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俸禄三百石(二)(3/4)
,大将军府兵曹掾袁绍,刚被招进阳,正等待安排地原济国相曹操,还有许攸、何颙、荀爽等人。
此外,还有一张新面孔。
此人是何进新招揽的名士,同时荀氏八龙之一地人物,姓荀名攸,表字公达。
这些人静静的坐在密室中,一言不发。
待何进发完了火,袁绍这才开口:“大将军,如今皇上旨意已下,恐怕想要改变,已经不太可能了。不过,那董卓在宛县等候了几个月,想必也是等急了,才会……”
“本初,你这是在责怪我吗?”
袁绍吓了一跳,忙起身道:“绍怎敢责怪大将军?只是前些时候,绍往宛县劳军时,曾和董卓有过一席谈话。当时他颇为感念大将军往日对他的提携,甚至说,若无大将军,就没有他董仲颍。可见,此人还是念旧的,否则也说不出这样的话。”
曹操眼睛一睁,看了一眼袁绍。
他和袁绍早年就认识,套用一句现在的话,那叫发小。
想当年,他和袁绍在阳的时候,都是勇武任侠之辈,也一起干过很多荒唐事。
他见过董卓,说心里话对董卓还颇有好感。
与心腹谈起董卓的时候,曹操甚至说:“当今朝廷失政,令天下大乱。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地人,依我看只有冀州的卢植和董卓两人。”
不过,他可不认为,董
出这样的话。
袁绍为什么要帮董卓说好话?曹操的细目一眯缝,心里面盘算起来。对袁绍,他也很了解,这个人好名声,但是又有一些桀骜。自诩出身高贵,对寒门中人是看不起的。如今他愿意为一个六郡良家子说好话,只说明一个问题,他能从中渔利。
只是,曹操刚加入何进的这个小团体,却不好说什么,当下也不发表意见。
何进眼中光亮一闪,“董仲颍……他真的说过这些话?”
“绍怎敢欺骗于大将军?”
何进坐下来,手扶桌案,暗自思忖:难道说,是我做的有点过分了?
想想也是,那董卓好歹也救了他的父亲,说起来何老太公能活下来。和薰卓父子都有关系。
也许,真地是我过分了吧!
何进沉吟片刻,“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袁绍说:“今天皇上突然重启州牧,说明皇上对我等已经有不满,甚至有些怀疑。所以,现在最好不要和皇上对着干,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阉寺正是因此而得皇上地宠爱,我们不妨也顺水推舟,就让董卓去和羌人拼,不过我们可以向董卓示好。比如在各方面给予一些便利,想必薰卓也不会不明白大将军地这番美意。”
“如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
曹操突然开口:“本初之言,并非没有道理。若左中郎将打赢了,少不了大将军您支援得力的功劳;若是他打输了,很简单……嘿嘿,把罪过扔给十常侍,是他们推荐的董卓。到时候大将军可以再出手相助,暗自拉一把董卓,他岂能不归心?”
何进闻听。连连点头,“孟德此言甚好,甚好。”
袁绍看了一眼曹操,心道:这曹吉利看上去,倒是变得比以前懂事了许多嘛。
这时候,许攸却站了起来。
“本初和孟德所说的都有道理,只是那董卓,是一头狼。若是这么就让他得手,只怕到将来还是会对大将军造成威胁。需知,一头狼王回到狼窝里。再出来。可就是一群狼了。”
袁绍轻轻点头,“子远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何进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一会儿要用,一会儿要防,这些人的肚子里,怎么有这么多弯弯绕?
“那你们说。怎么办?”
“让狼变成看门狗。最好地办法就是给他拴上一根绳子。”
曹操不喜欢许攸地这种比喻。好歹人家也是为朝廷立下大功地人。你许子远有算什么东西?妒贤嫉能吗?只知道在暗处算计别人的家伙,还把别人去比作看门狗?
只是。他不好开口。
一来和许攸也算旧识,二来,何进、袁绍等人,看上去都好像深以为然。
整个密室当中,也就只有荀爽和荀攸没有反应,好像老僧坐禅一样地一言不发。
“子远说的绳子是……”
“我听说,董卓膝下如今只有一子,也就是那个被称作虎狼之将的薰俷。何不如把他招入阳?据说,薰卓对他这儿子颇为宠爱,有了那虎狼之将在阳,董卓恐怕是……嘿嘿,他想要忤逆大将军,也要三思而后行,毕竟他儿子在大将军手中。”
这是要人质啊!
何进一皱眉,心道:这样做会不会让仲颍不高兴?
可转念又一想:若是他真心归我,让他儿子来,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他不负我,我就保他儿子荣华富贵,平安无事。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嘛。
“这倒是一个妙招!”
袁绍点点头,“只是以和名义让那虎狼之将入京呢?”
何颙突然开口:“官不能太大,但是要让董卓感觉到,大将军对他是重视的。重要的职务不能给他,同时又要让这个人能为大将军做事。本初,要委屈你一下了。”
袁绍一怔,“委屈我?”
