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商量(2/3)
放心’。
一个人长期把事情积压在心里,不跟人沟通,不对外宣泄,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我们当时特别怕他得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不过还好,他不仅自己走出来了,还找到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生活。
也是经过那次打击,他才由以前的沉默寡言变成了现在这样。挺好的,我和他爸都挺欣慰的,是吧老沈?”
沈凌云正色说:“挫折是一个男人成长和成熟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无数的坎,就跟闯关一样,每过一道坎就会变强一点,就会更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就像我当年刚参军那会儿……”
吴萍将白眼翻上天,心想又来了又来了,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讲了只怕不下一千遍了!
“妈,叔叔,阿姨,吃饭啦!”
杨九安招呼三人吃饭。
上了桌,丈母娘免不了要对女婿的厨艺进行一顿褒奖。
沈亦泽说:“这几道川菜是我做的,这几道江南菜是安安做的。”
吴萍尝一口安安做的菜,立刻将她夸上了天。
杨九安看一眼沈老师,眼睛弯弯,嘴角含着隐隐的笑意。
说是她做的,其实她只是拿锅铲搅和了几下,她知道沈老师故意这么说,是为了让他妈妈更喜欢她。
虽然是在家里吃,但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
最重要的两件事,当然是订婚宴什么时候办,在哪儿办,怎么办,以及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订婚的话,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吴萍问。
方琼摇摇头:“说实话,我们家结婚很少办订婚宴,主要还是看你们,就有一点,最好选在节假日办,这样大家会比较方便。”
沈亦泽插话道:“过了五一我就联系策划公司,让他们出几个方案,到时候我们再选。”
“可以,反正流程都大差不差,细节的东西我们可以再商量。”
关于订婚宴,身为小辈的安亦自是没有经验,方琼也没怎么经历过,因此基本由吴萍和沈凌云说了算。
“时间我早看过了,端午就不错,亲家母要是同意,我们就在江州办。”
一般也是在男方家进行订婚,方琼没有异议,只是问:“端午是哪天?”
“下个月十号。”
安亦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会这么快,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
吴萍解释:“过了端午,下一个节假日就要等到中秋和国庆了,太晚了,那个时候都可以结婚了。”
沈亦泽顿时一头黑线:“妈,结婚的事再说,咱先商量订婚。”
老妈可真够着急的……
吴萍说:“结婚也要商量,订婚之后就该结婚了。”
沈亦泽嘀咕一句:“那结婚之后还该生孩子了呢!”
“是这样啊!你今年三十,安安今年二十七,也该要孩子了。”
方琼附和:“我二十七岁的时候,安安,你都快上小学了。”
“……”
安亦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
沈凌云冷不丁问一句:“你俩是打算要小孩的吧?”
见爸妈和丈母娘都投来询问的目光,沈亦泽只好说:“要,当然要,我想要个女孩,安安想要个男孩,所以我们打算要两个——现在说这些太早了,我们还是说说订婚吧。”
他想将话题扯回正轨,老妈却说:“订婚不麻烦,咱也不请什么人,你只要把你该怎么求婚想好,其他都不用你操心,交给你妈。相比之下,结婚才是重头戏,好不容易见一面,我们就趁这个机会,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
按老妈的意思,她是真心希望安亦在国庆完婚,今年就怀上,明年她就能抱孙子。
但沈亦泽和杨九安却没那么着急,就像吴萍说的那样,结婚是重头戏,尤其是安亦结婚,那绝对是想低调都低调不了,光是盘算要请哪些人就是一项大工程,这种事可不能出错,漏请少请都会得罪人。
不过,有一点老妈说得对,他和安安年纪都不小了,就这么拖着也不是一回事,而且他想给安丫头一个家,一个名正言顺的家。
于是他说:“要不这样,我有个提议,婚礼我们不急着办,但我和安安可以先领证,安安,你觉得呢?”
这事谁说了都不算,得安安愿意才行。
领证吗……
杨九安没想到沈老师会做出这样的提议。
她瞄他一眼,又赶紧收回目光,只觉得心跳加速,红着脸说:“我觉得可以。”
和沈老师领证,她怎么可能不愿意?
沈亦泽注视着略显窘迫的安丫头,笑呵呵说:“要不我们七夕领证吧?”
“七夕是什么时候?”
吴萍不假思索:“八月十号。”
来江南之前,这些日子她都找人算过,因此记得格外清楚。
“七夕不错,适合领证。”
老妈说得一本正经。
这么说来,就是六月十号订婚,八月十号领证……真快啊,杨九安突然有点恍惚,难以置信,三个月后,她就要为人妻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难以置信的,她跟沈老师处了快三年了,各方面都很契合,感情更不用说,她离不开沈老师,沈老师也离不开他。
……
沈亦泽接到省级团委电话的时候很有些疑惑。
去年格莱美回来后不久他也接到了同一个电话,那次给他颁发了个省级的“青年五四奖章”,以嘉奖他为文娱产业做出的贡献。
他跟江南省政府的关系一向不错,乐享科技成立之后,省里曾旁敲侧击问过他今后的打算。他知道对方想问什么,直截了当地表明不会将公司迁出江南,金点和乐享科技也因此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上的支
一个人长期把事情积压在心里,不跟人沟通,不对外宣泄,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我们当时特别怕他得抑郁症之类的精神疾病,不过还好,他不仅自己走出来了,还找到了新的方向,有了新的生活。
也是经过那次打击,他才由以前的沉默寡言变成了现在这样。挺好的,我和他爸都挺欣慰的,是吧老沈?”
