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削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然循环中开始消失。  

形象一点来说,之前的这个神话世界,大抵相当于一个开了各种大功率干扰器的战场。  

而现在,这些干扰器开始逐渐停止运转。  

于是,徐吉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有用的、无用的信息。  

好在他已经在通天教主的教导下,逐渐掌握和熟悉了控制自身神通的方法,这才能瞬间的将念头们的躁动压制下去,并完成了过滤。  

做完此事,徐吉将数理钟托在手上,然后看向了青萍剑。  

皂黑色的剑鞘上,一朵青荷绽放着。徐吉伸手一抓,这青荷便自然漂浮,落入他眼眸之中,化入道心念头之内。  

一边走向水晶宫外,一边参悟、消化着青荷之中的承载的内容。  

「果然是大劫来了!」「劫名曰:争!」「大争之世吗?」  

徐吉目光闪烁了一下:「百家争鸣,列国争雄的神话版?  

「如此说来,必有道祖级人物下场了!」念头一转,徐吉道心之中,浮现出了一个个道祖级人物的身影。  

同时也知晓了这些代表了这个神话世界顶级存在的人物的名讳。  

西方教:接引、准提。人教:太上。阐教:元始。妖教:女娲。  

「太上便是老子、太上老君了··「元始,便是那元始天尊?」  

「女娲娘娘,捏土造人的那位吗?」  

「倒是接引、准提所代表的西方教,颇为陌生啊!」  

「此西方教就是佛教的前身吧?」「那么如来何在?」  

徐吉想着,念头摇动,便看到了一个遥远的画面。  

一株参天古木下,一个赤着上身,披着袈裟的少年人,正端坐于这古木下,参禅打坐。他呼吸之间,梵音阵阵,身周檀香冉冉。有天女散花,有地涌金莲。  

佛光在其身后绽放,吉祥如意。  

这少年僧人忽地睁开眼睛,似有所感的抬起头。  

在徐吉的视角,恰好与他对视了一眼。莫名的徐吉想到了什么。  

他伸手一抓,熟悉无比的抓住了一件东西。  

最初他来到这个神话世界时,曾经在老神仙的古老地下道宫之中,曾经找到过的东西。  

那件放在一个摇篮旁,平平无奇的拨浪鼓。  

徐吉低下头去,轻轻摇动这拨浪鼓。咚咚咚!  

悦耳的鼓声,在耳畔回荡。  

鼓身两面,那古老的文字所篆刻的名字在徐吉的拨动中,渐渐的褪去了颜色,淡去了痕迹。  

多宝之名,化为乌有。  

而手中的拨浪鼓,也随之化作一滩灰烬。水晶宫内,一股水流莫名的冲来,将灰烬冲走,冲入虚无。  

与此同时,在碧游宫上清仙山之巅上的水火童子,猛然回头。  

水火童子在这个刹那,莫名的流下眼泪。但根本不知道,为何流泪。  

只是隐约感觉,仿佛有什么熟悉的东西,曾经亲密的人物,已经和他们没有任何干系了。  

······.禹余天。  

灵宝天尊从无数神雷的翻滚中显化出来。  

他的眸子,看向了那幻境深处,正被禹余天的力量以及来自道统功德所滋润、温养的两件至宝。  

截教碑上,曾经被刻在第一排第一位的名字,刹那间已经化作齑粉。  

渔鼓中,一道古老的纹理,消散于无。灵宝天尊叹息一声:「此天意也!」  

「从此,贫道门下,便不曾有过一位弟子了!」  

因果已消,牵绊已断。从此之后,再见不是师徒。  

「从此,汝为佛祖,吾为上清,再无瓜葛,再无纠缠!」  

西牛贺洲,靠近北海的寒流之地,有一国,曰:迦毗罗卫国。  

国王号曰:净饭王,虔诚侍佛,以佛为国。  

国王之子,自诞生之后,便祥瑞频生,佛光护体,更在出生之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盘膝而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净饭王大喜过望,不敢怠慢,将王子送到佛寺之中,交由迦毗罗卫国最有名的僧人照顾。  

更为之取名:乔达摩。  

随着乔达摩王子日渐长大,他的神异和聪慧,也吸引了整个西牛贺洲北部的无数城邦、王国。  

不断有着古老寺庙的护法金刚、在世的罗汉、佛子不远万里前来朝圣。  

但王子却一个也不见。  

他只是每日坐在寺庙外的波罗树下打坐,常常一坐便是数日、数月。  

在这个过程中,王子的神异,越来越多。渐渐的,便是那些古老的在世罗汉们,也不敢再随便的打扰王子的修行。  

但他们也没有离开,而是留在王子所在的寺庙,充作沙弥、僧人。  

这天,乔达摩和往常一般,在波罗树下参禅。  

忽地,他感觉有什么熟悉的人,正在看着他,便睁开眼睛,可惜什么都没有看到。  

只听到了一阵脆耳的鼓声,在耳畔回荡。咚咚咚!  

不知为何,自生下来便没有忧患的乔达摩王子,忽地悲从心中来,晶莹的泪珠一颗颗的从眼角滑落。  

心好似被绞碎了一般,疼的难受。  

仿佛在方才的刹那,他已经失去了他最宝贵的东西。  

我为何如此?」乔达摩王子问着自己,却没有答案。  

好在,悲伤与痛心,都只是刹那便消失的干干净净。  

片刻之后,乔达摩王子重新沉浸到了参禅之中。  

丝丝佛意,在王子身边逸散。重重佛光,在王子身上溢出。  

不知过了多久,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