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二章 细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海龙王敖广,看着自己面前跪着的巡海夜叉。  

这位龙王皱起眉头来:“你的意思是有江河水族,深入我东海海疆,只是为了采挖些石头?”  

“是!”敖江磕头答道:“陛下,那猎鲸也太不像话了!”  

敖广却是轻轻挥手:“此事,本王知道了!”  

“汝且先下去吧!”  

敖江咽了咽口水,还想再说,却在敖广的威势之下,不得不退下。  

“江河水族入海,只为采挖石头?”这位龙王呢喃着:“寡人得亲自去看看才行!”  

如今又是大劫当前,敖广的胆量,一天开始比一天少。  

他可不愿卷入大劫,更不想沦为各位老爷博弈的炮灰。  

于是,便悄然乔装,出了龙宫,来到了敖江所供认的海域。  

果然见到了,有江河水族,牵引着巨大的舢板,满载着海岛上挖来的石头,向着海岸前进。  

不仅仅如此,还有着许多东海水族,也参与其中。  

大量水族,三五成群,拖着一块大石头,穿行在海面上。  

敖广看着,最初是怒不可遏。  

但旋即,他就冷静了下来。  

因为他看到了,那些江河水族身上,都萦绕着一层人道光辉。  

其中的强者,甚至连血肉之中也混杂了纯净的人道光辉。  

这就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更不是东海龙族惹得起的了。  

“难怪沿途的凶鸟、异兽都已经消失…”敖广想着:“这些水族背后定然有着不可思议的人物!”  

便悄然变化成虾兵模样,混入其中。  

沙水河上,一艘商船,从上游驶来。  

公子国,站在甲板上,打扮成商贾样子。  

他看向两岸,远方的田野上,一头妖族大圣,显化出真身,足有十几丈长,牵拉着一具一丈多长的农具,将冻了一个冬天的大地犁开。  

哪怕隔着十几里,公子国不用神通,也能清楚的看到,那荒野上被犁开的土壤是肥沃的黑色!  

“这怎么可能!”公子国咽了咽口水。  

众所周知,除了某些沃土,荒野一般都是贫瘠的。  

需要人族不断耕作,慢慢变成熟地,并得到地脉温养,才能逐渐转变为沃土。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百年。  

所以,中原才被人以为是人间胜地,天下之中。  

这是因为中原有着大片远古就被耕作的沃土。  

像晋国,甚至有着一片人族的古地,传说,那片土地从洪荒之时就一直被人族先民耕作。  

圣皇、圣帝都曾在其上留下过足迹。  

于是,那片沃土上的百姓,可以岁收数石,素来是晋公的家臣耕作。  

这眼前的荒野是怎么回事?  

“怎么不可能?”公子国是伪装成卫国商贾,登上的这艘商船,打着的是来柳郡做买卖的幌子。  

所以,在他身旁没有护卫,没有随从。  

他是孤身来此的。  

自然,是与凡人同船。  

公子国回过头,看向自己身后,那个正笑意盈盈的商贾,拱手问道:“敢请教…”  

那人笑眯眯的说道:“我也知道的不多…”  

“只是听说,柳郡如今从海中采的神物,以此神物磨碎,然后再混合草木灰、淤泥,充填荒地…”  

“只须一两个月,土地的肥力就会大增!”  

“沃土天成,只要播下种子,就能丰收!”  

“是啊!”又有人说道:“我也听说了!”  

公子国听着,脸色阴郁不已。  

特别是,当他看到不远处的道路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人流时。  

他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因为他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来的。  

这些都是曹国、宋国、莒国的凡人。  

他们是被曹、宋、莒的贵族们卖到柳郡来的!  

这个事情是得从去年开始说起。  

去年九月后,有商贾从柳郡带来了一批柳郡的香铜,进入曲阜。  

起初,公子国也没放在心上。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因为曲阜城里的凡人,一夜之间就跑了起码两万多出去,曲阜的守军,几乎是眼睁睁的目送着这些凡人,跑过了封锁线,进入了柳郡。  

公子国当然勃然大怒,立刻就开始调查。  

但调查来调查去,什么都没有发现。  

没有任何人有责任,仿佛那些凡人是自己绕开了封锁线,跑到柳郡去的。  

公子国当然不信,他继续调查。  

然而,下面的人根本不配合。  

他查来查去,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最后,还是他无意间见到了一块来自柳郡的香铜才揭开谜底。  

那香铜纯净、无暇、浓郁。  

乃是修炼的珍品,堪比上界的天银!  

甚至,天银也比不过这些香铜——因为这些香铜没有因果!  

于是不需要再查了。  

仙种神裔们,再恨柳郡,也恨不起那些柳郡的香铜!  

而且,事实已经证明,柳郡打不进去!  

于是,为了得到香铜,曲阜的仙种神裔,包括齐国来的修士们,纷纷放水。  

不止曲阜如此,宋、莒、曹、纪等封锁线国家也都开始了向柳郡输送凡人。  

大批大批凡人,被这些家伙放开。  

甚至有人主动组织起凡人,向柳郡移民,只为了换取香铜!  

本来此事未必能这么轻松容易。  

但问题是,临淄数年前,以封锁为名,趁机清洗了各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