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须彻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屋里掌起了灯。  

宋氏悠悠醒来,还未完全睁开眼,耳边就响起了许多关切声。  

她知道宫诩回来了,就在她床前,于是伸出手去,虚弱地叫了一声:“老爷…”  

“别怕,我在这儿。”宫诩握住她的手,疼惜地说。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不是…没有了?”泪水沿着宋氏的眼角滑落,一副心死如灰的模样。  

“只要你没事就好,安心调养,孩子以后还会有。”宫诩也很心痛,但他知道自己再痛也比不过宋氏。  

“老爷…为什么会这样?我明明已经很小心在意了…”宋氏自责地说,“都是我无能…”  

“这件事我一定会查清楚,不会让你白白遭罪。”宫诩向她保证。  

宋氏昏睡的时候,他已经让温鸣谦等人离开了。  

“老爷,这些日子小夫人一直都很好,没什么不舒服的。”杨婆子红着眼睛说,“晚饭前忽然就开始腹痛,紧接着就出血,别提多吓人了。小夫人没磕着,没碰着,原本好端端坐在那儿…”  

“她今天都吃了什么?”宫诩打断了她的话。  

“吃…”杨婆子想了想,“早饭,午饭都照常,没吃点心,只是老夫人傍晚的时候打发人送来了一碗补汤…”  

“早饭午饭隔得这么久了,不可能到晚饭时候才发作。”宫诩摇头,“难道是那碗补汤?”  

“这是老太太好心好意打发人特意送来的。”宋氏说,“老夫人怎么会害我呢?”  

“大夫说了,你是误服了打胎药才会如此。”宫诩说,“所以一定是饮食上的问题。”  

“我的确是喝了半碗补汤之后觉得不对劲儿的,剩下的就没喝完…”宋氏一脸疑惑,“可那真的是老夫人房里的人端过来的呀!”  

她言下之意是,她会防着温鸣谦,但不会防着老夫人。  

“剩下的补汤在哪里?”宫诩回头问。  

“在…就在桌子上呢!”杨婆子道,“当时太忙乱了,没顾得上收拾。”  

“大夫还没走,我让他来认一认。”宫诩站起身,挡住了灯光,在宋氏身上投下一片暗影。  

杨婆子端着碗跟着宫诩出来,此时那大夫已经被单独请到了厢房,正在喝茶。  

“刘大夫,你看看这碗汤有没有问题?”宫诩示意杨婆子把碗递给大夫。  

刘大夫接过来闻了闻,又用指头沾了一点尝了尝,脸色变得很难看:“二老爷,这汤里放了分量很重的打胎药啊!看样子只喝了半碗,如果全喝了的话,别说胎儿了,大人的性命也保不住。”  

“果然…”宫诩愤怒到极点,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刘大夫,今天的事麻烦你了。”宫诩朝刘大夫大夫行了一礼。  

“哎呦,不敢当,不敢当,医者本分,该当如此。”刘大夫连忙避开宫诩的礼。  

“杨妈妈,到账房支五百两银子给刘大夫。”宫诩吩咐道。  

“不成不成,二老爷…这钱我不能收。”刘大夫吓坏了,他当然知道今天的事非同小可,可是收这么多的钱还是让他心虚不已。  

“刘大夫,多谢你今天救治及时。”宫诩的语气有些生硬,但其实并不是冲着刘大夫,而是此时他的心情已经恶劣到了极点,“今天的事还请你不要说出去,银子你必须收下。”  

“呃…”刘大夫明白宫诩的意思,这五百两两银子就是封口费,今天的事只字不可提,“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说一个字的。”  

“既然如此就把银子收下,我好放心。”宫诩冷着脸说,“还得劳烦您在这里住上一夜,万一有什么不好,才能及时处置。”  

“您放心,我一定尽力。”刘大夫满口应道。  

“那就失陪了。”宫诩说着转身出去,她没有停留,而是直奔宫老夫人的院子。  

此时宫老夫人也还没睡,为宋氏的事忧心。  

“二老爷来了。”丫鬟打起帘子。  

“你来了,宋姨娘如今怎么样?听说她的孩子没保住?”宫老夫人的脸色也很难看。  

她原本还以为家宅从此可以安宁,谁想又出了这样的事。  

“母亲!”宫诩直挺挺跪在了宫老夫人面前。  

“快起来,你这是要做什么?”  

“母亲,大夫说你今天命人给秀莲送去的补汤里掺了烈性的堕胎药。”宫诩垂着头,“她喝了半碗,就腹痛发作了。”  

“什么?那汤里有堕胎药?!”宫老妇人当真无比震惊。  

她倒是也想到宋氏有可能被人害了,但绝没想到竟还和自己送去的补汤有关系。  

“千真万确。”宫诩说,“大夫还说多亏只喝了半碗,如果把一碗都喝下去,便是一尸两命了…”  

“呵…竟是这般…这般的凶险。”宫老夫人心绪起伏,“谁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借着我的手投毒?!”  

“儿子想要查清楚,秀莲不能不明不白地遭毒手。”宫诩无比自责,他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宋秀莲,让她又一次遭受到这种非人的折磨。  

“好,我这就叫人把做汤的和送汤的都找来问话。”宫老夫人说,“等等,一锅出来的汤,我还有你媳妇都喝了,什么事都没有,可见多半不是做汤的事。  

把美芝叫来吧,是她送去的,先问一问她。这事虽然要查清楚,可也不能闹得沸反盈天,还是少些人知道得好。”  

有人害得宋姨娘滑胎,这当然是家丑,而宫家一向奉行家丑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