些个景致是怎么一回事时,你还能从旁提醒我,帮我告诉告诉她们。”  

此时,车里的马老太抹了把脸,再次认真回顾老寿星的话,额角有些见汗。  

强按下震惊到无以复加的心情,她已经尽量冷静的让大脑运转起来,分析出了那番话的意思。  

一,老寿星眼下就想相看她小孙女。  

二,如若她没想好行不行,没给领来,没让眼下见,那就在京城见。  

见啥呀?其实就是相看嘛。  

并且,这话往深了琢磨,更可以理解为,老寿星预定了胖丫。  

没见着前,是在提醒她这个当祖母的,不能给小孙女定旁人家的亲事,不,是连相看都不能与旁人相看,是在知会她呢。  

三,老寿星想的实在是很远啊,勾勒出往后相处的画面来暗示她。  

如若这门亲事真成了,她马老太就是以亲家奶奶的身份出现在国公府。  

甚至能以半个主人身份,一介布衣农妇,却可以向朝廷命妇们介绍国公府的花草树木。  

要知道,这亲家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可以处的很近的,有的不想那样,也可以处的很远的。  

而老寿星的意思很明显,宴请宾客时,让她露面伴在左右,就说明想姻亲成了后,关系处的极近。  

也算是再次强调:没有门第观念,不存在嫌弃她出现在名门贵妇们面前的情况。  

分析出这些,说实在的,这对马老太来讲:诱惑很大啊。  

就在这时,感觉马车停顿了一下,掀开车帘探头一看,更是感慨至极。  

啧,瞧着没?  

只国公府的马车出现,大门就得给打开。  

那大门和旁边平民百姓走的角门,差距大着嘞。  

犹记得曾经,她的粉头巾被衙役一把扯下,吓的她差些腿软。  

来回赶车入城出城,也常常遇到被守门官差呵斥快些通过的情况。  

你再看看现在,就因为她坐的是国公府的车,那些衙役一个个屏息静气站两旁恭送她。  

车里更是有热茶,一盘新鲜的各色果子,一盘能闲嚼牙的果脯,能歪躺下的锦缎大软垫子,她手都不敢多摸,怕手太糙给划出丝线,车里冒着香气。  

而不是她曾经赶牛车,风里来雪里去,老牛还边走边拉屎。  

不是。  

香臭倒是不打紧。  

主要是需要立即停车,冻的哆嗦乱颤却要忍着冷,将手伸出,将牛粪蛋捡回。  

牛粪蛋有大用处,不能白扔。  

要不是后头,儿媳们舍得用布给缝了一个牛粪兜,她可能就会一直一路走一路捡。  

谁也不知晓,马车里,马老太突然扯起衣袖悄悄地哭了。  

别问她为啥要如此,理由太复杂。  

有难以置信小孙女好像有一步登天的可能,从此就过上了坐这香喷喷的马车、吃那燕窝的激动。  

不像她这个祖母糟心大半生的命运,也不像她娘钱氏,需要扛锄头和三儿共同白手起家。  

女人家最难,这也要会,那也要会,扔掉针线要做饭,煮好饭扯孩子,有的还要干活挣银钱。  

村里自从熬奶砖,她作为管理者,真看出来有的那女人比男人还能为挣钱拼命。  

就这,还有那不知足的婆母会骂,你看看你不如谁家谁家的媳妇能干。  

她也是做婆母的,她本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就够刁钻的了,那有的居然都能让她听不去耳。  

而小孙女要是真能“上天”,就不存在这些情况。  

贫贱夫妻百事哀。  

孙女压根不用哀,啥都有,现成的,那才是女人家最盼着的坐地享福。  

马老太哭,也为宋福生。  

她很现实地琢磨:  

三儿你虽然没生儿子,但是胖丫这一个要是嫁好了,真是太顶用。  

比别人家好些小子捆在一起还借力。  

全家借力。  

你终于啊,有个人能帮衬了,而不是被拖累。  

不用一个人去争去搏,你能有个靠山,不用再像曾经逃荒过武泉县被人难为的危机时,只会选择鱼死网破。  

在马老太心里,咱老百姓要是真被当官的难为,可不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剩那一条以命去搏为自己做主的路。  

也有虚荣。  

此时,满满的虚荣心作祟,让马老太想象未来美好画面就想笑着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