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偏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以前…”徐吉看着手里的银行卡,说着:“我恐怕现在已经在某个夜店去体验生活了!”  

然而现在,他心中却没有半点杂念。  

通天教主走出上清宝库。  

水火童子,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只看了这两个童子一眼,通天教主便道:“吾受太素天女娲道友邀请,去往太素天…”  

“尔二人仔细在家,看守门户,勿让宵小窥伺碧游宫!”  

两个童子听着,却是马上明白了自家老爷的意思,纷纷跪下来磕头:“诺!”  

“谨遵老爷法旨!”  

心中却是已经打起了小算盘。  

这些年,他们兄弟跟着那奎牛在北俱芦洲厮混,倒也结识了许多‘道友’,也曾夸下过海口,讲什么有机会让这些‘道友’来碧游宫里游玩,甚至还讲过要送些宝贝、机缘的话。  

“看来,这因果就应在今日了!”  

两个童子心中都是心如明镜。  

老爷出门,特意嘱咐他们‘看守门户’,还特别提醒‘勿让宵小窥伺碧游宫’。  

不就是告诉他们兄弟,今日碧游宫不设防吗?  

水火童子服侍自家老爷这么多年,虽然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但他们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西方教、阐教、妖教甚至人教。  

都出过童子、弟子、门人疏忽大意,导致某某重宝被窃或者XX神通流落人间。  

这都是基本操作。  

反正,出了事,锅是童子的。  

圣人们既没有明示,更没有法旨,顶多算暗示。  

因果怎么都算不到圣人头上。  

而且,像这种事情,其实圣人们并不在乎谁得利,谁受损。  

纯粹是只想把水搅浑。  

所以,每每大劫之前,诸圣道宫,总会时不时的‘失窃’、‘被盗’。  

于是,等通天教主一走,水火童子立刻就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也聪明,知道避因果。  

所以,都是暗示。  

一道道炫耀一般的神念,从碧游宫,落向北俱芦洲、东胜神州,甚至是各海之中。  

人族、妖族、巫族、水族…  

一位位强大的存在,都睁开眼睛。  

碧游宫圣人童子的神念,在他们道心百转千回。  

“嗝儿,老爷不在家…嗝儿…”  

“呼…呼…呼…”  

这些曾与奎牛称兄道弟,也曾和水火童子勾肩搭背的大能们,纷纷站起身来。  

因果在心中回荡。  

他们抬起头,都看到了直上太素天的圣人在天地之间留下的痕迹。  

道心砰砰砰的跳起来。  

他们知道,机缘已经到来。  

于是再不迟疑,纷纷架起云头,就往东海而去。  

机缘之事,错过就没了。  

而这也正是这些人千方百计的交好诸圣童子、随侍弟子、门人的缘故。  

洪荒已历大小无数劫。  

诸圣证道,更已是遥远的过去。  

自然,游戏规则,不说人人皆知,起码在一定层级里是大家默认的。  

圣人出宝出机缘,而其他人则给圣人当枪。  

很公平的交易。  

当然,这依旧是一场豪赌。  

一个不慎,就可能身死道消。  

毕竟,机缘这东西,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夺命的杀机!  

就像红云!  

不过,修道之人,到了一定境界,个个都是道心坚定之人。  

通天教主直上青冥,只是片刻,便来到了太素天之前。  

但他的步伐,却停在了原地。  

微微倾转身体,圣人看向一侧的云团。  

黑与白分开,开始和结束在这里循环生灭。  

晶莹剔透,纯净无暇。  

“师兄…”通天教主微微稽首:“既然来了,不知有何赐教?”  

云团之中,骑着四不相的元始圣人,跨步而出,稽首礼道:“师弟千年不见,道心始终未改,可喜可贺!”  

通天教主轻笑起来:“比不得师兄!”  

圣人之间,除非真的到了必须分出生死胜负的时候。  

否则多数情况下,再大的恩怨,也会选择斗而不破。  

元始圣人嘿了一声,说道:“师弟,还在计较昔年旧事?”  

“弟子门徒,于大道不过刍狗!”  

“有甚可惜?!”  

这是正确的。  

与大道相比,弟子门徒,确实只是刍狗。  

因为,即使是准圣,也终有身死道消之日。  

至于金仙、大罗?  

那个会元不死一堆?  

连凡间的修道者都明白红粉骷髅的道理。  

圣人们也懂。  

弟子?  

若不能成圣,终究难免大劫之中走一遭,受那三灾五厄,在因果中灰飞烟灭。  

就如昔年紫霄宫的三千客。  

任你神通盖世,任你灵宝无敌。  

不能成圣,终究只是刍狗。  

只是圣人的棋子、傀儡。  

天道的蝼蚁和尘埃。  

这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谛。  

所以,元始圣人根本不在乎自己非核心的弟子之外的人。  

那些二代、三代中,除了如杨戬、哪咤这样的大罗、准圣胚子,死光了也无所谓。  

弟子就像韭菜,选最好的培养就可以了。  

培养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道统。  

所以,燃灯叛门、广成子背叛,元始圣人都是无所谓。  

通天教主摇了摇头:“我的弟子,不是刍狗!”  

“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