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丹成(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亦是吾辈所求!”  

玄都作为老君圣人唯一的弟子,当即就明悟了圣人在说什么。  

这是在讲人教的核心之道——有无相生!  

人教道统无为而为,道法自然,便是从有无相生中衍生出来的。  

玄都很清楚,人教无为的基础,在于在无为之前,已经让众生都接受了现行的规则和秩序。  

从前种种有为,是为了未来种种无为。  

反过来说,现在的种种无为,是在为未来的有为努力。  

就如太极图,周而复始,就像阴阳,循环不休。  

但老君圣人讲的也不仅仅是有无相生。  

更讲的是:道冲,或用之而不盈。  

大道本无!  

圣人之道,就是从无中证出有!  

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  

从前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  

所以,截教师叔的数学大道开辟,人教是最开心的!  

不独如此。  

三界之中,任何开辟、创造性的事物,对于人教,皆是大大欢迎的好事!  

无越多,有就越多。  

有多了,无就更多。  

事物如阴阳,循环往复,更替不止。  

故而,人教才会强调道法自然。  

无为而为不是目的,道法自然才是!  

不如此,因果深重,孽障积累,迟早自取灭亡!  

玄都想明白了这些,当即便贺道:“弟子为老师贺,愿老师大道永昌!”  

金银童子听了,就算再傻,也反应过来了,连忙跟着拜道:“愿老爷大道永昌!”  

广成子懵懵懂懂的跟着拜道:“山野散修,恭贺圣人,愿圣人大道永昌!”  

老君圣人见了,一挥手,托起广成子,与他道:“尔且先回人间罢!”  

“贫道尚要闭关数日,验证则个!”  

说着,老君圣人就回身,看向了那八卦炉。  

炉中似有仙山万座,灵脉亿兆,兼有至宝数件,灵宝无数!  

仿佛只要得之,便可得道!  

广成子愣了愣神,不明所以。  

但圣人随手一挥,却带起了无穷神力,广成子只觉自己被一重黑白二色的神光一裹,便被送出了老君观,又被吹出了八景宫,落到了那兜率天之外。  

“这…”广成子不太理解,感觉不太对,却有说不上来。  

只能是悻悻然的扭头,落向燕国方向。  

老君却未管他,只是吩咐玄都与金银童子,好生看顾好兜率天,莫要让人打扰。  

圣人则坐到了蒲团上,恢复了往日的旧态。  

依然是昏昏欲睡,依旧是垂垂老矣。  

禹余天内,通天教主看到了广成子出兜率天。  

同样的,他也看到了,燃灯道人的身影,从玉虚宫中走出,飞向那西方净土。  

通天教主顿时心血来潮,掐指一算。  

便知道了些大概,于是唤来水火童子,与这兄弟吩咐:“尔等且去上清仙山之上,采那雷池之中,本会元所结的雷荷一叶来吾面前!”  

水火童子闻言大惊不已,上清仙山乃是昔日的不周山碎片形成的。  

此仙山,经由通天教主数百万年的温养、祭炼,又在圣人证道时,经受了天地众生的祝福。  

早已与圣人所开辟的禹余天,彼此相融。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清仙山就是禹余天的入口,而禹余天也是上清仙山的根基。  

换而言之,上清仙山上的种种奇花异草,实则乃是禹余天的反哺。  

也是截教最宝贵,最珍惜的天材地宝的来源!  

尤其是那雷池中的产出,最为珍贵。  

而雷池之中,以那一株生长在其中央的雷荷最是宝贵!  

概因此荷的根系,长在了禹余天内的截教道果之旁。  

日夜受到道果滋润,故此,这雷荷虽是后天之物,但其长出的荷叶,却是三界之中,少有的连圣人服之,都能增益修为的宝物!  

不过,如此珍贵之物,自然极为难得。  

那雷池之雷荷的生长,无比艰难。  

因为此物的生长,是以截教气运为食粮的。  

而封神大劫,截教大败亏输,气运跌落,让那雷荷已经陷入萎靡。  

整整一个会元,哪怕水火童子用尽一切照顾,也只堪堪让其没有枯萎。  

如今,老爷居然要采摘一片无比宝贵的雷荷?  

水火童子自然心疼!  

“休要多言,去摘便是!”  

“吾教气运,如今大涨,雷荷本会元定将繁盛!”  

“且去摘来,仔细的用雷玉匣包裹起来,细细的照顾好!”  

“待时机成熟之时,吾有大用!”  

“大用?”水火童子一听,当即磕头领旨:“诺!”  

打发走水火童子去了上清仙山雷池摘那雷荷。  

通天教主就闭上眼睛。  

转换的时机,已经快了。  

是时候让徐吉回来,去那人间,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劫冲击了。  

却说燃灯道人,出了玉虚宫,直落西方净土,灵鹫山中。  

但他落入灵鹫山后,并未第一时间去见西方二圣。  

而是进入那灵鹫洞,找到了那一盏灵柩宫灯。  

燃灯道人念动咒语,这宫灯无火无油,却自然燃烧起来。  

卡察卡察。  

伴随着阵阵锁链的绞动,灵鹫洞开始下降。  

整个灵鹫山,都震动了一下。  

燃灯道人,举着宫灯,向前一步,手中的灵鹫宫灯在这个时候焕然一新。  

其上的斑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