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不死不灭(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切的信念逆冲而上。  

林睿也在此刻发力,清净之法如潮水般扑灭那紫金火焰,冲刷源核内外,他的圣雷劫火更凝为三万三千锁链扎入其中,将南之深渊的残余意志碎片剥离。  

林睿的九对星河光翼化作一片银白丝网,将源核包裹其中。  

每片羽翼都在推演着‘不灭’与‘一’的融合路径,血管中的液态源质突然沸腾,与真理神座共鸣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将南之深渊篆刻于根源之海深处的‘不灭’概念,替换成他的神念烙印。  

南之深渊的残识,又裹挟着一部分源质源核,化作炼狱魔龙从林睿手心冲天而起。  

不过祂才刚刚飞起,就被林睿的元始天龙全力狙击,被那牢不可破的圣雷网络,与清净火墙拦截了回去。  

真理神座的基座,更是突然伸出三千根银白根须扎入虚空——那是根源之海的具现化触手,将这条魔龙硬生生拽回林睿的手心。  

神座靠背也在此刻浮现太上天尊的虚影,指尖点在林睿的手心,瞬时无数代表着真理概念的符文,化作一条条衔尾蛇咬住魔龙逆鳞。  

也在这一瞬间,林睿背后的九对星河光翼突然镀上暗金纹路,每片羽毛都在燃烧中重组,翼骨处睁开亿万只真理之眼,边缘处则滋生出无数的火焰与雷霆。  

每一道火焰与雷霆中都浮现‘不灭’篆文,将焚天神血蒸腾成星雾消散。林睿胸口的太极图骤然倒转,根源之海投影从瞳孔漫出。  

此刻的林睿,以‘真理’为手术刀,解析剖开不灭之法的一切奥义,又以‘万物归一’为炉,将‘不灭’概念融入其中。  

当南之深渊的源质源核,都被炼化成一点点最精纯的‘灵’融入林睿的体内,他的瞳孔也仿佛化成了燃烧的紫金色太阳。  

林睿看到自己的骨骼深处也逐渐浮现永恒符文,心脏跳动间迸发出不灭之光,连时间在他身周都出现了逆流与停滞的异象。  

整个根源之海都随着他的意念微微动荡,林睿身后也渐渐浮现出半透明的大日法相。  

“成了!”  

当林睿感应到根源深处的‘不灭’之法,完全烙印上自己的元神印记,已经变成属于自己的形状,神色微微一松。  

随着林睿的一个意念,他手上燃烧起了一团圣白火焰,那正是他的清净劫火,火焰内外有一丝丝白金色的雷霆跃动。  

这团清净劫火一显化,就显露出燃灭一切,清净一切的气势,将周围所有的物质,燃烧成最微小的粒子,就连时序虚空都被烧裂,开始剧烈动荡。  

可在这雷火焚灭之后,星砂般的不灭光痕自动重组物质法则。时空裂痕在清净之光中愈合,又在劫火中重组成新的维度结构。  

林睿不灭之法竟然不再局限于自身,能扩展到周边万物。  

他的清净概念与圣雷劫火也超越了单纯的概念融合,在林睿‘一’之武意的统御下,成为能在毁灭与重生间自由切换的力量。  

只可惜,林睿对清净,对圣雷,对劫火的掌控理解还是不够深入,否则他的这些力量组合,绝对可以达到超限级!  

说来这‘不灭’之法,是林睿真正掌握的第一条神级概念。  

林睿思及此处,又眼神复杂地看了身后的真理神座一眼。  

这神器很好,可惜不是自己的。  

自从黄山岛之战,太上天尊隔着32万年斩出那一剑,林睿就意识到这件强大的神器迟早会离他而去。  

这是一定会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  

林睿只能在战灵戒离去之前,最大可能的薅羊毛,拿好处,同时消除后患。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此时林睿又不自禁的想起了自己与太上天尊的心灵之战。  

林睿不是为自己的惨败而介怀,他知道自己与太上之间的差距很大,当时自己才83的一之概念,与太上超限真理间的距离如同天堑。  

这一战他也没来得及动用清净之法与圣雷劫火,所以溃败的理所当然。  

真正让林睿在意的,是太上天尊的那句话——原来是你?  

这位天尊认得自己?这不可能吧?那么这位又是什么用意?又或许是认得自己身上的某人?  

林睿又想到星图大师的警告,还有那个预言,感觉有点不对劲。  

——在光明照耀天地之际,真理神国将在命定的血肉之中绽放,迎来它永恒的御主,这预言是否与东之深渊的作为有关?  

为何我身边的人,都会有如此浓郁的太上之血?  

命之主究竟意欲何为?祂藏身于何处?又给我安排了什么样的命运?  

他长考了接近半个小时,随即联络了王森。  

林睿现在掌握的信息实在太少,他必须在厚培根基的同时,加大力度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根基方面简单,一是他自身的武意概念,二是‘辉煌圣坛’与光明神教的信众。  

‘辉煌圣坛’的数量越多,信众越广,他的力量就越强,天幕之灵就越稳固,不会被大日天尊与七代教主侵染染化。  

与东之深渊明牌之后有个好处,他在东洲方面的行动更自由,许多事都可以明着来,最大程度的收集资源与财力。  

只要不触动东之深渊的根本利益,他就不用担心这位神明。  

信息方面也是两部分,一方面要关注诸神的动向,一方面得投入重金,探寻考察太上天尊与大日时代的古代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