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润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无数梦境世界环绕于巨佛左右。  

「善哉!善哉!」准提菩萨的念头对着巨佛稽首。  

「阿弥陀佛!」巨佛的额头,一只佛瞳睁开,看向准提菩萨:」道友所来之事,吾已知之!」  

「此乃阐教玉清道兄的烦恼!」  

「与吾等无关!」  

「道兄所言甚是!」准提菩萨的念头稽首而拜:」只是…」准提菩萨的念头,带来了准提菩萨自身的担忧:」倘若截教道统,不受制约的成长…万一,其成功跨入圣朝之境…如何是好?」  

「道兄也知,此番,通天道兄于碧游宫召开大道盛宴,广邀三界同道!」  

「人教、妖教两教主也皆在受邀之中!「  

」却不可予吾二人一封请帖…心胸已不如当年广阔!」  

「倘其道统跨入圣朝之境…而人教、妖教,从中汲取教训,观摩成败…「  

「道兄…你我岂非要落于人后?「  

三界之中,一旦落于人后,后果是很惨的。  

两位圣人当年就是因为落后一步,不得已,只能走这弘愿证道之路。  

以至于至今,依然无法将道果寄托天地,只能自劈三千婆娑世界来寄托自身道果。  

也是因此,西方教只能困守西牛贺洲一隅之地,始终无缘人间道统。  

如今,三千婆娑世界未曾开辟成功。  

但,那玄门三圣,却已经抱团,再次在大道上超越他们两人。  

而且可能不止一步!  

这就…实在是有些让人接受不能了。  

落人一步,尚且要处处受制于人。  

若是落后好几步,岂非只能看着别人超脱传说,天地超脱之数有限啊!  

后来者想要超脱,只会越来越难!  

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别个超脱,而自己依旧原地踏步准提菩萨无法接受!  

「此非是你我所需担心之事!」  

巨佛吐音:「要急,也该是玉清道兄去急!」  

「你我道友,不妨先做壁上观,且看那玉清道兄,如何施为…「  

「这…」准提菩萨的念头有些迟滞。  

「道友在犹豫?」巨佛问道:「这可不像道友!」  

虽然在这里的只是准提菩萨的一个念头,而准提菩萨只是准提圣人斩出来的佛门尸。  

然而,圣人练就混元,从无极中证得「壹「。  

这「壹「是阴阳交泰的「壹「。  

这「壹「也是五行循环的「壹。  

是肉身与念头的完美契合,更是大道与自身的互相交感。  

故,其为「壹是有,也是无。  

是开始,也是结束。  

是现在,也是过去。  

道心不变,念头不变。  

很明显,此刻,准提圣人的道心有了些许犹豫,所以念头才会迟滞。  

准提菩萨的念头很坦荡,直接稽首道:「道兄所见不差!」  

「贫道确实是犹豫了!」  

当他如此说的时候,这念头就是圣人了。  

就是这样的神奇。  

我思,故我在。  

巨佛的佛瞳在准提圣人开口的刹那,就已经竖了起来。  

佛瞳转动着,然后道;「道友犹豫,是因何故」  

对圣人而言,「犹豫「这种情绪,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特别是西方教圣人。  

在理论上,不会犹豫!  

因为西方圣人,早已经斩尽一切自我烦恼,看破了一切自身不足。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圣人念头滋生的一切烦恼、不足,都会在萌芽之时就被斩灭。  

只有少数情况,这些念头会滋生真正的烦恼。  

这就是业障。  

对西方教来说,业障就是执念,就是心魔。  

需要降服,需要战胜!  

所以,巨佛很郑重。  

他们两人,就是这样一路扶持着走过来了。  

互相是彼此知己,也互相是彼此之师。  

「惧!」准提圣人吐出了一个词。  

巨佛佛陀闪动:「慈悲!慈悲!「  

西方教追求空寂,斩灭一切烦恼,自我觉悟,证得一切皆空。  

然而…  

成、住、坏、空,乃是连圣人也无法避免的规律。  

沉吟片刻,巨佛便明白了准提圣人‘惧,从何来。  

如今,三圣联手。  

西方教独力难支。  

但,更大的危险还隐藏在此事之后。  

他们…  

终究是玄门弟子!  

三清也终究是三清!  

同源而出,同根而发。  

从鸿蒙初判开始,就一路扶持、激励走到的今天。  

虽因大道相悖,而兵戎相见。  

圣人之间,哪里有什么放不下的芥蒂,解不开的因果何况,是三清同门信不信,若是玉清元始圣人去碧游宫给上清圣人说声抱歉,认个错。  

通天会立刻放下昔日芥蒂。  

如今,玉清之所以没这么做。  

只是因为玉清元始圣人,拉不下脸皮,也还没逼到低头的地步。  

若,满足了一定条件,他们同门兄弟、同门师兄妹,依然是一家人。  

玄门团结一致,倒霉的就是西方了。  

殷商会元前,西方教休说染指南瞻部洲了,连靠近的胆子都没有!  

玄门四圣,仅仅是坐在一起,给与西方的压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而准提圣人与接引圣人,都曾亲自感受过这种恐怖而可怕的无声压力。  

盘古幡之下,太极图笼罩,青萍剑锁定,山河社稷图摇动。  

一旦动手,妖教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