沈凌云正色说:“挫折是一个男人成长和成熟的必经之路,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无数的坎,就跟闯关一样,每过一道坎就会变强一点,就会更明白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就像我当年刚参军那会儿……”
吴萍将白眼翻上天,心想又来了又来了,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讲了只怕不下一千遍了!
“妈,叔叔,阿姨,吃饭啦!”
杨九安招呼三人吃饭。
上了桌,丈母娘免不了要对女婿的厨艺进行一顿褒奖。
沈亦泽说:“这几道川菜是我做的,这几道江南菜是安安做的。”
吴萍尝一口安安做的菜,立刻将她夸上了天。
杨九安看一眼沈老师,眼睛弯弯,嘴角含着隐隐的笑意。
说是她做的,其实她只是拿锅铲搅和了几下,她知道沈老师故意这么说,是为了让他妈妈更喜欢她。
虽然是在家里吃,但该讨论的还是要讨论。
最重要的两件事,当然是订婚宴什么时候办,在哪儿办,怎么办,以及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订婚的话,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
吴萍问。
方琼摇摇头:“说实话,我们家结婚很少办订婚宴,主要还是看你们,就有一点,最好选在节假日办,这样大家会比较方便。”
沈亦泽插话道:“过了五一我就联系策划公司,让他们出几个方案,到时候我们再选。”
“可以,反正流程都大差不差,细节的东西我们可以再商量。”
关于订婚宴,身为小辈的安亦自是没有经验,方琼也没怎么经历过,因此基本由吴萍和沈凌云说了算。
“时间我早看过了,端午就不错,亲家母要是同意,我们就在江州办。”
一般也是在男方家进行订婚,方琼没有异议,只是问:“端午是哪天?”
“下个月十号。”
安亦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想到会这么快,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
吴萍解释:“过了端午,下一个节假日就要等到中秋和国庆了,太晚了,那个时候都可以结婚了。”
沈亦泽顿时一头黑线:“妈,结婚的事再说,咱先商量订婚。”
老妈可真够着急的……
吴萍说:“结婚也要商量,订婚之后就该结婚了。”
沈亦泽嘀咕一句:“那结婚之后还该生孩子了呢!”
“是这样啊!你今年三十,安安今年二十七,也该要孩子了。”
方琼附和:“我二十七岁的时候,安安,你都快上小学了。”
“……”
安亦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接?
沈凌云冷不丁问一句:“你俩是打算要小孩的吧?”
见爸妈和丈母娘都投来询问的目光,沈亦泽只好说:“要,当然要,我想要个女孩,安安想要个男孩,所以我们打算要两个——现在说这些太早了,我们还是说说订婚吧。”
他想将话题扯回正轨,老妈却说:“订婚不麻烦,咱也不请什么人,你只要把你该怎么求婚想好,其他都不用你操心,交给你妈。相比之下,结婚才是重头戏,好不容易见一面,我们就趁这个机会,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
按老妈的意思,她是真心希望安亦在国庆完婚,今年就怀上,明年她就能抱孙子。
但沈亦泽和杨九安却没那么着急,就像吴萍说的那样,结婚是重头戏,尤其是安亦结婚,那绝对是想低调都低调不了,光是盘算要请哪些人就是一项大工程,这种事可不能出错,漏请少请都会得罪人。
不过,有一点老妈说得对,他和安安年纪都不小了,就这么拖着也不是一回事,而且他想给安丫头一个家,一个名正言顺的家。
于是他说:“要不这样,我有个提议,婚礼我们不急着办,但我和安安可以先领证,安安,你觉得呢?”
这事谁说了都不算,得安安愿意才行。
领证吗……
杨九安没想到沈老师会做出这样的提议。
她瞄他一眼,又赶紧收回目光,只觉得心跳加速,红着脸说:“我觉得可以。”
和沈老师领证,她怎么可能不愿意?
沈亦泽注视着略显窘迫的安丫头,笑呵呵说:“要不我们七夕领证吧?”
“七夕是什么时候?”
吴萍不假思索:“八月十号。”
来江南之前,这些日子她都找人算过,因此记得格外清楚。
“七夕不错,适合领证。”
老妈说得一本正经。
这么说来,就是六月十号订婚,八月十号领证……真快啊,杨九安突然有点恍惚,难以置信,三个月后,她就要为人妻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难以置信的,她跟沈老师处了快三年了,各方面都很契合,感情更不用说,她离不开沈老师,沈老师也离不开他。
……
沈亦泽接到省级团委电话的时候很有些疑惑。
去年格莱美回来后不久他也接到了同一个电话,那次给他颁发了个省级的“青年五四奖章”,以嘉奖他为文娱产业做出的贡献。
他跟江南省政府的关系一向不错,乐享科技成立之后,省里曾旁敲侧击问过他今后的打算。他知道对方想问什么,直截了当地表明不会将公司迁出江南,金点和乐享科技也因此享受到了一系列政策上的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