说起来,袁绍、何颙、还有许攸,三人之间的关系很不错。
在袁绍还没有出仕之前,这二人就和他相交结识,算是非常密切。故而,何颙说话,也没有客气。
他沉吟了一下说:“请本初让出兵曹掾之职,给那虎狼之将去做。”
兵曹掾,是配属于大将军府的长吏,主管大将军府的私兵。在朝堂之上,这个官职倒也不算什么。不过最关键地是在于,兵曹掾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大将军府
此外,还有一张新面孔。
此人是何进新招揽的名士,同时荀氏八龙之一地人物,姓荀名攸,表字公达。
这些人静静的坐在密室中,一言不发。
待何进发完了火,袁绍这才开口:“大将军,如今皇上旨意已下,恐怕想要改变,已经不太可能了。不过,那董卓在宛县等候了几个月,想必也是等急了,才会……”
“本初,你这是在责怪我吗?”
袁绍吓了一跳,忙起身道:“绍怎敢责怪大将军?只是前些时候,绍往宛县劳军时,曾和董卓有过一席谈话。当时他颇为感念大将军往日对他的提携,甚至说,若无大将军,就没有他董仲颍。可见,此人还是念旧的,否则也说不出这样的话。”
曹操眼睛一睁,看了一眼袁绍。
他和袁绍早年就认识,套用一句现在的话,那叫发小。
想当年,他和袁绍在阳的时候,都是勇武任侠之辈,也一起干过很多荒唐事。
他见过董卓,说心里话对董卓还颇有好感。
与心腹谈起董卓的时候,曹操甚至说:“当今朝廷失政,令天下大乱。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地人,依我看只有冀州的卢植和董卓两人。”
不过,他可不认为,董
出这样的话。
袁绍为什么要帮董卓说好话?曹操的细目一眯缝,心里面盘算起来。对袁绍,他也很了解,这个人好名声,但是又有一些桀骜。自诩出身高贵,对寒门中人是看不起的。如今他愿意为一个六郡良家子说好话,只说明一个问题,他能从中渔利。
只是,曹操刚加入何进的这个小团体,却不好说什么,当下也不发表意见。
何进眼中光亮一闪,“董仲颍……他真的说过这些话?”
“绍怎敢欺骗于大将军?”
何进坐下来,手扶桌案,暗自思忖:难道说,是我做的有点过分了?
想想也是,那董卓好歹也救了他的父亲,说起来何老太公能活下来。和薰卓父子都有关系。
也许,真地是我过分了吧!
何进沉吟片刻,“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袁绍说:“今天皇上突然重启州牧,说明皇上对我等已经有不满,甚至有些怀疑。所以,现在最好不要和皇上对着干,对我们一点好处都没有。阉寺正是因此而得皇上地宠爱,我们不妨也顺水推舟,就让董卓去和羌人拼,不过我们可以向董卓示好。比如在各方面给予一些便利,想必薰卓也不会不明白大将军地这番美意。”
“如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
曹操突然开口:“本初之言,并非没有道理。若左中郎将打赢了,少不了大将军您支援得力的功劳;若是他打输了,很简单……嘿嘿,把罪过扔给十常侍,是他们推荐的董卓。到时候大将军可以再出手相助,暗自拉一把董卓,他岂能不归心?”
何进闻听。连连点头,“孟德此言甚好,甚好。”
袁绍看了一眼曹操,心道:这曹吉利看上去,倒是变得比以前懂事了许多嘛。
这时候,许攸却站了起来。
“本初和孟德所说的都有道理,只是那董卓,是一头狼。若是这么就让他得手,只怕到将来还是会对大将军造成威胁。需知,一头狼王回到狼窝里。再出来。可就是一群狼了。”
袁绍轻轻点头,“子远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
何进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一会儿要用,一会儿要防,这些人的肚子里,怎么有这么多弯弯绕?
“那你们说。怎么办?”
“让狼变成看门狗。最好地办法就是给他拴上一根绳子。”
曹操不喜欢许攸地这种比喻。好歹人家也是为朝廷立下大功地人。你许子远有算什么东西?妒贤嫉能吗?只知道在暗处算计别人的家伙,还把别人去比作看门狗?
只是。他不好开口。
一来和许攸也算旧识,二来,何进、袁绍等人,看上去都好像深以为然。
整个密室当中,也就只有荀爽和荀攸没有反应,好像老僧坐禅一样地一言不发。
“子远说的绳子是……”
“我听说,董卓膝下如今只有一子,也就是那个被称作虎狼之将的薰俷。何不如把他招入阳?据说,薰卓对他这儿子颇为宠爱,有了那虎狼之将在阳,董卓恐怕是……嘿嘿,他想要忤逆大将军,也要三思而后行,毕竟他儿子在大将军手中。”
这是要人质啊!
何进一皱眉,心道:这样做会不会让仲颍不高兴?
可转念又一想:若是他真心归我,让他儿子来,想必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他不负我,我就保他儿子荣华富贵,平安无事。有道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嘛。
“这倒是一个妙招!”
袁绍点点头,“只是以和名义让那虎狼之将入京呢?”
何颙突然开口:“官不能太大,但是要让董卓感觉到,大将军对他是重视的。重要的职务不能给他,同时又要让这个人能为大将军做事。本初,要委屈你一下了。”
袁绍一怔,“委屈我?”
说起来,袁绍、何颙、还有许攸,三人之间的关系很不错。
在袁绍还没有出仕之前,这二人就和他相交结识,算是非常密切。故而,何颙说话,也没有客气。
他沉吟了一下说:“请本初让出兵曹掾之职,给那虎狼之将去做。”
兵曹掾,是配属于大将军府的长吏,主管大将军府的私兵。在朝堂之上,这个官职倒也不算什么。不过最关键地是在于,兵曹掾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大将军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