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伪军逃兵(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灰和近乎嘶哑的声音,就知道他在这场战中没少吃过苦头了。

“真有你的啊崔团长”吴民一来到我面前就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道:“你的战果我都听说了,你知道不?在打这场战之前,我和张团长两个人都卯足了劲想要跟你们538团比一比呢可是这一打起来才知道,我们就是坐飞机也比不上你们喔真是不服气也不行啊”

“吴团长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也握着吴团长的手之客气道:“我们团能取得这样的战果,那完全是因为我们运气好‘插’到敌人后方嘛如果是你们539团,我想肯定会比我们打得更好的”

“诶”吴民摇着头苦笑道:“我们自己有多少斤两还会不知道,光是成功的穿‘插’到敌人腹地顺利的攻下高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何况还能击溃伪军大名鼎鼎的白虎团说来也惭愧,如果不是你们三营的部队在前来接受我们,我想我们539团现在还被伪军挡在金城川呢”

“对了”吴民很快就转移了话题,半信半疑的问道:“听说你们还偷袭了伪军白虎团团部,还缴获了白虎团的团旗……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笑了笑指着下方不远处山沟里的那几排木房说道:“诺那就是伪军白虎团团部,作战痕迹都保留着呢这白虎团可不是吃素的,如果没有先把他们团部打掉,没有把他们弹‘药’库和油库炸毁,我们两个营的部队怎么可能击溃他们一个团哪”

“啧啧……”听着我的话,看着那两排木房,吴民这才彻底相信是真的。不由赞叹道:“也就只有你这个家伙能把仗打成这样了,这要是我们哪随便有一样都够炫耀一辈子了”

“吴团长过奖了”吴民这些夸张的话让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事实上我也知道,这他手下的539团也是一支战功赫赫的劲旅,在解放战争中还全歼了国民党美械装备的248团,创下了1:50的战场纪录,这个纪录我60军至今还没有哪支部队能突破。

“好了好了就不‘浪’费时间了”我们又说笑了一阵,吴民掏出了怀表看看时间说道:“原本想去参观一下伪军的白虎团团部,学习学习你们的宝贵经验,不过现在伪军逃兵就快要到了,咱们都需要好好准备下这个高地……需要我们协助防守吗?”

我知道吴民的意思,这个高地是原定计划之外的高地,但这个原本可有可无的高地,现在却因为伪军修通了道路而变得重要起来。至少它就是538团与539团联系的纽带,吴民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在问我有没有足够的兵力防守。

“我们能应付”我回答道:“就是弹‘药’……”

“帮你带了”不等我说完,吴民就笑着回答道:“李营长接受我们的时候就提到你们还留着一大批弹‘药’在后方,我们来的时候就顺便组织民工给你们带上了”

“哟”闻言我不由大喜道:“那真是太谢谢吴团长了”

“还跟我说这么见外的话”吴民装作有些不满的说道:“你小心我一个不高兴,就把你的弹‘药’给吞了,看你拿什么对付伪军”

哄的一声,周围的战士们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时间紧迫,战士们粗粗的打扫了一下战场后,马上就开始在高地上构筑工事。

538团的三个营中,王新的二营在与白虎团的作战中担任主力,虽说击溃了白虎团但减员严重;胡彪的一营不但在打白虎团的时候担任助攻,还独立进攻高地。虽说其它连队伤亡不大,但进攻山顶阵地的二连却是死伤惨重,且一营接连打了两战早已是人困马乏。只有李伟强的三营,他们的任务是配合539团作战,做的是在伪军背后捅刀子的事,而且有539团的主力配合使得他们的伤亡并不大。

基于高地是伪军逃跑的主要方向,那里有通往华川的路口以及伪军南逃的渡口,所以我就把三营这支生力军安排到高地与二营一同防御。新拿下的高地就‘交’给胡彪独立防守。

‘交’待了胡彪几句,我带着七连刚刚返回高地的时候,天空中就传来了炮弹的呼啸声。我很快就意识到那是伪军的逃兵到了,因为那啸声是由北面传来了。北面打过来的炮,不是伪军逃兵就是我们自己的部队。但是很显然,20兵团的志愿军战士肯定知道这时高地已经在我们自己人手中,所以朝我们打*的只可能是伪军逃兵。

而且我也听出那些爆炸声并不密集,炸点也十分‘混’‘乱’。照想是伪军逃兵仓皇逃窜的时候并没有带多少火炮所至。

一路猫着腰跑回到团部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亮了起来。只是在这雨季,就算天亮也是一片灰‘蒙’‘蒙’的跟傍晚差不了多少。

这个作战时间定得好啊这要是按照常理,主动发起的进攻战一般都不会选择在雨季。原因很简单,雨季会给进攻部队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说河水上涨,山体滑坡阻碍‘交’通,雨水易使弹‘药’、武器受‘潮’……等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在进攻高地时只是“路滑”这一点就会大大减小部队的战斗力。

但志愿军却偏偏就爱选择雨季发起进攻,原因同样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下雨时美军的飞机无法起飞。

跟这一点比起来,雨季给战士们带来的所有负面影响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而且……雨季在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伪军。比如说正在逃跑的那些伪军,同样也在雨水中深受其苦。

“崔团长,你们总算是回来了”李平和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