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骂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齐鸣也在这里吃了一盘子萝卜馅饺子才走的。  

饺子不够,还吃了几块扒了皮的蛋糕,是宋茯苓给送进来的。  

没蒸饽饽啊。  

眼瞅着一盘饺子,大小伙子几口就干下去了,面板上也没有生饺子了。  

宋福生就掀开门帘子喊:“闺女啊,装些糕点,给都拿来。”  

宋福生寻思,村里头还有那些小兵在,天没亮就出公差来了这里,又是冬至节,古代人重视。  

任家村不是人是任家村的。  

到了他这,虽然不能个个管饱,但是咱也得大大方方的,咱和这些童谣镇的小兵,都单处关系。  

别让人说,河那面的人,和任家村是一个德行。  

宋福生没喊老娘,而是喊女儿,也是怕老娘抠门。  

老太太小心眼,别想不开这里面的事,再丢人就送进来几块,你还得和她废话,抠搜的。  

当时,宋茯苓进来的时候,军人出身的齐鸣,正在用大葱蘸辣椒酱,咔嚓咔嚓地咬,吃的脑门冒汗,端起木碗又在呼噜呼噜喝饺子汤。  

冷不丁,门帘子一掀开,出现个贼漂亮的姑娘送糕点,他就呛着了,直咳嗽。  

这是农家女吗?怎不像。  

宋福生又给他添了一碗饺子汤:“没事儿,不用外道,这是我闺女。”  

原来还真是农家女。  

齐鸣一嘴大葱味,略显害臊道:“宋姑娘。”  

宋姑娘没说别的,一脸乖丫头样。放下一盘点心,又用眼神示意她爹,那个包里装的全是糕点,都拿来了,再别管她要了,就出去了。  

后来齐鸣走了。  

宋茯苓才从她爹那里知道,以前齐鸣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马弓手。在战友眼中,也应该是一名响当当的人物。  

在某场陆畔带队的战役中,齐鸣右臂中了毒箭,竟然还能给敌军的将领射下马。  

之后,右前臂截肢。  

离开了神机营。  

神机营就是这里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独立枪炮部队。  

目前,陆畔的官职就是那里的头。  

陆畔可惜齐鸣,给齐鸣就硬安排了一个官身,并没有让齐鸣回老家种地。  

这事其实挺难办的,像这种身有残疾的,别说古代不好安排,就是在现代,安排职位也很受限,也是很难办到的。尤其职位是捕头,没有右小臂的捕头,能抓人吗?  

但事实证明,陆畔从不干不靠谱的事。  

下了战场、失了右前臂的齐鸣,现在已经成了左撇子。  

是硬生生练的,左手使刀使剑,即使独臂,一般人也干不过他。在外行走,从没给陆畔丢过脸。  

附近几个县都知道,童谣镇的捕头少了一截胳膊。  

宋茯苓听完这些,才第一次意识到:小将军应不是白拿她图纸去研究的人。你看看这品质。看人、做事。  

虽然岁数小,但是很靠谱。  

那么,将她图纸莫名其妙拿走,不会是要帮她做出来吧?  

那要是帮她做出来,她不能白接着,她得给钱。  

那得多少钱哪,她还没有攒出来。  

而且陆公子要是出手,榨汁机和打蛋器应是会做的很快吧?人家要工匠有工匠,要什么有什么。  

也就是说,很可能没几天就送来了。  

宋茯苓都没了睡意。  

妈呀,她得抓紧挣钱了。  

总不能人家给送来,她说,能不能过几天再给你。  

她可不好意思占人便宜,宁可给多,不能给少。  

“干啥去。”钱佩英才将被子铺好。  

纳闷闺女不是嚷嚷困吗?要睡回笼觉,还提前警告了她奶不准打扰。  

这又穿鞋出去干什么?  

米寿也在被窝里打了个哈欠,伸胳膊:“姐姐,进被窝啊。”  

“我?”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吵嚷了起来。  

宋阿爷嚷着:“小子们,抄家伙,跟我走。”  

一打岔,钱佩英也就不关心女儿要干什么了,听这声,好像是要干仗去。  

宋阿爷自从来了这里,一直带领大家干活,别说出村了,连那座新搭的桥都没踩过。  

头回嚷嚷着要去村里,也是头一回表示,必须要和村里人说道说道。  

当谁没当过里正是怎的?  

宋福生拦他,刚才齐鸣和他私下边吃饭边唠的话,他还没完全转告给老爷子,这就要去骂街了。  

“您老听我说,真没必要。  

陆公子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人家能来了咱们这,这就是一种态度。  

这有的人吧,地位到了一定的高度,根本无需说什么,不用表态,不用暗示,自然下面的人就会办,争着抢着给你办事。  

何苦来去和村里生口角?  

那个里正,得瑟不了几日了。您信我的,齐捕头都说了。  

咱们一堆活,该收拾的都没收拾完,就别去了。”  

宋阿爷不听那个,这是两码事。  

瞪着眼睛道:  

“福生,你是城里人,你不懂村里。  

有些事,你不说,不稀罕和他们计较,他们心没数。他们都容易被人糊弄。  

咱们村里人就得当面锣对面鼓讲出来。  

你别管我,你不行跟着去,别对你名声有影响。  

我不怕,我一个白丁。”  

老爷子气哼哼的,带头拄着拐杖就走了。  

谁劝也不听,可见被气得不轻。  

憋气啊。  

还要扒他们房子,让他们交出四条命,被人熊到家了。  

别说没发生就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