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口吐雷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骑着水牛,跟着孩子们,徐吉进了村子。  

小小的村庄,不算大,估计也就二十户左右的人家。  

村中屋舍,基本都是黄土加茅草,简简单单的撘了个窝棚。  

简陋程度,类似徐吉在新闻上看到过的国外贫民窟。  

当然,在空间上,这些房子要好一点。  

起码不需要十几户人家,挤在一起。  

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村子里的味道也不大好闻。  

鸡鸭的粪便随处可见,还有一头头猪,被养在院子里。  

潲水和猪粪,混杂在一起,苍蝇到处都是。  

这根本不是田园牧歌!  

徐吉低下头去,他明白了,真正的田园牧歌或许从来就不存在。  

即使有,那也只属于高级贵族、知识分子。  

但绝不会属于普罗大众!  

故而,只有陶渊明才能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也只有陶渊明,才会写桃花源记。  

村子里的人,似乎很诧异有外人到来。  

纷纷出门来察看,于是,他们便都看到了一个道人,骑在一头大的有些不像话的水牛背上。  

这道人,身穿素色道袍,两袖有日月,缝边描着许多走兽之影,胸口绣着太极八卦之像,看着仙风道骨,定是有道之人。  

便纷纷跪在道路两旁,口称:“恭迎上仙法驾!”  

徐吉见着,暗暗点头,在心中想道:“看来,这神话世界的凡人,皆知仙人的存在!”  

心中,却是有着强烈的违和感。  

他想到了老神仙住的地方。  

连空气都是甜的。  

随便摘个桃子,都可能是无上珍品。  

而现在…就在他眼前。  

这一个个凡人,看上去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孩子们,瘦骨嶙峋,头发枯黄,眼窝深陷。  

看来,不仅仅是现代。  

这神话世界也是一般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一方是高高在上的仙神,一方是卑微如尘土的凡人。  

这让他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气。  

跟着那几个孩子,很快就来到了村子中央,一个看上去还算大的木屋之前。  

屋子里的人,已经听到外面的声响,走了出来。  

却是一个穿着青衣,看上去有些富态的老者。  

这老者见着一个道人,骑在一头一看就知道不凡的大水牛背上,跟着孩子们进村。  

当即便跪下来磕头:“老朽陶家村村陶三,拜见上仙!”  

“未知上仙,仙乡何处?!”  

徐吉还没说话,那几个小孩子就已经蹦蹦跳跳的说道:“村老!村老!这位道长是曲阜来的!”  

老人闻言,惊喜不已,连连说道:“鲁公终于想起了我们了吗?”  

“已经百年了…已经百年了…”  

“百年未有曲阜仙长降临!”  

老人渴望的问道:“敢问仙长,鲁公可还好?”  

徐吉眨眨眼睛。  

鲁公?  

是谁呀?  

他有限的历史知识,也就知道一个鲁哀公。  

这还是托了孔子的福。  

好吧,顶多再知道一个庆父——这还是因为孔子:庆父未死,鲁难未已!  

或许还能再加上一个姓曹的。  

曹秽论战嘛。  

其他的就真的一个也不知道了。  

正想着,如何编一个说辞。  

天空之中,却忽地乌云乍现。  

徐吉有些厌恶的皱起眉头来,身下骑着的水牛,则有些暴躁的从鼻孔里喷出一愿白色的气雾出来。  

便见着一头生着无数褶子的妖怪,架着乌云,带着无数腥风,徘徊在头顶。  

周围的凡人,见了那妖怪,纷纷惊呼起来:“栾山大王!”  

显然,是认得这东西。  

那村老陶三,更是战战兢兢,对着那架着乌云,带着腥风来的妖怪喊道:“栾山大王,如今不是还没到纳贡的时辰吗?”  

那妖怪在村子上空盘旋了一圈。  

最后,将视线停留在了徐吉身上。  

他张开那张血盘大口,问道:“这位道长,仙乡何处呀?”  

显然有些忌惮。  

徐吉看着这妖怪,他本能的就有些厌恶。  

但不是因为它是妖怪。  

而是因为…  

直觉告诉徐吉,这妖怪是吃人的。  

而且吃过很多人!  

村老陶三,见着徐吉不接话,便对那妖怪道:“大王,这位上仙是从曲阜来的!”  

“曲阜?”那妖怪听到这个名字,终于放下了警惕,嘎嘎的叫嚣起来:“原来是曲阜来的呀!”  

“嘿!”  

“既然是曲阜来的…”它嚣张的喊道:“兀那道人,见了大王我,为何不行礼?”  

显然,他根本没将所谓曲阜来的人放在眼中。  

便裹着腥风,对着那村老陶三,喊道:“河伯有命,你们村今年的贡赋,要加一个!”  

“定要有三个又白又嫩,养的白白净净的童男童女!”  

“限在本月月底之前送来!”  

它那双眼睛,扫着那几个在徐吉身旁,瑟瑟发抖的孩子们:“可不许拿这等浑身没几两肉,还脏兮兮的小子充数!”  

“否则,你们村今年和明年,就不要想风调雨顺!”  

“河伯若是发怒!”  

“大水淹了你们的田地,冲了你们的房子!”  

村民们听着瑟瑟发抖,却是敢怒不敢言。  

只能眼巴巴的看向,骑在牛背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